混合式教学改革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高职宴会设计课程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应用研究,首先基于ADDIE模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构建,经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五阶段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其次,将该课程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与辅导、课后整理与积累三阶段。该课程基于“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  宴会设计课程  ADDIE模型  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混合式教学改革框架下的〈宴会设计〉课程改革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J1736)。
  研究背景
   教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持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2]。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包括高职院校大学生,他们的行为方式几乎离不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刷微信、看微博、发网评、玩网游等网络活动,甚至将此带到了课堂上,以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来源于相关网络平台。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主流依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这样的状况,近几年慕课、翻转课堂、SPOC等新教学模式将现代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将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本研究就以高职院校宴会设计课程为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首先对宴会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该研究基于ADDIE教学设计模型进行。
   ADDIE教学设计模型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的课程设计,涵盖了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系列核心步骤,它将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五个步骤(如图1),以保证高效地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4]。
   图1  ADDIE教学设计模型
   1.分析阶段
   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而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系统要有明确的目的,课程体系要有整体性、要与学生有明确的相关性,并与教学环境相适应[5]。该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构建的分析阶段主要是指教学要素的分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环境分析等内容。
   (1)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教学对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分析和起点能力分析。一般特征分析与学习内容无关,包括年龄、学习动机、个人背景、学习风格等;起点能力分析与学习内容有关,包括预备知识和技能(已有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即将要学的)、所学内容的态度分析等。
   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班级人数30人左右,并且有5个月左右酒店跟岗实习经历,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多数高职学生共同特征是文化成绩较低,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更乐于互动学习或动手实践。第二,大学生的网络技术的使用频率很高,行为方式更加网络化。第三,大学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高且有一定专业课知识储备。第四,由于有较长时间的实习经历,对岗位有基本认知,学习目的性更强。
   (2)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支撑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基本材料。目前最为权威和流行的一种分类方法是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知识分类观点,即知识可以分为知道是什么(Know What)的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 Why)的原理知识、知道怎么做(Know How)的技能知识和知道是谁(Know Who)的人力知识[6]。混合式教学内容分析依据该观点进行知识分类,使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更加清晰,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明了的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习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为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混合式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线上网络教学环境和线下课堂教學活动环境等。
   该课程的线上网络教学环境包括“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如PC端网络平台和手机端APP软件平台等软件环境;以及校园全域覆盖的定向免费wifi网络环境,这个是硬件设备环境。
   线下课堂教学活动环境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智慧教室等环境,具备课堂辅导、学生讨论、汇报演示等功能。
   2.设计阶段
   以前期分析为基础,我们认为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设计、教学资源设计和学习考核设计等。
   (1)教学目标设计
   该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从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目标三方面进行设计,使混合式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2)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设计
   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运用到线上自主学习、重点理论讲解、小组任务及讨论、成果展示及案例分析等。    (3)教学资源设计
   该课程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围绕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教学活动开展资源设计,主要是指线上网络平台资源设计,如微视频、 在线课程论坛、在线测试题库等资源和线下课堂任务、案例分析等资源设计。
   (4)学习考核设计
   学习考核是针对学生所学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效果检验的关键一环,该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由线上成绩(60%)和线下成绩(40%)构成(成绩比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
   线上成绩(60%)主要包括在线时长(5%)、课程资源(15%)、课程论坛(10%)、课程任务(25%)及在线测试(5%)等方面成绩,这些成绩可以通过“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实时统计。
   线下成绩(40%)包括平时表现(10%)、期末考试成绩(30%),其中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出勤率、参与课堂讨论表现、课堂任务的互评等;期末考试成绩即课程的闭卷考试成绩。
   该学习考核设計克服了学生只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弊端,能及时、动态的反映学习态势,并及时纠偏,提高学习主动性,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3.开发阶段
   经过对课程的分析与设计之后,开发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项目驱动”模式开发具体的教学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导学;教学配套资源——课程资源和教学辅助资源;知识和技能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在线课程讨论中的“答疑讨论”来体现);在线测试所需题库资源以及课堂任务资源等。最终开发出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单元内容(如表1)。
  表1 课程教学单元内容及释义
   其中,课程导学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指导书,包括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学习进度与安排、学习方法及建议、考核方法等内容,学生依据课程导学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教学配套资源主要以开发的微视频等课程资源为主,以课程资料、课程疑难问题、教学案例等资源为辅,满足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需要。
   开发阶段形成的相关教学单元内容是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最重要的支撑材料,该阶段需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
   4.实施阶段
   对该课程来说,实施阶段就是教学实践阶段,是指在前期分析、设计及开发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实施情况后文做详细论述)。
   5.评价阶段
   该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构建成功与否依赖于评价阶段,一般认为评价形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设计模型构建的整个过程,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用于教学设计模型构建的完善和改进。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实践完成后进行,通过对各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如知识储备、技能提升和价值观形成等,并以此修正完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践等各个阶段,促使整个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构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体系。
  课程教学实践应用
   通过ADDIE五阶段模型对宴会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整体构建后,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教学实践应用(课程的实施阶段)。该课程教学实践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与辅导和课后整理与积累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  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阶段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
   教师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单元编制课程导学、设置课前预习任务、设置教学疑难问题论坛等,形成教学单元的课程任务;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需要构建相关教学配套资源,如教学微视频资源、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重难点问题、教学案例资源等,形成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这些工作需要教师提前完成,并上传至“优慕课”教学网络平台,同时在平台上及时发布课程通知。
   学生主要任务是及时关注课程通知,按要求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根据相关教学资源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有关疑难问题的讨论,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掌握大部分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根据网络教学平台监控和收集学生课程任务完成情况及学习效果,并在课程论坛——“答疑讨论”中与学生网络互动,答疑解惑。教师对课前反馈的学习信息进行总结分析,为线下课中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课中教学与辅导
   课中教学与辅导主要是指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工作。教师根据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效果反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讲解和重点辅导,现场答疑解惑;同时设置有针对性的课堂任务,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如在线测试、案例分析、研究性讨论、学习成果展示及汇报等等。
   该阶段是混合式教学效果巩固和提升阶段,主要在线下课堂开展,可以培养学生互动学习、参与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课后整理与积累
   经过线下课中教学与辅导阶段后,对于课堂活动中形成的课堂任务成果,经过课堂交流、讨论等过程,由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后,再由教师进行整理、挑选,将优秀成果逐渐积累汇总,形成“优秀作品赏析”资源,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最终形成供学生借鉴学习的线上网络学习资源,以达到线上与线下深度混合教学的效果。
   该阶段还有一项任务是学习效果考核,包括线上学习效果考核和线下学习效果考核,是对ADDIE模型中设计阶段的“学习考核设计”的应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检验学生混合式学习的成果并进行反馈,以形成良性循环学习,最终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良好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及反思
   1.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1)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教师接触了一种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更新了教学理念;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实时监控课前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并进行学习效果分析,再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后进行课后教学资料整理和积累,线上、线下全程参与使教师业务素养得到较大提升。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使学生接触了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通過线上教学微视频学习、在线课程论坛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中针对性教学和重点辅导,以课堂任务的形式开展的在线测试、案例分析、研究性讨论、学习成果展示及汇报等活动,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学习参与性。通过混合式学习,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提升了技能,也培养了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最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实时、动态监控,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统计学生学习信息,做到实时、动态监控学习效果;通过网络平台“问卷调查”功能搜集学生对课程学习、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方面直观的、详细的反馈数据,便于教学设计的完善和改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反思
   混合式教学有其优势,但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构建网络教学资源,且要实时调整,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压力;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但仍有不少学生课前预习做不好,影响线下课堂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在完成线上任务时,会出现“作弊”现象,如复制粘贴现象等。
  结  语
   总之,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一条供教师尝试的全新教学路径,我们应该扬长避短,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完善,使其为高职教育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gggs/A08_sjhj/201007/t20100729_124842.html,2000年1月17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年7月29日。
   [3]吕恒:《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3。
  [4]Clark D.“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http://www.nwlink.com/~donclark/perform/process.html.
   [5]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6年。
   [6]冯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国软科学》1998年。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两千多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二百多所是独立院校,占比近10%。物理是独立学院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当前,在教育部开展新工科大背景下,如何让物理教学适应新工科的要求,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根据独立学院物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新工科的要求,提出了物理教学中的“五新”,以适应新环境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新工科 大学物理   自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课程建设改革文件的陆续出台,实现了课程从资源共享到课堂共享的转型升级,也实现了从服务教师到服务师生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概预算软件》在线开放课程的运行现状,探讨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概预算软件 在线开放课程 学堂在线  引 言   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工作场所学习环境下,提升公安专业学生接处警实战技能的路径,指出经验丰富的指导师傅、工作场所充分的实践机会,以及认知师徒制的学习策略是其中核心要素。   [关键词]工作场所学习 实战技能 提升  接处警是基层公安民警每天都要面对的警务活动,也是公安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警务技能。然而,由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学生接处警技能的培养除了依靠公安院校专业系统的教学体系、可以在个体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质量型扩招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影响学情因素的分析,找出了当前质量型扩招学生学习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质量型扩招学生 调查分析 对策建议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单列计划招收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质量型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布局的逐渐加快,土建类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该类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符合高职土建类学生特点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国际化视野下高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根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国际班”建设情况,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特色课程开设、教学团队建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已取得
期刊
[摘 要]“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是师范类院校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陕西省把“双一流”扩展为“四个一流”,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具有师范背景的地方高校而言,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创建“四个一流”是可以互相结合的,它们都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将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师范特色,创办一流的应用型专业,最终目的是要为基层培养优秀教师。本文通过对“半圆桌”教学的实证研究
期刊
[摘 要]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辅助力量,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困境,如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合作办学流于表面、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外部合作环境不佳等;然后就如何突破当前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坚持互惠性的合作原则、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构建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打造优良化的合作环境等,以期为职业院校
期刊
[摘 要]针对开放教育学生流失率较高的现状我们开展了电话和现场调研,探究流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能减少流失率,提高开放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习困难;流失  开放教育学生属于成人,其在学习期间的流失一直是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开放教育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如何减少流失,提高学生的巩固率等问题既直接关系到教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开放教育的
期刊
[摘 要]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人才,积极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加“三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依赖科研项目和加强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水质工程学I》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新时代水处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学生通过《水质工
期刊
[摘 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农村远程教育的典型代表,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乡村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十余年的发展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也遭遇了诸多困境,生源困境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影响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深度发展。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的返乡创业人员及下乡养生养老人员有助于解决农村远程教育生源问题,助力其深度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