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卡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记事起,头饰总是白色的。我四岁时爸爸病死,从此大人给我梳头时,就用两条白洋布给我扎辫子。有时在两边耳后绾两个鬏鬏,鬏上再扎两个白色蝴蝶结,这习俗叫作戴孝。过了六年,妈妈又病逝,我又一直这样扎头发。有时用白色橡筋,一圈一圈,最后挽结。我从此对自己的头饰有了一种情结,买头绳时就偏爱白色。
  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应该是初中时期。学校宣传队排演样板戏,我被安排跳《白毛女》选段“北风吹”。喜儿是穿着红色上衣,绿色裤子的,这时我蓄着长辫子,扎着红头绳演出。县里文工团到我们公社的桃店大队下乡锻炼,我们去学跳了一整天,提高了不少。后来又排练《红灯记》,我担任李铁梅一角,穿着红底白梅的上衣,也是绿色裤子,长辫子扎着红头绳。
  这些是演出的打扮。平日里有时梳头,时兴夹塑料发卡。颜色各异,形态多样,多是花卉草木的造型。下面安上铁丝槽子,把头发夹进去,上下一按,就夹好了。
  有一次,我们学校到董市开运动会,我在街上商店逛,看到一个白色塑料夹子。它的造型是两片柳叶,两片叶子顺着,相交處有半片重叠。我两毛钱买下,预备送给我大大。她那时四十多岁,在大队缝纫组做裁缝。她的头发黑亮整齐,夹起来一定好看。她夹了几天就不夹了,我问她,她说送给书记娘子了。原来书记娘子很喜欢这个夹子,她对我大大说,姑娘真会打扮人,给大大买的夹子真好看。我大大为了讨好她,就从头上取下送给她了。我后来明白,讨好她是为了让我能从农村招工或上大学。一般上面下达名额,各大队选送,大队的干部子女们利用各种机会已走了一些了,没走的人,家里大人苦苦想法子。这年我家喂的一头山羊,过年就送给了书记家。我爷爷晚年驼背很厉害,每次把羊子桩钉进土里,得跪下去用力敲。这样跪养了一年的羊,最后让他家乐享其成。
  现在不少工种,单位也统一规定发饰发型,乃工作需要,比如空姐、列车员等,打扮起来更清爽更漂亮,美化形象,便于工作。现在的发卡林林总总,色彩焕然。然而过去的发卡还时常连同那些岁月浮现在我脑海里。
  作者简介:张可喜,女,1956年4月出生于湖北枝江。复旦大学文学硕士,深圳中学高级教师。有诗文在省级、国家级杂志发表,多次获奖。
  (责任编辑 张云逸)
其他文献
老冯在公园捡回一只受伤的鹦鹉,悉心照料,没想到这只鹦鹉竟然开口说话了。  这天,隔壁刘奶奶在老冯家的客厅唠嗑,突然听到鹦鹉尖着嗓子说:“水开了,水开了!”  刘奶奶跟着冯婶去厨房一瞧,果然看到茶壶里开水沸腾,刘奶奶直夸这只鹦鹉是个精灵,并把这个事告诉给在晨报做记者的外孙。于是,在“社会新闻”版上就报道了这只鹦鹉。接着,老冯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都是来高价购买这只“名鸟”的。但老冯说:“这鹦鹉就是我
期刊
秋萍进市人民医院当护士之前,几乎不知“笑”为何物,也从未对任何人“笑”过,包括她的家人、亲友、同学。  父母焦虑堪忧,三番五次絮叨她改正。可秋萍白嫩的脸颊仿佛生来就是块铁板,父母因此常自责。  护士长是位年近不惑、温婉干练的女性,秋萍乍去上班时,她将秋萍排在自己同一班次。跟着护士长,秋萍心里有胆气,并学会了诸如扎针、备皮、导尿等操作技能。  三个月后,护士长见秋萍能独当一面了,就放手让她单干。  
期刊
端午节,姐妹们带着孩子一进门,八十高龄的爸爸妈妈乐得像个孩子,屋子里说笑声不断。妻子忙里忙外,尽心招呼。年复一年的奔忙,让相距并不遥远的我们难得一聚。这时,啪啪啪的砸門声响起。是谁想搅黄端午节这难得的快乐时光呢?我把戒备心提高到一级战备状态。  工作三十余年,我一向遵纪守法,秉公办事,诚信待人,从来也不曾得罪过谁。这是谁?仇恨再大,就等不到过了端午节?啪啪的砸门声一声高过一声。  “谁呀?有话好好
期刊
廊桥、凉亭、荷池、绿树……一幅传统岭南水乡风情画面,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这里是佛山禅城南庄镇的一个自然村——罗南下沙村。  下沙村公园,是村民最喜欢的去处,一人独处或三五成群,坐着石椅围着石桌,或小歇或吹水,或逗逗尚不懂事的细佬仔……透亮的阳光从榕树密匝匝的枝叶间洒下来,星星点点地打在脸上、身上,又投射进侧边的池塘里,除了映日荷花别样红,还将水面照得跟镀了金似的。谁会相信两年前,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城中
期刊
姥姥生前最嗜喝奶。  困难时期,为果腹充饥,姥姥吃过糟糠,啃过树皮、野菜,后来得到缓解,平常百姓家有了馍馍,才渐渐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那个年代早已泛黄,不知何时,那漫延的奶香,迎合上空腹的皮囊,夹杂着思念亲人的惆怅,成了姥姥生之所需,或是慰藉,抑或是习惯。  姥姥生性坚毅,少时即有“村中木兰”之称,如今年迈体衰,安土重迁。相比城市的繁华便宜,村子终究偏远闭塞,若想恰如其分地满足姥姥的牛奶供给,只能
期刊
孙莉这段时间非常郁闷,儿子做作业,别人家一个小时能够完成的,他要三四个小时,总是拖延到晚上八九点,睡觉的时间还要催他。  这天是双休日,单位要加班,把儿子放在家里,没有人督促他,孙莉更不放心,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姐姐孙萍是一位人民教师,就把儿子带到了姐姐家,叫姐姐严格管教。  姐姐孙萍答应妹妹,从妹妹手里接过了外甥孙淇的作业本。妹妹走后,孙萍交代外甥,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休息等等。交代好后,孙萍一
期刊
在我年少时,鱼头火锅的流行似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事物,刹那间传入了江淮地区。火锅也成为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装。  从重庆火锅派生出了鱼头火锅、山珍火锅、药膳火锅等等许多品种,简直是各式各样、包罗万象。不过,我对鱼头火锅的出现倒是举双手赞成的,可能是生在淮河岸边的缘故,对鱼这种美食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  中国人讲究吃哪儿补哪儿,自小就常听长辈们说,吃鱼头能变得如何如何聪明云
期刊
大年初三,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死亡的病例时有攀升。医院根据上级指令,紧急组建了疫区医疗队支援。女人是从老公同事朋友圈状态中得知,丈夫也榜上有名。  女人为老公报名参加赴武汉医疗队,却没事先跟她说一声而生气了。  女人说:“你去吧!去了就再也不要回这个家。”  老公安慰女人说:“没事的,我是呼吸内科主任医生,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你尽可放心。”  女人挣脱老公的拥抱,嘟着嘴气呼呼地说:“没经过我的同意
期刊
一只只精致典雅的绣花枕头,曾在往昔的时光里潋滟一片芬芳。  那日,我在奶奶家看到一对绣花枕头,看着上面的鸳鸯图案,针脚细密,色彩绚丽,绣功真是精湛。想起《西厢记》,穿过后花园,红娘护送莺莺相会张生,手里抱着一个“鸳鸯枕”,戏文写道:“鸳鸯枕,翡翠衾,羞答答不肯把头抬……”除了这对绣花枕套,还有一条绣有彩色图案的精美床帘,都能勾起我儿时的记忆。我向奶奶索求,奶奶却是已答应该送给妹妹了,真没想到妹妹竟
期刊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那时,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闲暇时,除了扇烟盒、搓泥巴、跳格、躲猫猫、捅鸟窝外,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会挖空心思去找一些乐子,让单调的生活丰富了不少。  有一种只属于男孩子的乐趣叫“射击比赛”,说白了就是比谁尿得高尿得远。我们几个齐刷刷地站在岩边,把裤子往下一脱,叉着腰,腆着小肚子,扯着嗓门大叫,“预备开始,射擊!”顿时,“嗒嗒”的声音响起,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