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卢旭初这个名字,靖江人知道的也许不多,但提起那个往来于新丰初中与江平路之间,两年多来一直坚持捡拾废弃塑料瓶的黑黑壮壮的男孩,附近居民就有印象了。
缘起
卢旭初看上去就是那种老实、勤快的孩子。刚上初一时他就很注意环境保护了。很多人喝完饮料后,总是随手一扔,校园里、马路上随处可见废弃的塑料瓶,看到这些,卢旭初心里很是着急,他总会把视线内的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一个周末,卢旭初做完作业,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的纪实片《白色污染》引起了他的注意。片中讲到塑料废弃物不仅造成视觉污染影响美观,而且还很难自然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误食,还会造成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塑料废弃物在焚烧或再加工时又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大气……
小小的塑料废弃物造成的长期、深层次的生态环境污染可不小。再想起校园里、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卢旭初的眉头便拧成了个结。身为中学生的自己又能为此做点什么呢?还是从最简单的“消灭”做起吧,最起码可以让塑料瓶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处理。此后,只要是卢旭初经过的地方,那里的塑料瓶便有了归宿。
坚持
两年多来,这个男孩天天带着两个包上学。一个是放课本的书包。一个是装捡来的废弃瓶子的蛇皮袋或纸包。从家步行到学校只要五六分钟,他却要弯腰七八次,捡拾每一个遇到的瓶子,完全顾不上冬天落在瓶子上的寒霜是多么凉手,夏天粘在瓶身上的饮料糖分是多么脏。校园也是卢旭初大有收获的地方,不过在校同里捡垃圾比在马路上好些,后者还得要小心来往的车辆,时刻注意安全。卢旭初在班里坐在最后一排,他把装废弃瓶子的包放在课桌下面,放学时又是一路捡到家。
“刚开始不知道这个孩子天天捡旧瓶子,后来老是看到他带两个包,就留意了一下。可我还是觉得奇怪,他父母做家电生意,家庭条件在农村算好的了,不会是为了一点生计钱。后来和孩子谈了,才知道他是如此纯真、朴实的想法。”卢旭初的初二班主任方芳知道后,既意外又感动,她在班会课上多次提到这件事,同学们知道后也深为感动。同学们原本还很不屑:哦哟,怎么老捡别人扔掉的东西呀?!但在班会课后,大家也都习惯性地把喝空的瓶子塞进卢旭初的那个专用袋子里了。初二时,几位同学在卢旭初的影响下,也每天带一个包上学,一路上捡拾塑料瓶子。
“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爱护环境,喜欢劳动,特别热爱公益活动。”这是初三班主任朱叶平对卢旭初的评价。学校里的每次大扫除,总少不了他活跃的身影,擦窗户、拔野草、铲垃圾,他的热情能带动一帮同学。每次打扫完,卢旭初还会“失踪”一阵,后来才发现,他是到草丛、花圃等处寻找不易发现的瓶子。有的瓶子被踩得不成形,有的瓶子上落满了尘土,有的瓶子上还爬满了蚂蚁和小虫,都被卢旭初一个不漏地纳入袋中。在外人看来分外刺眼的“脏瓶子”,卢旭初看起来却格外舒心:消灭一个是一个。
问及父母的态度,卢旭初的回答只有简短的两个字:支持!在卢家的三楼,一个三四平方米大的阳台,就是父母专门留给卢旭初用来堆放废弃瓶子的。矿泉水瓶、可乐瓶、雪碧瓶、橙汁瓶、洗清精瓶、色拉油桶……应有尽有,都在这里大汇集了。这些瓶子是要先经过分类整理才送往废品收购站的。但由于平时功课紧,放学回来背着沉重的书包还要捎上一些瓶子也确实辛苦,没有精力来整理,待到阳台上放不下了,卢旭初还要抽出周末或假期的时间来分类处理。
心声
“我每天都能捡到废弃的瓶子,其实,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捡不到。”这是卢旭初在一次班会课上发表的感想。是的,但愿环保的种子能够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让更多的心灵长出“绿色”。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人们环保的意识还是有了进步。如今,卢旭初生活的环境开始有了变化,他上学路上已经很少再看到塑料瓶了,而且校园里的卫生死角也都没有了废弃瓶子的影子。现在的卢旭初已经不需要带着两个包上学了,但是他依然是认真的环保小卫士,不仅逛街随身带着环保袋,连去菜场买菜也都是用篮子。当记者问他这样会不会觉得很麻烦时,他说随身带个袋子已经习惯了,再说,篮子、袋子脏了,洗洗就干净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污染了,却不容易再回到以前。
缘起
卢旭初看上去就是那种老实、勤快的孩子。刚上初一时他就很注意环境保护了。很多人喝完饮料后,总是随手一扔,校园里、马路上随处可见废弃的塑料瓶,看到这些,卢旭初心里很是着急,他总会把视线内的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一个周末,卢旭初做完作业,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的纪实片《白色污染》引起了他的注意。片中讲到塑料废弃物不仅造成视觉污染影响美观,而且还很难自然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误食,还会造成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塑料废弃物在焚烧或再加工时又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大气……
小小的塑料废弃物造成的长期、深层次的生态环境污染可不小。再想起校园里、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卢旭初的眉头便拧成了个结。身为中学生的自己又能为此做点什么呢?还是从最简单的“消灭”做起吧,最起码可以让塑料瓶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处理。此后,只要是卢旭初经过的地方,那里的塑料瓶便有了归宿。
坚持
两年多来,这个男孩天天带着两个包上学。一个是放课本的书包。一个是装捡来的废弃瓶子的蛇皮袋或纸包。从家步行到学校只要五六分钟,他却要弯腰七八次,捡拾每一个遇到的瓶子,完全顾不上冬天落在瓶子上的寒霜是多么凉手,夏天粘在瓶身上的饮料糖分是多么脏。校园也是卢旭初大有收获的地方,不过在校同里捡垃圾比在马路上好些,后者还得要小心来往的车辆,时刻注意安全。卢旭初在班里坐在最后一排,他把装废弃瓶子的包放在课桌下面,放学时又是一路捡到家。
“刚开始不知道这个孩子天天捡旧瓶子,后来老是看到他带两个包,就留意了一下。可我还是觉得奇怪,他父母做家电生意,家庭条件在农村算好的了,不会是为了一点生计钱。后来和孩子谈了,才知道他是如此纯真、朴实的想法。”卢旭初的初二班主任方芳知道后,既意外又感动,她在班会课上多次提到这件事,同学们知道后也深为感动。同学们原本还很不屑:哦哟,怎么老捡别人扔掉的东西呀?!但在班会课后,大家也都习惯性地把喝空的瓶子塞进卢旭初的那个专用袋子里了。初二时,几位同学在卢旭初的影响下,也每天带一个包上学,一路上捡拾塑料瓶子。
“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爱护环境,喜欢劳动,特别热爱公益活动。”这是初三班主任朱叶平对卢旭初的评价。学校里的每次大扫除,总少不了他活跃的身影,擦窗户、拔野草、铲垃圾,他的热情能带动一帮同学。每次打扫完,卢旭初还会“失踪”一阵,后来才发现,他是到草丛、花圃等处寻找不易发现的瓶子。有的瓶子被踩得不成形,有的瓶子上落满了尘土,有的瓶子上还爬满了蚂蚁和小虫,都被卢旭初一个不漏地纳入袋中。在外人看来分外刺眼的“脏瓶子”,卢旭初看起来却格外舒心:消灭一个是一个。
问及父母的态度,卢旭初的回答只有简短的两个字:支持!在卢家的三楼,一个三四平方米大的阳台,就是父母专门留给卢旭初用来堆放废弃瓶子的。矿泉水瓶、可乐瓶、雪碧瓶、橙汁瓶、洗清精瓶、色拉油桶……应有尽有,都在这里大汇集了。这些瓶子是要先经过分类整理才送往废品收购站的。但由于平时功课紧,放学回来背着沉重的书包还要捎上一些瓶子也确实辛苦,没有精力来整理,待到阳台上放不下了,卢旭初还要抽出周末或假期的时间来分类处理。
心声
“我每天都能捡到废弃的瓶子,其实,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捡不到。”这是卢旭初在一次班会课上发表的感想。是的,但愿环保的种子能够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让更多的心灵长出“绿色”。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人们环保的意识还是有了进步。如今,卢旭初生活的环境开始有了变化,他上学路上已经很少再看到塑料瓶了,而且校园里的卫生死角也都没有了废弃瓶子的影子。现在的卢旭初已经不需要带着两个包上学了,但是他依然是认真的环保小卫士,不仅逛街随身带着环保袋,连去菜场买菜也都是用篮子。当记者问他这样会不会觉得很麻烦时,他说随身带个袋子已经习惯了,再说,篮子、袋子脏了,洗洗就干净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污染了,却不容易再回到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