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思广益的编辑形式,将“八大”前后的事态发展置于多角度叙述之下,更加立体、丰满、接近真实
1956年9月,诞生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的中共八大召开,这是中共成为执政党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转眼已过50年。
为了还原“八大”时期历史的台前幕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纪实》一书,书中选收了“八大”一些亲历者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对中共八大的回忆文章,以及毛泽东等部分党的领导人在当时部分重要讲话、文献的摘述。
那段历史如此具有戏剧性,“八大”的清醒与仅一年后“大跃进”的狂热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源在哪里?
在一些亲历者的回忆里,毛泽东是不赞成“反冒进”的,“到了1957年,周总理、胡乔木、彭真到杭州去,毛主席对他们讲,1956年反急躁冒进,他的心情受到压抑,整个一年心情不舒畅”,事隔一年多,毛泽东在1958年初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从所录文章中,多次见到刘少奇与周恩来对“反冒进”的坚持。
书中的《周恩来与八大前后的反冒进》一文回忆,一向温和的周恩来对遏制1955年以来全国上下形成的急躁冒进情绪是坚决的。毛泽东在1955年底提出“提早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周恩来则在1956年2月的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大声疾呼”:“决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当毛泽东坚持追加1957年的基建预算时,周恩来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并着手将国家财政预算一律按5%削减,将以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投资削减近25%。
另一部分回忆文章则写道,作为“八大”《政治报告》起草班子领导人的刘少奇在发展速度问题上是支持周恩来的。因而,人们能在“八大”决议中看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法的改变。
《刘少奇与八大政治路线的确立》一文还提到刘少奇对在党内淡化个人迷信,提高党内民主的氛围,加强党的集体领导的努力;以及“毛泽东思想”一词在党章中表述的变化。
观点的分歧本是世上再普遍不过的事务,但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却使八大决议从诞生之初便处于不确定中。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全国上下不明就里的乐观,大众的热量急于在对未来美好蓝图中释放,最终遗憾地成为“冒进”的“群众基础”。
即便是亲身经历的史实,即便都是有历史文件作依据,这些言说仍难免留有个人痕迹,诸多文本回忆同一件事,更彰显不同的人对“八大”存在不同的看法,乃至不同的历史评价。
因为亲历者群体中,每一人在历史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的眼睛会看到历史的不同侧面;不同的人叙述着不同的片段和细节,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评价也各有取舍。
编者未对“八大”有一字之评,而这集思广益的编辑形式,将“八大”前后的事态发展置于多角度叙述之下,反而更加立体、丰满、接近真实。
[《五十年的回望一中共八大纪实》杨胜群、陈晋主编三联书店2006年9月出版]
1956年9月,诞生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的中共八大召开,这是中共成为执政党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转眼已过50年。
为了还原“八大”时期历史的台前幕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纪实》一书,书中选收了“八大”一些亲历者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对中共八大的回忆文章,以及毛泽东等部分党的领导人在当时部分重要讲话、文献的摘述。
那段历史如此具有戏剧性,“八大”的清醒与仅一年后“大跃进”的狂热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源在哪里?
在一些亲历者的回忆里,毛泽东是不赞成“反冒进”的,“到了1957年,周总理、胡乔木、彭真到杭州去,毛主席对他们讲,1956年反急躁冒进,他的心情受到压抑,整个一年心情不舒畅”,事隔一年多,毛泽东在1958年初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从所录文章中,多次见到刘少奇与周恩来对“反冒进”的坚持。
书中的《周恩来与八大前后的反冒进》一文回忆,一向温和的周恩来对遏制1955年以来全国上下形成的急躁冒进情绪是坚决的。毛泽东在1955年底提出“提早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周恩来则在1956年2月的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大声疾呼”:“决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当毛泽东坚持追加1957年的基建预算时,周恩来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并着手将国家财政预算一律按5%削减,将以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投资削减近25%。
另一部分回忆文章则写道,作为“八大”《政治报告》起草班子领导人的刘少奇在发展速度问题上是支持周恩来的。因而,人们能在“八大”决议中看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法的改变。
《刘少奇与八大政治路线的确立》一文还提到刘少奇对在党内淡化个人迷信,提高党内民主的氛围,加强党的集体领导的努力;以及“毛泽东思想”一词在党章中表述的变化。
观点的分歧本是世上再普遍不过的事务,但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却使八大决议从诞生之初便处于不确定中。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全国上下不明就里的乐观,大众的热量急于在对未来美好蓝图中释放,最终遗憾地成为“冒进”的“群众基础”。
即便是亲身经历的史实,即便都是有历史文件作依据,这些言说仍难免留有个人痕迹,诸多文本回忆同一件事,更彰显不同的人对“八大”存在不同的看法,乃至不同的历史评价。
因为亲历者群体中,每一人在历史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的眼睛会看到历史的不同侧面;不同的人叙述着不同的片段和细节,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评价也各有取舍。
编者未对“八大”有一字之评,而这集思广益的编辑形式,将“八大”前后的事态发展置于多角度叙述之下,反而更加立体、丰满、接近真实。
[《五十年的回望一中共八大纪实》杨胜群、陈晋主编三联书店2006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