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与“大一统”思想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一统”思想随着作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民族心理特质,深深地影响和引导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和行为操守。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社会历经分分合合,但是中国人心中大一统思想却愈加强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无法撼动的文化根基。邓小平作为杰出的炎黄子孙代表,他的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大一统”思想;“一国两制”思想;邓小平思想
  一、“大一统”思想的提出与内涵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就包含了大一统的思想。大一统概念的提出始于战国晚期的春秋学说。《春秋·公羊传》中在注释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时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2]这里的大一统是指春秋时期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在汉代,董仲舒特别强调大一统思想,认为大一统思想是世间的普遍法则,大一统思想是“天地之长经,古今之通宜”。
  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在此之后,历经朝代变迁和战乱岁月,中国始终维持着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在不断加强加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前,大一统思想也早已深入民心。
  二、“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政治表现与核心
  (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可,增强民族情感
  顾颉刚说:“战国七雄的疆域开辟得大了,故有一统观念;交通便了,种族杂糅得多了,故无种族观念,因此,九州之说得以成立,而秦始皇亦得成统一之功”。[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盛,最后得手。秦始皇,汉高帝统一后运用阴阳五行观念结合天命观来进行大一统的统治。汉武帝运用公羊家的“大一统”理论外征匈奴、内定诸夏。魏蜀吴三国均以统一天下为大业。永嘉之乱后,南北朝对立,无论南方汉族政权或少数民族政权都高举“统一”,“正统”的旗帜,逐鹿中原。在其中,不少少数民族自认为是黄子孙,“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4]建立后魏的鲜卑部也认为自己源于黄帝,“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5]。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在先秦时期已经奠定,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逐渐融合,“大一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一种民族心理和情感,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可,凝聚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大一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融合的动力,这种动力在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得到了升华,最终迸发出凝聚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得到了提升。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风气抗争,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热血奋战,这不仅源于人民对于共同民族的认同,更源于人民对于外来的政治力量的本能的排斥,以及对侵略者的共同仇恨。
  (二)“大一统”思想的政治表现:
  帝王立足于统一大业,更强调一个稳定的局面,尤其是大清帝国运用一套成熟的、灵活的政教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唐宋以来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的边疆问题。这套政教制度的核心就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以八旗制度统治满洲,以行省制度对汉人,以土司制度或部落制度辖西南苗夷,以伯克制度治回疆,以宗主制度对番邦”。[6]在此基础上,在某些地区还派驻中央机构以及军队。而这个命运共同体是以“大一统”思想为基础的国家统一观的精神凝聚的作用——“精卫无穷填海心”。领土上的统一,皇权的通达,万众归一,便是这套政教制度要达到的目的。这是“大一统”思想在历史上对政治的作用,形成了一套以“大一统”思想为基础中国的古典政治观。
  (三)“大一统”思想的核心
  “大一统”思想不断发展,在近现代,逐渐凝聚成国人的一种爱国意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的愿望。康有为提出“大同世界”观点,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理想,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都把统一中国看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邓小平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该实现统一,前人没有完成的,我们去完成,后人会怀念我们,否则,就要受责备。”这便是“大一统”思想在现代的体现。“大一统思想”是我们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让我们时刻记着民族的使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中国第一次出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是在秦朝时期。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度,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这种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唐朝以后,少数民族政权开始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者重要角色,特别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足建立的清朝,他们在漫长的统治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大一统思想作为官方思想加以推广和应用。在此后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在政治上都采取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三、“一國两制”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统一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一国两制”的初衷和实施过程以及最后的实现结果都是以国家统一为基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祖国统一,邓小平曾指出如果没有这个为基础,那么“一国两制”理论就会失去意义。 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7]邓小平:“现在台湾有些人想搞‘一国两府’,连联合国的局面都想改变,实际上还是搞‘两个中国’”。[8]他强调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二)“一国两制” 坚持两制并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地区作为国家主义一致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了解决港澳台地区回归祖国的怀抱后政治体制问题,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有限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9]   (三)“一国两制”保证港澳台地区的高度自治
  在两制并存的情况下,要正确处理主权和自治权的关系。主权是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它高于自治权。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内容本身所要求的,让港、澳、台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就必然要授予它高度自治的权力,同时高度自治也保证了“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
  四、“大一统”思想在“香港问题”解决中的体现
  “香港问题”是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结果,邓小平在第一次与撒切尔夫人会谈时强调:香港问题是个主权问题;在中英双方达成这个前提的基础上,在后面的香港以后怎样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制度问题;最后是15年过渡期的问题。如果香港问题根本谈不拢,中国将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10]
  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采访邓小平时提出:“台湾为什么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回答到:“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情感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11]邓小平在这里明确地指出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的根本依据在于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这也是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依据。邓小平不断强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在谈及为什么要促进祖国统一是,他又强调这是民族情感问题,
  “实现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一个国家,两个制度’.”[12]这是邓小平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士提及的。
  五、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
  “大一统”思想造就华夏儿女向往统一、憎恨分裂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是对“大一统”思想的吸纳和继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邓小平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13]有理有力地驳回了撒切尔夫人坚持在1997年以后用香港的主权交换香港的治权的无理主张,捍卫了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
  (二)对“大一统”思想的超越
  1.方式:和平超越武力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的建立以及政权的巩固都需要武力方式。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伴随着战乱,不仅损耗国力,民不聊生,同时也给民族情感留下难以修复的伤痕。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在具体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主張以最大的耐心,坚持走和平统一的道理,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在面对少数顽固分裂分子和海外其他阻挠中国统一的力量是也会承诺放弃武力。
  2.思维:共存超越取代
  在我国古代,实现“大一统”多是一方战胜另一方的例子。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是对“大一统”思想的超越。面对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邓小平选择了一条与传统相悖的道路。春秋战国至汉朝之际,大家都举着“大一统”“正统”旗号出兵战场,用自己的武力征服对手,吃掉另一方。通过“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地区各自保持现有的制度不变,在保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通知,在和平的环境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实现一箭双雕的策略。目前,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们与内地的纽带更加紧密,经济上的道路也更加宽广了。
  结语
  “大一统”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在经过“汉儒”的改造后,又被奉为“正统”并受到历代帝王的认同。“大一统”思想对藩属国制度的作用,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延续两千多年的华夏文化,其中最令我们自豪的就是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思想的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我们现在爱国精神: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强烈的国家统一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是我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的思想基础,“一国两制”思想以国家统一为核心,以民族利益为重,与“大一统”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其他文献
摘 要:无功功率是不做功的,它实际上非常有用。实际上是线圈感应磁场储能和电容电容电场储能在交流系统中,无功平衡依然存在。因为大多数用户是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感性负载,我们必须使用电容功率来平衡它。因此,无功补偿常用并联电容器。 在电力系统中,并联电容器主要用于校正功率因数。在配电网中,电容器安装在变电站和电线杆上。电力系统在企业,在平行于单个电容器或分组的负载。本文根据无功补偿的原理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工作任务,推动油田及车辆管理中心改革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只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企业长足进步、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活力;激励引导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物质生活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然而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文化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而民俗文化包含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点滴,它蕴含着民众的精神追求,是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会具体谈一谈民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出发,并提出一些充分发
期刊
摘 要:如今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种盗窃和侵犯他人知识劳动成果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为了维护产权人的知识产权,我国有必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加强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人们的普遍期待,也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网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  1网络知识产权主要侵权类型分析  1.1文学及音像制品著作权侵权  网络上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等的进步,当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接口技术,接口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接口技术和具体配件的应用,使得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能够有效结合,最终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稳定运行。本文基于此,研究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一、接口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对于机电一体化系
期刊
摘 要:作为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其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首先对电梯机械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从电梯门系统与无机房绳头座机械結构展开了设计,对于实际电梯机械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梯;机械系统;电梯门;无机房绳头座;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人们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为人们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飞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商务类型相比,电子商务的效率更高。所有的商务活动都是具有风险的,电子商务也不例外,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是有效规避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形成,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演变,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将电子商务的整体业务规模扩大,做好电子商务企业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检测特点,建立了一种检测水性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包括同分异构体)等苯系物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分析实验考察了检测方法的精密度、水性涂料样品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和样品中各个苯系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高、样品检测结果重现性好、样品苯系物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水性涂料;苯系物;残留检测  一、前言  由于涂料组成复杂,因此对
期刊
摘 要:企业精细化管理是市场经济中的新兴名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模式想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将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围绕着精细化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展描写,并提出精细化管理的一些科学健康的实施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精细化管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
期刊
摘 要: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立于2009年,2013年合并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此后的几年中也进行了不断的更改以及扩大。目前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进行全覆盖的计划。这一制度本质上是为老年人谋福利,利用这个制度使他们在生活当中有一定的保障,为其自身的生活谋求极大的福利。本篇文章详细分析过我国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全覆盖的前景并对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