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wboy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农林院校的专业特点,以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为例,对我国农林院校研究生的就业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林院校;就业;就业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4-12752-07
  随着全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出台,2014年参加就业的研究生人数高于往年,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1]。对社会而言,研究生的充分就业对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是接受高等教育与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矛盾还很突出,再加上农林行业的特殊性使有效的就业需求相对较少。所以,农林院校研究生的就业难度还很大。作为此类高校,研究生就业一直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风向标[2]。
  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近年来相关工作政策比较有效,进展比较有序,但行业人才流失、生源质量下降、就业环境恶化等本科生就业问题依然逐步占据研究生就业舞台。同时本科生就业能力不强、试图通过读研缓解就业压力而不是为追求科学研究的读研思路已不是个别现象。
  1 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的整体状况
  1.1 自主择业就业派遣模式的形成和现状
  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研究生就业一直采用人事部门主导的国家计划派遣模式,在这一时期农林院校研究生主要在行业一线就业,对推动行业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但也限制了行业院校研究生本身的地域选择、工作内容选择等机会。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政府为主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就业双选机制逐渐取代了国家统一分配的办法,农林院校学生就业面扩大。但是,要求研究生集中在某个时间段统一求职择业、统一审核上报方案、统一打印报到证、统一时间派遣报到的毕业生就业审核计划模式依然延续。面对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档案管理和户籍管理的变化、高校学分制推行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生学习期间创业或参与经营等情况,这种“四统一”的就业模式局限性十分明显,甚至成为制约人才的合理使用、制约研究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以农林学科高层次研究生为例,主要就业方向为农林科研单位等事业编制单位,这些单位均需人社部门审批,而各单位编制计划多是在年初制定,使部分研究生出现了有业无编、工作中等编制的尴尬与无奈。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为减缓社会压力将统包分配政策调整为高校负责“就业率”统计,帮助学生就业,并推出暂缓就业、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等软性政策,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毕业生就业的派遣管理模式,对农林高校毕业生在农林一线就业时的户籍保留、档案与工作地分离等实际情况考虑不周,与现行的统一模式出现抵触,造成了毕业生的奔波和不便。本身农林一线受交通不便等影响较大,更驱动了研究生到一线就业的畏难和倦怠情绪,这种派遣模式独立于社会实际情况之上,成为倍受瞩目的就业问题[3]。
  1.2 农林院校研究生的就业选择
  随着2006年以来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研究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变化也给研究生就业造成了诸多影响。高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目标, 使国人的受教育程度和高等教育普及率普遍提高,但这样的增长速度也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农科院校研究生受行业和专业的限制,就业更是举步维艰,待业人数不断上升。
  调查发现很多农林研究生希望到政府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单位工作,部分农科类研究生抱着通过提高学历增加海外学习背景以增加获得好的工作机会的目的选择出国深造[4]。部分农林类研究生则倾向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就业,而且农林院校研究生受专业和学科所限,就业面相对较窄、且比较单一 ,所以要在专业对口领域就业,其就业现状与就业理想相去甚远,就业失衡现象严重。
  2 东北林业大学2001~2014 年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2.1 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基本情况 东北林业大学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涉及法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农学、文学、艺术学、医学共9个学科门类,如图1所示。
  共涉及34个一级学科。涵盖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毕业生共计1 311人,其中博士生16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89%;非定向性质的毕业研究生共1 14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7.64%;女研究生75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7.89%。
  2.2 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2014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88.63%,其中博士96.8%。博士生供不应求,硕士生就业观望情况较明显。其中,农林学科研究生专业性强,就业形势与年度需求变化明显,就业率年度变化大。
  从落实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有所上升,有73人。其中45人考取本校,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比例明显提高,考取国家重点大学博士生的硕士研究生较去年有所下降,主要因为该校博士招生政策有所调整,鼓励全日制硕士生读博。目前,高等学校仍是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就业的首选去向,但总体比例有所下降,2014年到高校充实教学、科研及管理一线的共有52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说明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比较注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学以致用。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其日益攀升的社会地位也成为吸引大批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但高校招聘政策限制逐年增多,研究生进入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的总规模在减少,在教学一线的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到企业就业比例逐年增加,相对于本科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就业比例更高。具体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情况见图3。   图3 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从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地区流向看,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集中在我国东部、中部地区。有100多人到北京、上海、广州等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一线城市就业;在东北地区工作的有700人,是我校研究生就业的第一大去向。因为当前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或家庭因素等客观环境的影响,还有部分研究生选择去国外留学深造。
  3 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工作特点和方法分析
  3.1 特点
  3.1.1 由于学科门类、专业的不同,研究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大相径庭。工科类中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农学中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等学科因社会的需求量比较大,落实就业单位相对容易;而有些学科虽然是农林院校的重点学科,因社会需求量较小,研究生可选择的范围较窄,而出现了“学非所用”的现象,如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森林植物资源学学科。
  3.1.2 实际参加就业的研究生中,与不同层次高职高专院校签约的明显增多[5]。原因主要为:第一,部分农林职业院校不断地提高研究生需求层次;第二,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降低了就业期望值;第三,在不同层次的行业院校能够发挥研究生专业优势,加之层次稍低的院校引进人才政策比较好,能够马上解决经济困难等。
  3.1.3 待就业研究生盲目等待、期望过高。原因主要是有业不就、研究生对于职业期望值较高或办理出国手续。2014年未就业的研究生主要是还在等待自己满意的职业或理想的就业单位,即使有用人单位愿意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学生也不愿意参加工作,宁愿继续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
  3.2 方法
  3.2.1 发挥导师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导作用趋势。近年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导师本身也受到很大冲击。研究生选择导师时会仔细了解导师的美誉度,能否帮助所指导研究生推荐工作成为研究生选择导师的重要参考。责任心强、全过程培养、将就业作为培养研究生重要环节的导师成为研究生首选。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在充分依靠导师的同时,更要做好导师服务引导工作,积极开展政策服务、程序服务和业务咨询,与导师紧密配合共同做好新阶段研究生就业工作。
  3.2.2 拉动基础科学研究与经济建设双需求趋势。
  研究生教育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和主要就业市场的需要,针对技术类、经济类专业型人才的短缺问题,学校也在积极做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位领域建设,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市场需求[6]。及时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教育是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7]。在学校优势学科面临就业市场萎缩等情况时要积极帮扶,帮正国家基础科学、前沿学科的需要和传承,培养研究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予就业资助、优先推荐等优惠政策。
  3.2.3 注重理念教育趋势。
  更加注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三观及道德标准,把“中国梦”提炼为毕业研究生的“成才梦想、理想信念”,激励研究生摒弃铁饭碗思想,以梦想、理想为择业目标,脚踏实地选择工作,信念指导快乐生活[8]。要加强研究生正确的择业理念教育。引导研究生做好就业储备,考取行业证书、加强语言学习、提高职业技能[9]。
  3.2.4 掌握人才流向趋势。
  积极做好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研究生工作,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10]。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是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要争取获得校友的支持,积极发动校友帮助查找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等,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11]。
  4 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4.1 应改变现行的就业率统计模式 就业率下降的原因诸多,尤其是固有体制对就业率审核仍保持着以协议书为准或唯协议书论的现状。部分院校为实现统计数字的准确而造假,既不严肃也不符合国家的初衷。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和诚信制度的完善,国家应积极调整就业率统计办法。教育部已经出台了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学信网等平台发布学生就业信息制度,旨在推进就业走向透明,但相关工作仍多以试点为主,希望得以推进。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普遍存在着编制、户籍需保留至一线城市,工作地点在中小城市、农区、林区等实际问题[12],部分单位也存在着对研究生可否长期在本单位工作的顾虑,因此只工作不签订协议或合同的错误做法比比皆是,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就业统计数字的失真。教育主管部门本着严格把关的原则多不承认此类就业。这种教育部门对高校的审核限制了高校的主观数据统计准确性,只给压力不给动力的现状应通过学校申报、学生可见、教育部门监督的新模式得以解决。具体做法可表现为通过教育部网站(学信网)发布就业情况统计信息,学生可实际查看自身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数据的规范性,并对研究生反馈进行更正。
  4.2 应坚持农林行业特色 现阶段部分研究生把读研作为工作跳板,读研只讲学历层次,毕业就“转行”现象明显。作为就业工作的参与者,农林行业对研究生需求巨大应坚持为农林院校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科相关就业环境。随着国家对农林行业科研、生产的投入逐年递增,广大研究生有了很好的工作平台。农林院校应把握当前形势,做好行业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的中介和桥梁[13]。俗语说“饱给一斗不如饥给一口”,在研究生的需求面前,农林院校一定要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支部实践、暑期实践、专业实践、就业实践等校内工作模式,丰富研究生羽翼,增加研究生对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认可度,使研究生自愿的、积极的投入行业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
  参考文献
  [1] 夏航.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4):28.
  [2] 陈闻.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政忠.浅谈现行大学生就业派遣模式的局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51-53.
  [4] 刘洋,张茂仁,高华.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4(2):40-43.
  [5] 王云秀.研究生就业调查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2(6):91-92.
  [6] 刘百惠.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定位与学生能力培养[J].商业经济,2011(3):113-114.
  [7] 张梅.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途径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8(4):64-68.
  [8] 程燕珠.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72-75.
  [9] 瞿炳华.林业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初探[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15-17.
  [10] 何凌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江苏高教,2007(4):102-103.
  [11] 刘守义.提高质量保障就业 创业教育带动就业 多方合力促进就业[N] .河南日报,2014-06-03.
  [12] 林素文.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0-92,116.
  [13] 吴琼华.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保障机制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97-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在玻璃器皿上的粘附及去除技术。[方法] 以载玻片模拟厨房中的玻璃类和陶瓷类厨具,选用酒精、醋酸及乳酸链球菌素作为抑菌剂对人工污染粘附到载玻片上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副溶血性弧菌在载玻片上的存活数和去除率考察3种抑菌剂及其协同抑菌作用。[结果] 载玻片上粘附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活菌数经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酒精、醋酸和乳酸菌链球菌素作用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抑菌剂组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菌株Ha1降解阿特拉津(AT)的最适环境因素。[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解体系中阿特拉津的残留量。[结果]K+和Mg2+对菌株Ha1降解阿特拉津有促进作用,Cu2+、Cd2+等离子则抑制其降解功能的发挥;溶液的缓冲性、pH、温度、供氧方式、反应体系、菌株的浓度和氰尿酸(CA)对菌株 Ha1降解阿特拉津有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生物修复被阿特拉津污染的水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
期刊
摘要为探究纤维素酶对冷泡绿茶内含成分及品质的影响,进行揉捻叶添加不同含量纤维素酶的对比试验,分析3种不同剂量纤维素酶的添加和6种静置发酵对几种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成品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进行感官审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静置发酵的内含成分略高于对照CK,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等含量C2处理为最高,分别为48.1%、2.6%、36.5%,儿茶素总量A2处理最高,为13.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育秧到收割全程的综合性状评价研究了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武运粳23号虽然在秧田期承载的灰飞虱成虫量高,但对条纹叶枯病菌表现出较强抗性,整个生育期基本未见条纹叶枯病病株,也未发生黑条矮缩病,并且对后期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年份,武运粳23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对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控制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吡虫啉600 FS 83.3~125.0 ml/hm2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400 FS 150.0~300.0 ml/hm2在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重发生情况下,秧田虫口防效高达45%~55%,大田病
期刊
摘要  利用水文、气象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12年9月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过程特征作分析的同时,并展开了对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特征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澧水上游发生致洪暴雨的面雨量临界值为121.4 mm;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500 hPa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两槽一脊”型分布,中尺度影响系统为深厚的西南涡系统,西南涡前有支较强的暖湿急流为致洪暴雨提供充足水汽,水汽源地为南海、孟加拉湾,这一环流
期刊
摘要在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背景和内容的基础上,简述了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并在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整合资源与创新驱动、重视人才与深化培训、加强管理与创新机制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对策建议;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
期刊
摘要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云南省提出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林业4大生物产业。该研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在“十一五”期间的指标数据,从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生物林业产业等4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生物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将云南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品产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今后云南生物产
期刊
摘要  为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需求,分析了土地开发需求背景及区域开发背景;指出了我国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实践起步晚、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而成本急剧增加、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提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新机遇与战略: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区的农业地域优势,在水资源胁迫区开展节水技术与农地集约利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  关键词土地开发背景
期刊
摘要基于畜禽养殖数据,估算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现状,概述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采用的循环利用技术,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和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畜禽粪便;污染;资源化利用;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S2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3012-03  Abstract 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