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作文:引导学生感知\体察\品尝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问题的症结似乎就在于学生作文过程中缺乏创作的原动力和灵感,而教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调动起学生创作的激情。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呢?或者是因为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疏忽了什么呢?
  孩童生活本应是甜蜜而天真烂漫的。然而有多少孩子却没了时间也没了心情在这段人生的旅途上散心,观景,享受。可以说,在生活和学习中缺少了情趣体验,也就无所谓创作的激情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珍视学生现实,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用五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体察生活,去品尝人间百味,去感受世间真情,从而获得创作的素材,燃起创作的激情,萌发创作的冲动,这—就是我想谈的“体验作文教学”。
  一、在亲情体验中,叙写无限真情
  老师们似乎都有这样的同感: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太平盛世,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过着温馨的日子,却感受不到生活的甜蜜,日子的舒心。这是为什么呢?习以为常也就会认为理所当然!一颗麻木的心灵,一双迟钝的眼睛,是不可能对生活产生兴趣的。对生活缺乏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也就谈不上生活的热情,更谈不上创作的激情。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做个心思细腻的人,做个生活上的有心人,通过一系列的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情的体验中,感受到无限的爱。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 —让学生回家在父母面前说“我爱你”,然后在这项作业完成的基础上以《一项特殊的作业》为题写篇作文。这是一个情感实践题,它促使孩子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回想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一切,品味自己生活的甜蜜和温馨,然后给予自己勇气和智慧,思考在怎样的场合和情感氛围中,以怎样的方式表达自
  己对父母的爱。
  作文写上来了,很多学生的文字都是那样的灵动,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真切的感受—在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父母对自己的悄无声息的关爱,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提起勇气想对父母说“我爱你”,然而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发现想对父母说声“我爱你”是那样的难以启齿。昀后有学生是终于鼓起了勇气说了声“我爱你”,然而也有许多学生想了用其他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如给父母写了张纸条,也有给父母一次爱的回报(完成一次家务活,沏上一杯热茶,说上一句温馨话……)当学生拥有了一颗感受生活的心,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出来的习作也就与众不同。有名学生主动交上来一篇作文《喜欢生病》,原来她家里办了一个厂,父母长期为厂里的业务而繁忙着,很少有时间陪伴她。为了享受父母对她的关爱,她竟然在晚上故意踢掉了被子,她伤风感冒了,这下爸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而围着孩子团团转了,她终于如愿以偿了。“生活原来是可以更美的”,只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去细细体味;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可以感受到平凡生活中不一般的真情。写作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蓄。在立意上,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当然,还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
  二、在活动体验中,描绘快乐童年
  活动,是孩子们心驰神往的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中,他们会具有阳光般的心情,会绽开花儿般的笑脸,他们会在活动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感受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体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体验深刻的活动经历就成了他们极好的习作素材。
  我班学生参加了综合实践基地的活动,他们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有组织地开展了军训活动—队列队形集训、翻越军事障碍、夜行军……还第一次小组合作,亲自动手,用原始的石磨磨制成了豆浆。军训活动,对于这些娇惯了的孩子来说,可是一次意志上的考验和挑战,但他们大都表现出了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坚持到了昀后。回到学校,他们写出了自己丰富而又深刻的内心体验。那种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之情,那种经受住了考验的骄傲之情,都在生动的文字中流淌了出来。磨制豆浆,从未有过的劳动体验,现在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磨制豆浆》《豆浆飘香》,一段段饱含着真情体验的文字,一篇篇流淌着鲜活语言的文章,在他们的笔下写成了。活动,绝不仅仅是游戏,它应该有助于学生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启迪智慧,增长才干。我曾经担任学校的科技辅导员,我长期带领学生开展科技“五小”活动,即小种植、小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活动过程中,本着尊重孩子们兴趣的原则,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学生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有了许多新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有学生发现冰也能使水沸腾;有学生能在鸡蛋里面藏秘密;有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花儿为什么总是圆的作出了科学解释;有学生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生活在水底的小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吐出氧气,制造养料……学生在写作中用细腻的笔触记载下了他们快乐的活动经历,写出了他们获得科学成果的喜悦。
  三、在想象体验中,创作奇幻世界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做梦的季节,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善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然而由于一些“大人们”总喜欢用成人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去束缚孩子,使得孩子的天性得不到尽可能的发挥,他们本应享受的想象体验被机械单调的说教占据了。罗素说:“泯灭儿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就不能创造天堂。”
  写作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还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写他们想象中的奇幻世界。我们应给予学生进行想象的机会,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可供学生进行想象并写作的文体很多,而我更喜欢引导学生写科幻故事和童话小说,因为孩子们对这类幻想写作更感兴趣。
  作文课上,我先播放了一段录像:绿地退化,沙尘飞扬,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接着启发学生谈看后的感想:照此发展下去,人类将面临怎样的境地?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又有谁能够拯救人类?而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科幻的或者童话的形式进行习作。
  此时,学生一个个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放眼四海,超越时空,写出了一篇篇立意新颖而又独特的妙文佳作。一名学生写了篇题为《雅克拉星人来访》的文章,内容大致是:在浩瀚的宇宙中有颗雅克拉星,那里居住着超智能生命,他们用仪器遥感到地球上的人类正遭受着灭顶之灾,于是乘坐着光速飞盘来到了地球,用他们超能量高科技机器清除了垃圾污水,净化了江河湖海,绿化了高山平原。在人类目睹了瞬间的神奇变化而感恩戴德时,雅克拉星人已经在天空划过一道弧线远去了,太空中留下了对人类规劝的声音:“一定要节能减排,保护好青山绿水,若再重蹈覆辙,将不再驰援!”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多么新颖的创意,多么有灵气的文章。
  敢于想象,是创新能力的不竭之源。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让“想象”这朵“人类思维昀美丽的花朵”进入孩子的习作既可以有效地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对儿童生命的一种关怀和体贴,因为儿童世界是用想象构建起来的诗意盎然的世界。
  可以肯定的是,作文体验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描摹式”作文教学,它通过创造现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感受机会,并改变以往为作文而作文的随意性思维方式,从实际的要求出发,以一种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全面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潜能。体验作文,是一株期待盛开的奇葩!
  (作者单位:丹阳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伤的氛围中进入课文情境,很真切地体验了当时首都人民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的悲伤之情。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完全 小学生大都有好奇、好问的心理,教师也应抓住这一由教师主宰着,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地方。这种填鸭式的教心理,创设问题情境,提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使学生迅速地 学,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缩
期刊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让教师似乎就是“正襟危坐”的“老学究”。那一种神态的庄重,骨子里透露出的是一种训诫,这就是中国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当“中国”二字注在语文教师的身上时,一种历史、一种责任、一种气概便深深根植于其精神的空地。在当下,一种开放与心灵的自由在呼唤精神的理性回归,让真实人性的光环得以重新展现,于是语文教师在不经意间便成为了导游,成为了伙伴,过着活力、敏感、智慧的生活。  一、让
期刊
当教学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怎样的课堂教学会有高质量呢?关乎课堂教学质量的两个因素是课前预设和课堂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这两个因素,以“文本解读”为例,笔者结合所听的一些课例,就如何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和建议。  一、教学起点的设定应克服盲目性  教学起点是教师教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的出发点,它是建立在教师课前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洞察了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和谐的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就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快乐。  一、激发情趣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的作用更为显著。凡是生动、形
期刊
幼儿科学教学应注重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提倡幼儿在“做”中学科学,使科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我们尝试根据幼儿喜爱故事这一特点,借助故事生动有趣、风趣幽默的情景画面,将幼儿轻松、愉悦地带入有趣的科学探索之旅。  一、 故事导入,诱发参与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的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情绪和效果。精彩、成功的导入往
期刊
在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指导有着积极的意义:绘本阅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审美情趣、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重要的是绘本阅读是新课程的需要。  一、“悦读”图画 —多角度  1. 理解图画  画家往往在图画中设计了很多细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驴小弟变石头》这本书,为了表现爸爸妈妈找不到驴小弟以后的生活,文字是这么陈述的:他们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想要过得跟平常一样。但是平常的生活里总包括了驴
期刊
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怎样灵活使用语文教材?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重视朗读指导,练好学生语言基本功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经验之一。语文课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熟读乃至成诵。如今的语文课堂,形式花哨,但缺少琅琅的读书声。一篇课文,学生难得读几遍书。有时课文学完了,学生竟还读得词不成词,句不成句的。也有不少
期刊
混龄教育就是将年龄在3~6岁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或共同开展某种活动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混龄的概念最早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使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混龄教育正是创设更多的机会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互交往,学习与人交往,学会关心、理解、分享、轮流、合作,培
期刊
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昀低程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到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昀低程度。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
期刊
中国的汉字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识字教学历来就是一个难点。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进行科学认读,同时享受到识字的快乐,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在努力学习各种科学认读教学法之后,我认为,要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挖掘汉字的文化意蕴,再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