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性,就是基于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从教育的角度思考被看作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我校坚持“学做导合一”的教改实验,它的最大特点是倡导师生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讲是指在一定目标下的行为和品质的训练和养成,以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形成和发展。
  一、通过实践教学,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人的脑力劳动中最深奥的是创造。”创造是一种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的思维过程,是从主体对客体的探索开始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在整个创造开始阶段,他们的主要表现为凡事都爱问一个“为什么”,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最显著的特点为处处表现其独立性,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包括合理制定个人的目标,排除外来影响实现目标。挖掘学生个性潜能要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自主自制的优良品格。自主就是不依赖,自己的事自己做,于独生子女而言更重要,是独立性人格的最基本特征。自制就是指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一定水平的自制是独立性发展的必要方面,是指个人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有自己独立分析、判断的合理的自我控制。自主性是独立性人格的最核心特征,也是独立性培养的最终目的。在创新教育中,使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坚持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其主体性,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
  人本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斯洛和罗杰斯应认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为达到目的而进行创造的能力才是他们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重视教育者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以顺应他们的兴趣需要,从而达到开发其潜能,激起其认识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应是我们在教育过程十分关注的。人天生有好奇、求知、发现和探索的欲望,对这种先天的好奇心和种种欲望教师要给予极大的扶持鼓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最为敏捷的发散思维发展,使他们能从一类对象迅速而轻易地转变到另一类内容完全不同的对象上面,对一个物体能想到这个物体许多侧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能想出多样的解决方法,而不拘泥于前人。在学习过程中,当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之间的联系被他们发现后,他们会高兴地不断探索,投入到自发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才最好。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智力发展水平及实践能力,使教学内容、方法等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标准过高,会对学习者构成精神威胁;标准过低,将会压抑其对知识探索的激情。
  马克思指出:人的生产的本质力量,或者说生产性的本质力量分为两部分:一是他个人的固有的力量即他的智力和从事一定劳动的特殊素质或能力;二是来源于社会而不是来源于显示个人的力量。人在实践活动中以固有的本质力量为基础,又不断地于实践创造中推动本质力量的扩展与丰富,这正是人的主体性的丰富与发展过程。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性发展是不脱离社会的。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人的主体性就表现在对自我认识和把握上,表现在这种指向客体的能动活动的自我认识观照、自我体会和自我反思上,以及由此形成的关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力量和主体活动的自我意识上。人对于自身主体性的清醒意识,就使人成了自身的自觉主体,这种自觉主体绝不是自由自在自私的主体,而是具有社会性的主体。毫无疑问,教育作为人类培养新生一代的社会事业,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就是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重视实践,培养个性,不是提倡个性绝对化。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培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其自身的兴趣与追求,更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发展,两者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可片面地处理这一矛盾,要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具体的历史统一的论述,来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中的难点。以此作为科学理论基础,才能保证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不致偏颇。
  二、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有利于个性培养
  现代教育不能再制造无数个同一个模型倒出来的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各条战线的人,应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是旨在提升个性以及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的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1.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学生自己的亲自实践,学生启动直觉思维活动,反复动脑、动手,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敢想、敢问、敢做,他们可以对别人的思想进行分析,对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怀疑。课堂教学如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现、尊重学生的个性,那么构建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则不会是一句空话。
  2. 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
  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的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它的本质内涵是从对知识结果的注重转为对产生和创造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关注,从对基本技能和适应能力的训练转为对创造能力的培育,从对高远宏大的圣贤人格的塑造转为独立自主的个性人格的追求。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写道:“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他强调的是教学要“教学做合一”,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从实践中学的叫“真学”,在实践中的教叫“真教”。“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合而为一的。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强调教育要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过去的只关注书本、关注知识,开始转向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能力、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主张课堂教学要从单一的传递知识转为培养人的活动,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学习效果上,“做”成为学生的学习组成部分,也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这种学习中的“做”,是一种兴趣的活动,是学生情感的体验,是学生生活的经历,也是学生能力的验证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自主的富有创造的活动,这样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民主化教育才能使学生不断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容的个性,从而培养优良的个性,成为全面素质得以良好发展的社会的人。
  3. 在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惊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目标上不再局限于追求知识的获取,而是追求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在内容上已超越了学校研究的课程界限;在手段上不甘于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求知,能动地探索、创新;在时空上已超出了课内、校内的框架,特别是现代媒体的发展,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思路。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构建,在实践中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并由此构成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使受教育者真正体现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市平远县城南中学)
  责任编辑 萧田
其他文献
课前三分钟演讲,轮到班里成绩最差、最调皮的一个男生MJ。记得一个月前就排到他了,可那个时候他宁愿在讲台上站十分钟,也不愿意说一句话,更谈不上演讲。我当时并没有生气,只是漠然地告诉他:不想演讲就回去!我对他早就不抱希望了。  大概是看着班里的其他孩子都演讲得十分出色吧,上星期MJ居然主动向我要求:“老师,我想再演讲一次。”看到他认真的表情,我决定再相信他一次。我给了他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今天,他终于
女儿才四岁多,特别喜欢画画。有事没事在纸上涂些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小鸟小花小草。琳琅满目。满纸爬着她歪歪扭扭的笔迹。甚至有时候把一只小狗画成了一头光溜溜胖嘟嘟的小猪,她
1.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
本文运用体育心理学原理,结合体育教学和体育技能训练的原理,阐述了导致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学生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规律,提出了克服恐
什么是习惯?《大戴礼记·保傅》云:“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汉应劭《〈风俗通〉序》曰:“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综合心理学家的解释,我认为行为习惯有如下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有主人翁责任感,以激励的方式给学生以特殊的爱,让其获得自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人师者,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爱,可能会改变很多学生一生的命运,可
作为班主任,“爱”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应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准则,不仅要师爱生,生爱师,更要互敬互爱,这样方能心气和顺,诸事有成。“爱”可以激发每个人强烈的自觉自律意识,形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良好的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全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因此,要改善幼儿园音乐教育,就需要在完善音乐教学设备与师资队伍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并根据
童年  ——生于教育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从小到踏入社会前,我一直生活在学校大院里,受着知识的教育与熏陶,目睹了老师的成就与艰辛,分享着老师的喜悦与忧愁。  由于有父母的呵护,我的童年是甜蜜幸福的。尽管当时父母的收入不高,物资也很匮乏,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孩提时并没有受过什么苦,哪怕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那场历时三年的自然灾害中,虽然日
18岁多点,我就中师毕业了,被分到老家的乡镇中学,接手了一个班级。我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刚参加工作,又正是激情燃烧的年纪,那种求上、求好的心,就特别迫切强烈。  那时,早晚还不时兴上辅导课。但为了方便管理,住校生是必须按时上早晚自习的,通宿生愿来就来,没有特别要求,只是并不需要老师去辅导。因而,学生在教室里相当自由,纪律自然比较涣散。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到教室里去清点一下人数,了解他们具体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