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断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这是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在今天这个教学内容与方法日新月异的时代,身处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师与学生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构建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这是笔者今天想要谈论的话题。
  一、年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找寻到回归语文课本源的道路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上世纪70年代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到八九十年代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六步教学法”“大语文教学法”等,再到新世纪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涌现,关于“语文可以怎么教”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当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投身到课改之中,由此碰撞出的智慧之火迅速点燃了无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热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迷失在纷繁复杂的教学方法中。
  我们在选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因时、因地、因人自有不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在教学方法的发展过程中越是基础的,越是本质的规律就越是稳定的,甚至是千年不易的,比如重诵读、重书写、重审美、重传道。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住这种基本原则,再根据具体的生源情况选择恰当教学方法,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头绪,并走出自己的道路。
  首先,语文是一种传授中华民族母语的课程,有极强的工具性。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熟练地掌握母语,并借助此项工具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由他授转向自我探究。既然是工具,就要重在一个“用”上,单纯枯燥的讲授是没有作用的,训练与运用是其重点。
  其次,语文又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文是寄托,道与情则是其内核,中华文化的骨血是融入在我们的语文课程中的,只有引导学生接触到诗文中的情感与道理,语文才能说起到了其传承的作用。
  今天的语文课上,有些老师迷失在对各种教学形式的构建中不可自拔,有些老师则在玄之又玄的文本剖析中自我陶醉。我认为这都已经误入歧途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理性地看待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熟练地选择、掌控各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上既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又能触摸到传承中华文明的情与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个人结合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就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了。
  二、资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
  多年前,我们业已不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仅仅是课堂上的最基本的要求,人們也更加在意课堂的品质与层次。时代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是中学阶段各学科中最关乎人性的科目,它从根本上触及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它不同于自然科学涉及事物的本质规律,它更倾向于构建学生关于“人”的认知。我们所接触的文本即是前贤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如何把握文章中关于“人”的解读,这是每一堂语文课,每一篇课文走向深入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同于冰冷的数字组合和公式方程,它是灵动的、鲜活的。我认为只有生命才能诠释生命,只有灵魂能够触摸灵魂。在面对墨香满纸的文字时,谁来激活蕴藏在文字之中的生命与人性?在此时,学生需要一个直观的、可及的、充满生命张力的“人”作为他们感悟文本的载体。语文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这个位置,那么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人生、体悟人性上都是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的。
  语文教学风格的形成将帮助我们摆脱技术的束缚,寻找到现代语文教学的灵魂。对生命的理解与人性的舒张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核心,只有好的语文老师,才能用自己的风格与魅力让“文本”活过来。对于语文这门关于人性、关于美学的科目来说,这个过程更加涉及根本。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是要有扎实的语文教学能力,这包括对生活敏锐观察力,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力,对学生的亲和力,对课堂的组织力和符合一个语文教师身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尽快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前提。其次,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一种“教学模型”。有的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善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有的老师善于对文章、人情、世故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有的老师语言能力极强,讲课风趣幽默,学生对其课百听不厌。“教学模式”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最后,每个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淬火成钢。
  三、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内外不断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教师完成得再完美,也只能是完成了一半,另外的一半需要我们的学生去领悟。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贵在领悟。”教学中的“领悟”趋近于佛教中的“顿悟”,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禅宗的“顿悟”,即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强调通过灵感,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有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根本在一个“悟”字上。而语文教学则更侧重“悟”之前的修行、积累。
  在学生不断揣摩文意.产生个人领悟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有两点:一是学生自身的天分与努力,一是教师长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领悟”不是凭空而来、毫无跟脚的,它是学生长期积累的爆发。在培养学生领悟能力得时候,我觉得应该有三点是要注意的。
  一是积累要成体系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割裂地看待某一篇课文、某一个单元或者课内文本和课外阅读。语文学科的知识树不同于自然学科有许多知识点,它更重思想脉络,文气连贯。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名篇佳作无可尽数,我们要做的是寻找他们的结合点,并将之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来,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可以将其核心思想分别概括为“爱国”与“自由”,那么我们便顺理成章地将这两篇文章纳入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下。有了可以不断完善的语文体系,“领悟”即具备了的生长的土壤。
  二是注重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起作用则在课外学习中展现出来。要积累出足够“领悟”的知识量,光靠课堂的讲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语文课只是“文学”这本大书的目录和楔子。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并最终提升自学的能力。因为“领悟”必定是在持续、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
  三是把握领悟节奏优秀的教师便如优秀的乐手.时而张弛有度,时而连奏强音。节奏的掌握没有一定之规,全靠教师心证。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刺激学生进入“领悟”状态。因为适度的领悟可以让学生将前期的积累转化为更加符合自身的内容,是最有效的内化过程。
其他文献
高校文献检索课开设十余年来,始终存在着开课率低、师资不稳、教材匮乏、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等不足和弊病。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强大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技
本文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粉煤灰路用性能及化学原理等方面分析论证了采用粉煤灰筑路的可行性及主要意义.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充分利用粉煤灰不失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研究啤酒风味及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新进展.5-羟基甲基糠醛和糠醛是啤酒老化味的主要成分,啤酒pH值影响羟基甲基糠醛和糠醛的形成;全麦芽酿造的啤酒比添加辅
期刊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改变了以往“目中无人”的培训培养方式,强调了受训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而自觉主动性是发展个体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因此可以说,这种自觉主动的发展状态已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样式。  基于对优秀教师成长观的审视,以及对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内涵与特征的揭示,笔者认为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策略或思路是:以理论学习与培训为先导,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自主成长
要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可以从原料、工艺及添加剂方面入手,同时也要了解科研新动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为优化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治
[概述]我们通常用线效率这一指标来考核啤酒灌装设备的运行状态.如何提高啤酒灌装生产线效率,即如何提高产量,是企业能否充分挖掘生产能力,合理利用企业资源,组织起有效生产
期刊
利用多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啤酒中泡沫活性蛋白的研究已有报道.现已有一些单克隆抗体用于啤酒泡沫活性蛋白的测定,这些单克隆抗体使我们能利用一种夹心酶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建设高中语文新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表现出的理念,“探究”具有三重性质。  一、“探究”是指一种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教师在执行新课标的时候,要让学生对新课标的要求及理念有一定的了解,让他们懂得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一个令所有高中语文教师尴尬的现象——在“诗圣”杜甫1300诞辰之际,不但没有出现神圣隆重的纪念仪式,而且出现了一个被称之为“杜甫很忙”的以涂鸦杜甫画像为乐趣的现象级运动。虽然事后证明这场运动有幕后力量的推动,然而这场运动并非完全依靠幕后力量的推动能够实现,它极明显地表现为迎合了目前的社会思潮,故而迅速地声势巨大。同时,“杜甫很忙”作为一个目前高中语文教育的典型缩影,由点及面,可以想象目前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