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主席曾为一名普通烧炭战士——张思德写了一篇名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张思德因此家喻户晓。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兰州市静宁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我见到了当年张思德同志的老班长,86岁高龄的王保成老人。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记忆力非常好。王保成同志1917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为中央警卫班副班长。谈到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5年的情景,谈到他和张思德一起工作三年多的时光,老人显得异常激动,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时。老伴担心他的身体,让他休息片刻再讲,几次制止,都没有成功,记者也怀着激动的心情,听王老述说着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警卫班个个都是张思德
也许往事就像黛灰的远山,渐渐沉入茫茫暮霭,但经过王老娓娓的讲述,我们又渐渐勾勒出了它的轮廓。1942年,中央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精兵减政”,裁减部队,压缩行政机构,减轻人民负担。中央决定将原中央教导大队和中央警卫营合并,成立了中央警卫团,由中央社会部直接领导,这个警卫团就是闻名遐迩的8341部队的前身。这一年的秋天,又在警卫团挑选了12名战士,成立了中央警卫班,负责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直接领导。警卫班班长由张振新担任,副班长由王保成同志担任,张思德是警卫班战士。这12名战士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个个身强力壮,生龙活虎,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都和张思德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奋斗
王老对往事的讲述就像潺潺的小溪,奔腾向前。在这个警卫班里,在日常亲密的相处中,王老渐渐对张思德有了了解。而这种了解一直保持到现在。他把对情同手足的战友的思念,从延安带到了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带到了中南海,最后直到兰州。张思德1915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负过伤,原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合并到警卫班后成为普通战士。谈到对张思德的总体印象,王老喝了一口水说: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我至今记忆犹新,大块头,力气特别大,平时寡言少语,说话很少,四川方言很浓,皮肤黝黑,爱笑,特别细心,心灵手巧,会做针线活,经常给战士缝补衣服。
毛主席工作之余有散步的习惯,张思德就运来黄土在主席散步的必经之路上,把坑坑洼洼垫平,用脚踩实。另外毛主席在枣园的院子里,台阶是用砖铺成的,时间长了也变得坑坑洼洼,很不雅观,当时常有外国朋友到这里来,张思德和警卫班其他战士一起一次次从山上背来石块,把它砌成了又结实平稳又光滑漂亮的石台阶,这些台阶一直保留到现在。
王老讲述了一阵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然后突然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对当时延安的艰苦环境想都想不起来。”他说党中央是1937年从瓦窑堡迁到延安的,到延安后先后搬迁过三次,延安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 “党中央、毛主席到达延安时,延安可不是现在的延安,陕北也不是现在的陕北,那时延安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困难。”“信天游”唱道:“山是和尚头,河里没水流,走路不小心,掉在沟里头。”中央机关、部队、学校数万人进住这座边塞小城,其衣食住行,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光脚片子粗布衫,小米南瓜洋芋蛋,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动的。
张思德的草鞋编得特别漂亮,班里战士穿的草鞋差不多都是他编的。编草鞋需要一些布条,一开始,张思德就找来别人穿过扔掉的旧草鞋,从上边拆下布条来,然后洗一洗,再用来编草鞋。可是时间一长,旧草鞋也很难找到,就是找到旧草鞋,上边的布条也已经是被他重复利用多次了,根本不结实。后来张思德把警卫班种的菜挑到延安南关新市场卖掉买回布来。每天天不亮张思德就担着菜出发了,直到天黑才回来。卖菜赚的钱,他舍不得吃一碗面,买一个馍,全部买成布,回来给战士们编草鞋。他究竟给战士们编了多少草鞋,谁也说不清。
泅水送文件
张思德同志水性好,游泳水平很高,当时延河的水平时很小,踩着石头就可以过河,但到了雨季,沟沟岔岔的洪水汇集到延河,顿时水流湍急,波浪汹涌,水势很是吓人。1942~1944年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和毛主席的讲演稿必须及时送到新华广播电台和《解放日报》发表,而《解放日报》社和新华广播电台都设在清凉山上,从枣园到清凉山必须泅渡延河,张思德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当时连个塑料袋都没有,为了不把文件和稿件弄湿,他就把衣服裹在头上,文件包在衣服里,从原中央党校所在地大砭沟下水,到王家坪出水。其他人站在岸边,看到他甩开膀子拼命地和洪水搏击,头高高地露出水面,保护文件,每个人都为他捏一把汗。若在王家坪不能上岸,就会被洪水冲到清凉山下,延河在清凉山下急转弯,落差很大,后果不堪设想。但张思德每次都胜利完成了任务。
这个警卫班肩负特殊使命,责任重大,但生活待遇上和别的部队没有任何区别,一年一套土布军衣,两年一套棉衣,用谷草灰染成灰色,洗两水就会变成月白色,当时毛主席每次外出,警卫班必须全副武装跟随,对警卫战士的军容风纪要求特别严格,衣服必须洁净整齐,洗衣服没有肥皂,张思德用草灰代替肥皂,洗出的衣服又干净又漂亮。
保护好暖壶
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根据地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物质极为匮乏。国民党又不断派特务深入到延安,因此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也成为警卫员极为重要和神圣的使命,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时刻刺激着这些警卫员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警卫员不让毛主席在外面任何地方喝水,无论是在抗大做报告,还是去边区招待所会见到延安来的民主人士,他们一律是自带暖壶和茶具,供主席使用。
原来毛主席乘坐的是由华侨陈嘉庚先生捐赠的一辆吉普车,可是后来坏了又没有零部件修理,所以主席就改乘军用大卡车,他和驾驶员坐在驾驶室里,警卫员则全部在后车厢里。每到目的地,警卫员就扑通扑通从后车厢上跳下去。有几次,带暖壶的战士不小心将暖壶打碎了。讲到这里,王老指了指桌上放的一个暖壶说,当时买一个暖壶极不容易,要经过重重封锁去西安市购买。张思德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接受了保护暖壶的任务。他找来一些布条,将暖壶绑在了胸前,从此以后就很少再发生打破暖壶的事情了。
为人民服务
王老对记者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给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场面,因为这些往事就仿佛发生在昨天,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张思德同志于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石峪村烧木炭时,因炭窑崩塌而光荣牺牲,这一年,他刚满29岁。据王老回忆当时张思德同志的遗体没有运回延安,在石峪村附近就地安葬,有棺材。以后毛主席所作《为人民服务》声振四海,张思德同志遗体迁到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和叶挺、王若飞、博古等革命先烈埋葬在一起。
张思德同志牺牲后,毛主席看了中央社会部对张思德后事的安排后,对李克农部长说,我要参加追悼会,还要讲话。9月8日下午大约两点多钟,在枣园后沟西山脚下的操场上,为张思德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到会的有警卫团全体指战员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部分同志。据王老回忆,大操场上站得满满的,操场外的山坡上还站有人,估计有1 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会场气氛庄严肃穆,大操场土台上搭了个布棚子,台前的横幅上写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台里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党旗下是张思德同志的画像。人们刚刚到齐,毛主席就从他的住所走出来,他步履缓慢,表情沉重,一句话也没有说,微微低着头,登上土台,宣布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唱《国际歌》。向烈士默哀后,毛主席亲手拿着他自己题词的花圈,在张思德同志遗像前,凝视着烈士的遗容,沉默了许久,毛主席花圈的纸带上一边写着:“永垂不朽”,另一边写着“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警卫团政治处张主任报告了张思德同志的简历和牺牲经过后,毛主席缓步走到台前开始讲话,没有扩音设备,没有喇叭,他语气激动,声音浑厚而响亮,会场上鸦雀无声,只有主席洪亮的湖南语回荡在枣园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兰州市静宁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我见到了当年张思德同志的老班长,86岁高龄的王保成老人。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记忆力非常好。王保成同志1917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为中央警卫班副班长。谈到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5年的情景,谈到他和张思德一起工作三年多的时光,老人显得异常激动,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时。老伴担心他的身体,让他休息片刻再讲,几次制止,都没有成功,记者也怀着激动的心情,听王老述说着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警卫班个个都是张思德
也许往事就像黛灰的远山,渐渐沉入茫茫暮霭,但经过王老娓娓的讲述,我们又渐渐勾勒出了它的轮廓。1942年,中央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精兵减政”,裁减部队,压缩行政机构,减轻人民负担。中央决定将原中央教导大队和中央警卫营合并,成立了中央警卫团,由中央社会部直接领导,这个警卫团就是闻名遐迩的8341部队的前身。这一年的秋天,又在警卫团挑选了12名战士,成立了中央警卫班,负责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直接领导。警卫班班长由张振新担任,副班长由王保成同志担任,张思德是警卫班战士。这12名战士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个个身强力壮,生龙活虎,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都和张思德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奋斗
王老对往事的讲述就像潺潺的小溪,奔腾向前。在这个警卫班里,在日常亲密的相处中,王老渐渐对张思德有了了解。而这种了解一直保持到现在。他把对情同手足的战友的思念,从延安带到了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带到了中南海,最后直到兰州。张思德1915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负过伤,原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合并到警卫班后成为普通战士。谈到对张思德的总体印象,王老喝了一口水说: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我至今记忆犹新,大块头,力气特别大,平时寡言少语,说话很少,四川方言很浓,皮肤黝黑,爱笑,特别细心,心灵手巧,会做针线活,经常给战士缝补衣服。
毛主席工作之余有散步的习惯,张思德就运来黄土在主席散步的必经之路上,把坑坑洼洼垫平,用脚踩实。另外毛主席在枣园的院子里,台阶是用砖铺成的,时间长了也变得坑坑洼洼,很不雅观,当时常有外国朋友到这里来,张思德和警卫班其他战士一起一次次从山上背来石块,把它砌成了又结实平稳又光滑漂亮的石台阶,这些台阶一直保留到现在。
王老讲述了一阵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然后突然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对当时延安的艰苦环境想都想不起来。”他说党中央是1937年从瓦窑堡迁到延安的,到延安后先后搬迁过三次,延安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 “党中央、毛主席到达延安时,延安可不是现在的延安,陕北也不是现在的陕北,那时延安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困难。”“信天游”唱道:“山是和尚头,河里没水流,走路不小心,掉在沟里头。”中央机关、部队、学校数万人进住这座边塞小城,其衣食住行,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光脚片子粗布衫,小米南瓜洋芋蛋,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动的。
张思德的草鞋编得特别漂亮,班里战士穿的草鞋差不多都是他编的。编草鞋需要一些布条,一开始,张思德就找来别人穿过扔掉的旧草鞋,从上边拆下布条来,然后洗一洗,再用来编草鞋。可是时间一长,旧草鞋也很难找到,就是找到旧草鞋,上边的布条也已经是被他重复利用多次了,根本不结实。后来张思德把警卫班种的菜挑到延安南关新市场卖掉买回布来。每天天不亮张思德就担着菜出发了,直到天黑才回来。卖菜赚的钱,他舍不得吃一碗面,买一个馍,全部买成布,回来给战士们编草鞋。他究竟给战士们编了多少草鞋,谁也说不清。
泅水送文件
张思德同志水性好,游泳水平很高,当时延河的水平时很小,踩着石头就可以过河,但到了雨季,沟沟岔岔的洪水汇集到延河,顿时水流湍急,波浪汹涌,水势很是吓人。1942~1944年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和毛主席的讲演稿必须及时送到新华广播电台和《解放日报》发表,而《解放日报》社和新华广播电台都设在清凉山上,从枣园到清凉山必须泅渡延河,张思德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当时连个塑料袋都没有,为了不把文件和稿件弄湿,他就把衣服裹在头上,文件包在衣服里,从原中央党校所在地大砭沟下水,到王家坪出水。其他人站在岸边,看到他甩开膀子拼命地和洪水搏击,头高高地露出水面,保护文件,每个人都为他捏一把汗。若在王家坪不能上岸,就会被洪水冲到清凉山下,延河在清凉山下急转弯,落差很大,后果不堪设想。但张思德每次都胜利完成了任务。
这个警卫班肩负特殊使命,责任重大,但生活待遇上和别的部队没有任何区别,一年一套土布军衣,两年一套棉衣,用谷草灰染成灰色,洗两水就会变成月白色,当时毛主席每次外出,警卫班必须全副武装跟随,对警卫战士的军容风纪要求特别严格,衣服必须洁净整齐,洗衣服没有肥皂,张思德用草灰代替肥皂,洗出的衣服又干净又漂亮。
保护好暖壶
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根据地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物质极为匮乏。国民党又不断派特务深入到延安,因此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也成为警卫员极为重要和神圣的使命,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时刻刺激着这些警卫员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警卫员不让毛主席在外面任何地方喝水,无论是在抗大做报告,还是去边区招待所会见到延安来的民主人士,他们一律是自带暖壶和茶具,供主席使用。
原来毛主席乘坐的是由华侨陈嘉庚先生捐赠的一辆吉普车,可是后来坏了又没有零部件修理,所以主席就改乘军用大卡车,他和驾驶员坐在驾驶室里,警卫员则全部在后车厢里。每到目的地,警卫员就扑通扑通从后车厢上跳下去。有几次,带暖壶的战士不小心将暖壶打碎了。讲到这里,王老指了指桌上放的一个暖壶说,当时买一个暖壶极不容易,要经过重重封锁去西安市购买。张思德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接受了保护暖壶的任务。他找来一些布条,将暖壶绑在了胸前,从此以后就很少再发生打破暖壶的事情了。
为人民服务
王老对记者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给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场面,因为这些往事就仿佛发生在昨天,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张思德同志于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石峪村烧木炭时,因炭窑崩塌而光荣牺牲,这一年,他刚满29岁。据王老回忆当时张思德同志的遗体没有运回延安,在石峪村附近就地安葬,有棺材。以后毛主席所作《为人民服务》声振四海,张思德同志遗体迁到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和叶挺、王若飞、博古等革命先烈埋葬在一起。
张思德同志牺牲后,毛主席看了中央社会部对张思德后事的安排后,对李克农部长说,我要参加追悼会,还要讲话。9月8日下午大约两点多钟,在枣园后沟西山脚下的操场上,为张思德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到会的有警卫团全体指战员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部分同志。据王老回忆,大操场上站得满满的,操场外的山坡上还站有人,估计有1 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会场气氛庄严肃穆,大操场土台上搭了个布棚子,台前的横幅上写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台里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党旗下是张思德同志的画像。人们刚刚到齐,毛主席就从他的住所走出来,他步履缓慢,表情沉重,一句话也没有说,微微低着头,登上土台,宣布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唱《国际歌》。向烈士默哀后,毛主席亲手拿着他自己题词的花圈,在张思德同志遗像前,凝视着烈士的遗容,沉默了许久,毛主席花圈的纸带上一边写着:“永垂不朽”,另一边写着“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警卫团政治处张主任报告了张思德同志的简历和牺牲经过后,毛主席缓步走到台前开始讲话,没有扩音设备,没有喇叭,他语气激动,声音浑厚而响亮,会场上鸦雀无声,只有主席洪亮的湖南语回荡在枣园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