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岁月 燃烧的激情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主席曾为一名普通烧炭战士——张思德写了一篇名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张思德因此家喻户晓。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兰州市静宁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我见到了当年张思德同志的老班长,86岁高龄的王保成老人。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记忆力非常好。王保成同志1917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为中央警卫班副班长。谈到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5年的情景,谈到他和张思德一起工作三年多的时光,老人显得异常激动,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时。老伴担心他的身体,让他休息片刻再讲,几次制止,都没有成功,记者也怀着激动的心情,听王老述说着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警卫班个个都是张思德
  
   也许往事就像黛灰的远山,渐渐沉入茫茫暮霭,但经过王老娓娓的讲述,我们又渐渐勾勒出了它的轮廓。1942年,中央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精兵减政”,裁减部队,压缩行政机构,减轻人民负担。中央决定将原中央教导大队和中央警卫营合并,成立了中央警卫团,由中央社会部直接领导,这个警卫团就是闻名遐迩的8341部队的前身。这一年的秋天,又在警卫团挑选了12名战士,成立了中央警卫班,负责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直接领导。警卫班班长由张振新担任,副班长由王保成同志担任,张思德是警卫班战士。这12名战士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个个身强力壮,生龙活虎,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都和张思德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奋斗
  
   王老对往事的讲述就像潺潺的小溪,奔腾向前。在这个警卫班里,在日常亲密的相处中,王老渐渐对张思德有了了解。而这种了解一直保持到现在。他把对情同手足的战友的思念,从延安带到了西柏坡,又从西柏坡带到了中南海,最后直到兰州。张思德1915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负过伤,原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合并到警卫班后成为普通战士。谈到对张思德的总体印象,王老喝了一口水说: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我至今记忆犹新,大块头,力气特别大,平时寡言少语,说话很少,四川方言很浓,皮肤黝黑,爱笑,特别细心,心灵手巧,会做针线活,经常给战士缝补衣服。
   毛主席工作之余有散步的习惯,张思德就运来黄土在主席散步的必经之路上,把坑坑洼洼垫平,用脚踩实。另外毛主席在枣园的院子里,台阶是用砖铺成的,时间长了也变得坑坑洼洼,很不雅观,当时常有外国朋友到这里来,张思德和警卫班其他战士一起一次次从山上背来石块,把它砌成了又结实平稳又光滑漂亮的石台阶,这些台阶一直保留到现在。
   王老讲述了一阵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然后突然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对当时延安的艰苦环境想都想不起来。”他说党中央是1937年从瓦窑堡迁到延安的,到延安后先后搬迁过三次,延安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 “党中央、毛主席到达延安时,延安可不是现在的延安,陕北也不是现在的陕北,那时延安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困难。”“信天游”唱道:“山是和尚头,河里没水流,走路不小心,掉在沟里头。”中央机关、部队、学校数万人进住这座边塞小城,其衣食住行,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光脚片子粗布衫,小米南瓜洋芋蛋,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动的。
   张思德的草鞋编得特别漂亮,班里战士穿的草鞋差不多都是他编的。编草鞋需要一些布条,一开始,张思德就找来别人穿过扔掉的旧草鞋,从上边拆下布条来,然后洗一洗,再用来编草鞋。可是时间一长,旧草鞋也很难找到,就是找到旧草鞋,上边的布条也已经是被他重复利用多次了,根本不结实。后来张思德把警卫班种的菜挑到延安南关新市场卖掉买回布来。每天天不亮张思德就担着菜出发了,直到天黑才回来。卖菜赚的钱,他舍不得吃一碗面,买一个馍,全部买成布,回来给战士们编草鞋。他究竟给战士们编了多少草鞋,谁也说不清。
  
  泅水送文件
  
   张思德同志水性好,游泳水平很高,当时延河的水平时很小,踩着石头就可以过河,但到了雨季,沟沟岔岔的洪水汇集到延河,顿时水流湍急,波浪汹涌,水势很是吓人。1942~1944年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和毛主席的讲演稿必须及时送到新华广播电台和《解放日报》发表,而《解放日报》社和新华广播电台都设在清凉山上,从枣园到清凉山必须泅渡延河,张思德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当时连个塑料袋都没有,为了不把文件和稿件弄湿,他就把衣服裹在头上,文件包在衣服里,从原中央党校所在地大砭沟下水,到王家坪出水。其他人站在岸边,看到他甩开膀子拼命地和洪水搏击,头高高地露出水面,保护文件,每个人都为他捏一把汗。若在王家坪不能上岸,就会被洪水冲到清凉山下,延河在清凉山下急转弯,落差很大,后果不堪设想。但张思德每次都胜利完成了任务。
   这个警卫班肩负特殊使命,责任重大,但生活待遇上和别的部队没有任何区别,一年一套土布军衣,两年一套棉衣,用谷草灰染成灰色,洗两水就会变成月白色,当时毛主席每次外出,警卫班必须全副武装跟随,对警卫战士的军容风纪要求特别严格,衣服必须洁净整齐,洗衣服没有肥皂,张思德用草灰代替肥皂,洗出的衣服又干净又漂亮。
  
   保护好暖壶
  
   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根据地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物质极为匮乏。国民党又不断派特务深入到延安,因此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也成为警卫员极为重要和神圣的使命,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时刻刺激着这些警卫员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警卫员不让毛主席在外面任何地方喝水,无论是在抗大做报告,还是去边区招待所会见到延安来的民主人士,他们一律是自带暖壶和茶具,供主席使用。
   原来毛主席乘坐的是由华侨陈嘉庚先生捐赠的一辆吉普车,可是后来坏了又没有零部件修理,所以主席就改乘军用大卡车,他和驾驶员坐在驾驶室里,警卫员则全部在后车厢里。每到目的地,警卫员就扑通扑通从后车厢上跳下去。有几次,带暖壶的战士不小心将暖壶打碎了。讲到这里,王老指了指桌上放的一个暖壶说,当时买一个暖壶极不容易,要经过重重封锁去西安市购买。张思德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接受了保护暖壶的任务。他找来一些布条,将暖壶绑在了胸前,从此以后就很少再发生打破暖壶的事情了。
  
  为人民服务
  
   王老对记者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给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场面,因为这些往事就仿佛发生在昨天,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张思德同志于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石峪村烧木炭时,因炭窑崩塌而光荣牺牲,这一年,他刚满29岁。据王老回忆当时张思德同志的遗体没有运回延安,在石峪村附近就地安葬,有棺材。以后毛主席所作《为人民服务》声振四海,张思德同志遗体迁到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和叶挺、王若飞、博古等革命先烈埋葬在一起。
   张思德同志牺牲后,毛主席看了中央社会部对张思德后事的安排后,对李克农部长说,我要参加追悼会,还要讲话。9月8日下午大约两点多钟,在枣园后沟西山脚下的操场上,为张思德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到会的有警卫团全体指战员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部分同志。据王老回忆,大操场上站得满满的,操场外的山坡上还站有人,估计有1 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会场气氛庄严肃穆,大操场土台上搭了个布棚子,台前的横幅上写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台里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党旗下是张思德同志的画像。人们刚刚到齐,毛主席就从他的住所走出来,他步履缓慢,表情沉重,一句话也没有说,微微低着头,登上土台,宣布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唱《国际歌》。向烈士默哀后,毛主席亲手拿着他自己题词的花圈,在张思德同志遗像前,凝视着烈士的遗容,沉默了许久,毛主席花圈的纸带上一边写着:“永垂不朽”,另一边写着“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警卫团政治处张主任报告了张思德同志的简历和牺牲经过后,毛主席缓步走到台前开始讲话,没有扩音设备,没有喇叭,他语气激动,声音浑厚而响亮,会场上鸦雀无声,只有主席洪亮的湖南语回荡在枣园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
其他文献
  
期刊
真不可思议。丝绸古道上的甘肃榆中上伍营村与山东淄川相隔千山万水,以清康熙年间的原始交通工具,快马一天也不过跑50公里,传递信息相当迟缓,可是出生于上伍营村的明肃王王妃邸娘娘嫁女的故事,却传到了遥远的山东蒲松龄的耳朵里。   明朝时,朱元璋封于甘肃的一位肃藩王,在丝绸古道的上伍营村选中了一位如花似玉的邸姓女子为王妃。王妃生有一女,不消说是金枝玉叶的尊贵公主。   一个风和
期刊
  
期刊
  
期刊
千百年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气势豪迈、掷地有声的诗句,不知激起了多少人对西域、对楼兰的追逐、迷恋与向往。  楼兰王国在孔雀河下游绿洲上繁荣昌盛时,其所统治的敦煌之西、尉犁之东、阿尔金山以北、库鲁克山以南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广袤、干早、荒凉、雄浑、神奇的罗布荒漠,如今已是一片被大海遗忘,被黄沙拥抱,被历史凝聚,被神奇笼罩的土地;一片融会东西方文化精华,展现异域风情,充满诗情画意
期刊
得识周玉梅及其剪纸作品,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张掖市2004年庆“三八”联谊座谈会上,作为巾帼建功代表人物之一的山丹县下岗女工周玉梅以她的一套分装为10个册页、共506幅的《剪纸连环画》,倾倒了所有与会代表。她们争相观看,爱不释手,被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剪纸作品所吸引,为作者的高超技艺而赞叹。  周玉梅是一位诚实质朴的农家女子,高中没有上完就回乡务农了。她从小喜欢画画和剪纸,小时候跟着老师拿铅笔和蜡笔
期刊
  
期刊
从昆明出发,到弥勒县城,再西行22公里的柏油路、3公里的土石公路,扑人眼帘的是绿翠缠绕、土墙灰瓦的西一乡红万村,这里居住着1000多阿细人。  红万村的阿细人至今仍完整而原始地保留着对火、对生命的祭祀和崇拜。现在,即使是村里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祭祀火神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传统,只记得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辈就在老人的指教下祭祀火神了。也许,我们只有通过阿细人的一个传说,才能穿过历史潮流的迷雾,窥测到祭
期刊
新疆的奇石大多祼露于地表外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经千百年风吹日晒,风雕砂琢而成为工艺极品。鬼斧神工,天造地就,非人技精绝可为。目前被收藏界关注的新疆奇石品种主要有四大类:宝玉石类,风凌石类,化石类(包括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陨石类。其中有些奇石极品已成收藏之珍宝。除以上四个品处外,还有砂岩类、钟乳石类等等举不胜举。如若把江南的“灵壁石”、“太湖石”比作窈窕淑女般秀美迷人的话,那么新疆弋壁酷暑严寒亿万
期刊
作为作者的第一部集其一生之心血创作选辑而成的《洪元基诗词集》终于出版面世了!这不但对于已失明十余载、而今又瘫痪卧床近两年、生命如风烛的诗作者及其妻儿亲友们是件聊以慰藉的事,对于众多的爱好诗词创作和欣赏的人们来说,也当是件极欣喜的事。   在对整部集子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你几乎在每首诗词的字里行间以及顿挫抑扬的节律中,总能无不强烈地感觉到,有那么一个坚韧挺拔的巨人,或迎风昂首于险峰之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