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普惠”初心 专注服务小微企业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海滨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特区四十年的发展离不开“敢闯敢干”的“拓荒牛”精神。微众银行秉承这一精神,一马当先开辟新领域。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微众银行以“让金融普惠大众”为使命,秉持“科技、普惠、连接”的战略愿景,坚守依法合规经营、严控风险的底线,专注为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并针对他们“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初步形成了商业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有鉴于此,我刊专访了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采访中,从对微众银行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认识,到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李南青行长知无不言,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思想盛宴。
  不忘初心,践行普惠金融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李南青行长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指示铭记于心。
  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产物,微众银行自成立伊始,即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确定了“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和“科技、普惠、连接”的愿景,始终坚守、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的发展定位。
  2017年底,微众银行以金融科技作为驱动小微金融服务的引擎,融合在微粒贷、微车贷等产品领域实践打磨成熟的能力基础上,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全线上、纯信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微业贷,缓解广泛而客观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在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微众银行推出一系列纾困举措,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作为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银行,微众银行利用金融科技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持续、稳健的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出色成绩。
  积极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 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明显增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进一步凸显。
  微众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从企业自身来看, 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短、小、频、急”的特点,融资门槛高、手续繁、流程长、条件严苛,很难满足小微企业特别是轻资产小微企业的临时性、紧急性融资需求。从银行服务来看,小微企业经营不稳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 导致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贷款风险大。此外,传统信贷业务依赖地面拓展,受限于网点布局,难以大范围触达需求客户群。“首贷难”问题是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据统计,小微企业一旦获得“首贷”,随后获得第二次贷款的比例高达76%,获得四次以上贷款的比例为51%,后续融资可得率较高。
  李南青认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扩大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其次在扩大客户规模的同时持续让利于客户,不断下调新发放贷平均利率,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从而逐步缓解“融资贵”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小微企业金融获得感。
  银税互动推动微业贷模式诞生。2017 年,微众银行以“银税互动”为突破口, 打通银税之间数据链路,推出国内首个全线上、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开启了“政、企、银”合作的全新模式。以“1分钟,1部手机,服务200家企业”的互联网效率,微业贷依托前沿金融科技来降低银行端“三高”成本, 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化解供需两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切实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微业贷” 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服务小微企业的新路径:一是初步实现了“广覆盖”。微业贷已辐射27个省和直辖市,超过200个县级以上城市。在这些地区,每14家企业中就有1家有过微业贷的申请记录;在其中的部分城市,譬如郑州,每10家企业中就有1家申请过微业贷。二是初步实现了“可获得”。微业贷已为超过50万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很多之前从未在银行获得过企业贷款的小微企业,通过微业贷获得了首笔企业贷款, 这样的企业在微众银行企业客户中的占比超过60%。三是有效提升了“满意度”。微业贷发放金额近4000亿元。全国每14家小微企业贷款户中,就有1家拥有微业贷; 微业贷的纯信用、纯线上、7×24小时、随借随还、分钟级获贷等特点,使得长期困扰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广泛合作,扩大普惠金融生态
  我国小微企业群体分布广泛,资金需求巨大,为了加速全国小微企业更充分地享受金融服务的进程,微众银行需要开放能力,连接众力。除了金融需求外,小微企业也有非常多的非金融需求,这需要更大范围的协作来实现。
  微众银行在发挥数字化、线上化和智能化优势的同时,与中国银联、众安保险等行业内优秀的合作伙伴展开互助合作, 发挥双方优势,优化、丰富小微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比如微众银行和中国银联开发微众“企业+”卡(这是国内首张小微企业专属的数字银行卡);和众安保险为企业主定制了企业无忧的财产保险,老板无忧的健康险产品。此外,微众银行还通过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深度合作,批量地触达更多的小微企业客户,助力小微企业稳健发展。有了核心企业的参与,微众银行能够更好地评估小微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及增长趋势。
  目前,微众银行已和逾200家核心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逾5万家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了授信,提升了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额度,降低了他们的融资成本,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三年内,微众银行将为新基建、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交通等30个重点领域产业链提供数字化金融支持,以支持链属企业来带动产业链提升稳定性与竞争力。   精准帮扶,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微众银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充分发挥科技和线上无接触服务的优势,以微业贷和供应链金融等产品为依托,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和长尾客群复工复产,在“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等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纾困举措。
  在疫情发生后,微众银行迅速通过线上方式开展工作,保障金融服务渠道畅通,于2020年2月13日率先推出了延期还款措施,为很多陷入困境的小微企业带来了希望。同时,率先推出3个月还息不还本等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客户因疫情带来的压力。还对湖北、广东、河南、浙江四省提供了专项贴现降息政策。对于受疫情影响在微众银行进行贷款的新客户, 也提供了超低的利率优惠;对于医药等防疫、抗疫相关行业客户,及时提高授信额度,切实为他们解决资金困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微众银行坚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运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政策措施,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央行支小再贷款政策出台后, 微众银行迅速制定了相应投放计划,在原有小微企业贷款的基础上加速投放,利率在低于“LPR+50BP”的政策要求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年利率最低达到3.6%,真正让利给小微企业。
  据李南青介绍,截至2020年9月末, 微众银行运用支小再贷款投放贷款余额逾20亿元,惠及4800余户小微企业,平均每亿元覆盖小微企业达230家,支小再贷款的运用,也对微众银行扩大小微贷款“首贷户”的覆盖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 微众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优势叠加、能力互补,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杠杆效应,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及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达成了共计50亿元的“转贷款”合作,用于微众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截至目前,发放贷款已经覆盖超过1万家小微企业。
  技术支持,优化金融服务
  “我们将主要技术成果在国内外全面开源,逐步从开源技术的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并积极为若干行业及其主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协助创造科技生态和建立行业标准。”李南青行长对记者说道。开业近六年来,微众银行持续运用金融科技,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其技术成果若能在全行业推广,对于整个银行业利用金融科技优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研发,构建服务实体新生态
  微众银行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科技驱动。作为国内首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商业银行,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 科技人员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历年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近1100项,其中2019年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32件,居全球银行业前列。
  微众银行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底层算法研究和应用方面已走在行业前列。人工智能方面,微众银行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联邦学习底层技术平台(FATE),已全面开源并捐赠给全球知名的Linux基金会, FATE开源社区在全球已有数百家知名机构、企业和高校用户。在区块链方面,微众银行主导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开源平台FISCO BCOS汇聚了上万名社区成员, 已成为最大最活跃的国产联盟链开源生态圈和国家级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中首个国产联盟链底层平台。金融云计算方面,微众银行在国内首家建成完全自主可控、支持亿级海量用户和高并发交易的分布式核心系统,支持日均交易超过3.6亿笔、单日交易峰值近6亿笔,且每账户运维成本降低至国内同业的1/10以下。
  微众银行始终以科技研发和应用驱动业务发展。2019年微众银行科技人员的占比近六成,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近10%,远高于全球银行同业平均水平。李南青行长认为“银行就是科技企业,面向未来的银行不仅需要深度应用科技,更需要把科技能力转化为核心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微众银行将主要技术成果在国内外全面开源,逐步从开源技术的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并积极为若干行业及其主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协助创造科技生态和建立行业标准。
  目前,微众银行服务个人客户突破2.5亿人,小微企业法人客户超过170万家,客户增长速度在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已跻身中国银行业百强,在民营银行中首屈一指,并被国际知名独立研究公司Forrester定义为“世界领先的数字银行”;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分别给予微众银行“A3”和“BBB+”评级。
  另辟蹊径,开创大数据风控
  “金融的核心在风控,普惠金融的风控更是重中之重、难上加难,传统风控模式直接用于普惠金融,效果表现不佳。” 李南青行长对记者说道。微众银行另辟蹊径,利用自身优势,针对自身产品特点, 探索出一条大数据风控之路。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集中爆发,为普惠金融风控领域相关痛点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運用金融科技建立线上风控。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微众银行持续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完善大数据风控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持续开发和完善各类风控规则、策略、评分卡和内部评级系统,累计建立超过400个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和反欺诈等系列风控模型以及超过10 万个风险参数,将AI技术运用于联合建模、电核录音质检、风险管理名单等风控领域,发挥了对信用、欺诈等核心风险的识别和监控作用,有效提升了内控能力和效率。
  除建立全线上风控体系外,微众银行通过与各类O2O平台的广泛合作,将风控触角延伸到线下场景。基于线下场景和植入于内控流程的风控手段,从身份识别、欺诈排除到信用评估、贷中监测、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将线下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有机结合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微众银行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政策,在行业内率先将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标准由逾期90天改为60天。2019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4%,贷款拨备率为5.52%, 拨备覆盖率为444.31%,流动性覆盖率为585.20%,资本充足率为12.90%,微众银行贷款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微众银行持续扩展普惠客群的覆盖面和优化定价创造了空间。
  结语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微众银行时提出殷切期望:“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希望微众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杀出一条路来,为发展普惠金融和深化金融业改革方面提供新鲜经验。
  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产物,微众银行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确定了“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和“科技、普惠、连接”的愿景,始终坚守、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的发展定位,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持续开展探索。
  开业近六年来,微众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的定位不变;始终坚持差异化竞争的特色不变;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控风险的底线不变;始终坚持人才、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的方向不变;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构建普惠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努力为发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探索新的路径,努力为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和增强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取得实质性成效。
  展望未来,面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将更加凸显。一直将“让金融普惠大众”当作自身使命的微众银行,必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大力研发和应用金融科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之路。
其他文献
楔子:“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一首民谣唱出了在黄河水灌溉下形成的西北著名大粮仓——宁夏平原,宁夏也因此拥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2020年6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片神奇的热土,深入社区、农村、防洪工程和农业产业园区,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行了深入调研。  作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期刊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内外实体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实体经济经营风险外溢效应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恶化,销售额和现金流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不良率同比上升、利润增速大幅下滑等压力。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是多方面的,部分行业、企业由于经济停摆,现金流持续恶化,不少项目还款压力增大,需要各方面进行协调安排。在原有表内业务受到大幅冲击的背景下,表外业务
期刊
编者按:近期,受新冠疫情爆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投资持续降温,投资增速已跌至历史低点。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正面临着新冠疫情冲击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双重挑战,更需要强化制造业优势。有鉴于此,我刊曾在2020年第6期“特别关注”栏目策划“聚焦制造业的信贷支持”主题,从银行业机构的视角剖析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本文则从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投资下滑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建议。说到底,制造业实力的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规定只有一级政府才具有一级预算,并有资格建立一级财政和一级国库;但现实中存在部分国库所属政府的性质为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的现象,与《预算法》的规定不一致。近日,笔者对鞍山市辖区现有各级国库设立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此类国库设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几点建议。  鞍山市辖内各级国库设立的基本情况  全辖国库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3月底,鞍山市辖内
期刊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非金融企业参股金融机构进行了规范。针对非金融企业参股金融机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进而产生的对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发展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孝感市中心支行选择湖北省某市13家法人银行机构进行了专题调查,
期刊
2020年4月1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正式启动商业銀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本文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入手,分析了这一举措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以及理财产品创新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总结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两条经验,并对中美商业银行和国债市场差异进行比较,从银行体制和市场环境两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我
期刊
编者按: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勾勒出了我国在新时代全面开启新征程的领航图。  即将过去的庚子年并不太平,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复苏低迷、民粹主義和贸易保护主义急剧抬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但我国仍然处
期刊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得到了很多银行的普遍推广,然而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技术性和制度性难题。值得高兴的是,供应链金融这一原来只在银行内部推进的融资方式创新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普遍关注。在新冠疫情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确保国内供应链稳定和升级成为重中之重。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等八部委联合
期刊
此次LPR改革的特点  报价方式综合了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  改革后,LPR报价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下简称“MLF”)加点形成,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沿着“MLF——LPR——实际利率”的路径进行。MLF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LPR的锚定目标从相对固定的基准利率更换为浮动的MLF,增强了LPR的市场化和灵活性,有利于强化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从ML
期刊
改革开放42年来,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持续转型提升,盈利能力整体优异、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且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金融领域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不断增多,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须进一步提升。当前,“十四五”规划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双循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