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抛锚式教学是由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约翰·布兰斯福德教授领导的认知和技术项目组(CTGV)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学习和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环境中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抛锚式教学模式。
  1.设计“锚”
  学生在初中做过类似的实验:萝卜泡在盐水中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青菜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糖拌的西红柿会渗水出来,对农作物施肥过多植物会萎蔫。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对本节内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开始上课时,通过这些例子,引出本节课的“锚”——“水是如何进行跨膜运输的呢”?
  2.围绕“锚”组织教学
  围绕“锚”,我将本节课有关知识设计成如下“问题化知识链”:
  什么是渗透作用?→渗透装置有哪些条件?→水分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是否是半透膜?→动物细胞是否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现象是怎样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否是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现象是怎样的?
  利用问题化知识链结合直观教学、演示实验、自学讨论、PPT展示及自主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本节课设计的问题链实际上聚焦了3个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实验、动画演示、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本节课的“锚”。
  3.1渗透装置有哪些条件?
  请四位学生提前进行渗透试验,观察现象并在课堂上给全班介绍实验现象。
  授后实录1:4位同学利用课前20分钟预先开始做渗透试验,开始上课时,漏斗内液面上升约8厘米,实验代表简单介绍实验方法和现象。不足之处在于漏斗管很细,较远的同学看不清楚液面变化现象,可通过拍摄图片或视频在投影上播放改进。
  根据实验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4)水分子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讨论,总结出满足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授后实录2:学生讨论热烈,大多数同学能接受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但是部分同学对于水分子运输趋势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不理解,建议先引导学生理解水从相对多的一侧向水相对少的一侧运输,结合溶液中水一般为溶剂,再让学生接受水分子总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观点。
  请同学们课外思考:已知一瓶蔗糖溶液浓度30%,一瓶蔗糖溶液浓度10%,但浓度标签已丢失,我们有什么方法判断这两瓶蔗糖溶液的浓度呢?
  设计意图: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课后活学活用渗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授后实录3:很多学生在作业中简单绘制了实验装置,准确表示出了利用渗透原理解决这个问题。
  3.2动物细胞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吗?
  回顾细胞膜获取实验,结合教材插图分析实验现象:
  回忆:细胞壁的特点是什么?
  看图:原生质层包括哪些结构?
  根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活常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授后实录5:教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甲问: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学生乙问:原生质层是不是一个半透膜?学生丙问: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像动物细胞一样膨胀或皱缩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另外也通过本实验探究出植物细胞也是渗透装置。
  授后实录6:在教师提供实验仪器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在参看教材中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显微镜使用不熟练,实验时间较长,导致细胞死亡,从而未看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在后面教师出示了一段清晰的实验现象视频,便于学生理解。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
  (1)实验能否说明原生质层是一个半透膜?
  (2)细胞什么时候吸水,什么时候失水?
  (3)假如细胞壁也是半透膜,那么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4)如果没有细胞壁,那么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授后实录7:通过小问题的分析,学生基本接受了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或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另外,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发生特殊的现象: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
  4.消解“锚”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对问题的热烈探讨,解决了本节课的“锚”:动物细胞和成熟植物细胞都是渗透装置,都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5.效果评价
  每个人都期望被赞美、希望获得积极的评价,学生亦如此。以往学生获得的评价一般来自于教师,但笔者认为积极的评价可以来自于不同的主体。自我和他人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学活动中的他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共同参与学习的其他学生。抛锚式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1师评实录:
  (1)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分析非常到位,对动物细胞膜的特性总结非常准确,非常棒。
  (2)能在实验基础上想到如果换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现象就会更显著,很了不起。建议课后用实验来试一试,看看现象是怎样的?
  5.2生生互评实录:
  (1)某某的生物知识真丰富,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特点讲得头头是道,看来我要向他学习,多看看书了。
  (2)某某说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我觉得用无色的表皮做也可以,只要外界溶液用有色的就可以了,我们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5.3学生自评实录:
  (1)以前我从来没想过凉拌西红柿还和渗透失水有关,我平时要注意观察。
  (2)这次我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所撕取的洋葱表皮细胞是无色的,看不清楚现象,但我想到外界溶液加红墨水来弥补,我很自豪。
其他文献
这一天,我刚在办公桌前坐下,就看到桌上静静地放着一封信。我拿起信来一看,署名李晓。李晓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平时学习还可以,只是上课时约束不住自己,经常走神、犯点小错误。作为班主任,我曾经找过她几次,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她怎么会给我写信?  我打开信,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就语文老师教学态度的转变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我们刚学习了雨果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没
摘 要: 创业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人力资源的创新途径,更是建设新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更突出,国内高校正在积极尝试转型,一些高校提出建设应用型大学,一些高校提出建设研究性大学,研究怎么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  一、国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快,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课堂教学不再陌生。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给现代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利用数字视频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越来越受欢迎,数字视频以其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优势在课堂上大放光彩,教师可以将数字视频用于课前的新课导入,也可以用于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但数字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
《智子疑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寓言四则》里的一则简短的文言寓言,共43字(不含标点符号),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故事讲述了一个富人因故丢东西后,预见相同的两个人却遭到不同的对待。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预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的对待,以此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教学计划
摘 要: 2016江苏高考试题呈现出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能贯彻落实“一点四面”的高考命题原则,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和法治意识、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激发政治参与的热情,全卷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实施基础能力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 一点四面 核心素养 能力立意 主动参与  2016年江苏政治高考试卷遵循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基本方
摘 要: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后续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神经系统是系统解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学生反馈总结了神经系统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教学体会  系统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生理功能,将人体分为九大系统
摘 要: 文章结合实例,从正音、解义、推敲字词三方面阐述了如何从细读语言角度细读古诗词,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文本细读 诗词细读 细读语言 阅读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文本细读”,如孙绍振教授著书《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对大量经典篇目进行微观分析,王崧舟老师等优秀语文教师积极在教学中实践探索。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语文阅读教
《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幼儿发展的条件。人类的语言是极富魅力的,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幼儿阶段是阅读兴趣、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通过阅读能丰富幼儿的语言内涵和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  那么怎样让幼儿轻松愉快地阅读呢?有什么行之有
摘 要: 上戏和法国2011年合作的话剧《西厢记》是对传统戏曲进行话剧改编的成功之作,这种跨文化的改编,为我们诠释《西厢记》带来了一种全然不同的体验,在如何保持古典戏曲韵味的同时,又符合话剧的创作特点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借鉴,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 《西厢记》 话剧改编 中法合作  引言  《西厢记》最早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后被元代
摘 要: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美独特的表达与理解,孩子也不例外。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是能让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重要活动之一。新《纲要》非常注重对幼儿进行情感和艺术的陶冶,指出幼儿美术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在日常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往往不能完全区分美术和游戏活动,他们常常把绘画当做游戏。因此,我们尝试把幼儿所要绘画、创作的内容或主题转化为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