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職技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在2014年成立了“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推廣職業教育,未來澳門是否有必要成立類似機構提高公眾對職技教育的認知,進一步推廣職業技術教育?以及有否必要盡快訂立“職業技術教育法規”?
  黃逸恆表示,澳門沒有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但有機構提供職技的認證考試,如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為“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澳門統籌單位”,負責組織本澳人士考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這其中一個原因是澳門很小,沒必要另立一套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而教青局主要是提供資源讓他們考取有關證照。
  澳門現時設有9所職技學校,開辦33個課程,其法規基礎是第54/96/M號法令,規範了高中開辦職技課程,澳門規範地開辦職技課程應該是從1996年開始。法規至今已超過20年確有調整必要,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在2017年2月設一個專責小組,負責討論職技教育下一步發展。2014年,委託上海研究機構就澳門職技教育進行研究,報告於2016年完成。期間,接觸了很多的企業、機構、職技學校、高等教育學校等,去瞭解不同持份者的意見。2017年2月到10月間,專責小組共開會8次。2018年將會對職技法規進行諮詢,內容結合研究報告、溝通商談、8次會議,涉及中等教育如何跟高等教育銜接等。
  現在33課程不少專業已有本地的高校銜接如中葡翻譯、中英翻譯、會展旅遊、資訊科技等等。澳門學生留在澳門升學的大概佔一半,外地升學學生佔一半,因此我們也希望拓展其他地區的高校,讓他們可以多渠道升學。
  另外,這次法規修訂會將“校企合作”制度化。興辦職技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學校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培養社會、企業需要的人才。以時裝設計專業為例,我們不讚成所有學校都設置機器,或者搭建舞台。反而建議聯繫企業、機構,整合資源更好地運用;而“校企合作”更可為職技課程的規劃和實習條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研究》報告發佈後各持份者對法規很關注,教青局局方領導、專責小組曾到企業、高等院校、職技學校、培訓機構等進行深度訪談。澳門市場雖小,但持份者一樣多。不收集好這些意見,諮詢文本共融性不高,我們希望諮詢文本有相當高的民意基礎及共識。調研的過程中也有參考各國經驗,西方國家職技發展雖然有差異,但也會參考。制度會參考當地如何發展、發展總趨勢。我們有信心2018年做好這個工作。
  梁成安認為,現在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並不高,間接造成職業中學生源不多。社會對職技教育的歧視不僅制約著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還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就業信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政府可以參照香港,制定宣傳策略推廣職技教育,提升公眾認知,明確職業教育的價值。
  關於《職業技術教育法規》的制定,政府現在已經在行動。但是立法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過多關卡,多方面的考量與評估。政府就《職業技術教育法規》進行諮詢時可能採用縱向諮詢,花費時間比較長,建議政府可以彈性化、優化諮詢程序,進行平衡諮詢,同時讓不同部門提出意見。
  鄭洪光認同,教青局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非常重視,也在積極推動職業技術教育,但只依靠教青局推行職業技術教育是不現實的。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不同部門、企業、學校相互合作,共同推動。
  香港職業技術推廣小組,是跨部門合作,澳門不必亦步亦趨,澳門面積小,成立小組不是很必要,而且現在教青局有專責小組負責推廣職業技術教育,至於《職業技術教育法規》出台是否能馬上改變現在的局面,個人不抱太大希望。不過立法起碼可以前進一步。政府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創造良好條件,增加誘因開辦課程、加強認證制度提高行業水平。澳門現在私校為主,政府推行學以致用的課程,學校開設裁縫課程、機械課程,可以仿照內地做法將所有課程集中開設,學生集中學習,這樣就沒必要每間學校都開設同類課程,可以節省經費。
  李藹倫提議,推廣職業技術教育方面,無論是由一個專責小組或由現有部門去負責推廣職業教育,均需要制定一個有效的持續和系統性宣傳策略。當中,要特別針對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技術教育認知度不足、社會普遍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認受性偏低加大宣傳,尤其是強調職業技術教育對經濟和青年一代的重要性,並建立和深化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形象。除廣告外,還可主辦或支持行業組織和職業培訓機構舉辦職業技能比賽。此外,亦要令學生及家長獲得有關行業發展和職業教育課程的資訊,例如學校在初中階段(例如最後一年)便與企業、行業組織及培訓機構合作進行“職業體驗活動”,並把對象從學生延伸至家長,以加深他們對職業技術教育及相關職業和進階路徑的瞭解,讓家長得知如何進一步瞭解子女的性格和興趣,以便日後引導子女作出職業和升學選擇。
  李兆祖指出,我認為成立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不是很必要。社會文化司教青局轄下非高等教育委員會討論職技教育,轄下也有相關負責小組。如果政府規劃推出相關法律法規,當然有法律法規引導比較好。長遠來看,法律法規出臺可以推動職技發展,對澳門未來有所幫助。例如澳門推動語言教育,會有一些院校提供配套課程,讓學校知道應怎樣操作運作。
其他文献
邁進2018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全線竣工與準備開通工作的有序展開,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的構建進一步成為現實,因為這座大橋的建成將會大幅度地縮減穿越三地的交通時間,形成便利的交通生活圈。而這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基建工程的重點之一,未來為灣區打造超級交通樞紐帶來極大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從2017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到如今各項建設與政策如火如荼的進行,我們身處的這個灣區
期刊
據《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研究》報告指出,本澳職教正面臨制度未完善、職技學校吸引力不足、學校生源及空間不足、與企業的合作不全面,以及專業教師質素有待提升等問題。2017年年初,教青局鼓勵各持份者努力辦好職技教育,爭取“職技教育法”盡快進入立法程序。2018年施政報告提及推進“修訂職業技術教育法規”,指出相關工作已經開展,並會持續進行,不過具體完成時間欠奉。  為此本期時事辯論聚焦澳門職業教育議題
期刊
當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委婉地暗示本身不會出來參選,並嘗試實行“徵召式初選”之後,目前韓國瑜的最大敵人已經不是民進黨,而是國民黨內某些“不識好歹”,“私心自用”將自己的“私人利益”置於“黨國利益”之上,擺明會“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大佬”身上。  前 言   由於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的到訪香港、澳門、深圳、廈門,獲得四地政府官員和國務院台灣事務公室的高規格接待,這兩個星期港、澳、深、廈四地可以說是星光熠熠,記
期刊
行家假期、葡萄園餐廳對澳門人來說,是耳熟能詳的旅遊、餐飲品牌,而它們的董事長正是黃輝先生。多年來,他非常熱心公益慈善事業,8·23風災期間,旗下數家餐廳亦準備數千個飯盒免費派送給有需要的市民。本期人物訪談有幸邀請黃輝作為訪談嘉賓,與我們分享他對澳門餐飲、旅遊業的見解以及參與慈善活動的心路歷程。  把握“美食之都”新機遇  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文化網絡“美食之都”,對於未來澳門應該怎樣把握
期刊
職技教育為中學離校生及在職人士提供靈活多元的出路,培育澳門發展所需的人才,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是否應該全面檢討現時職技教育的政策及推行情況?政府在職業技術教育上的投入與普通中學教育相比是否足夠?  龔志明表示,不管是職技課程還是一般中學課程都有一套制度進行評估,評估很難用簡單的成績表評估,評估是很多方面,教青局內部設有督學部門,會綜合學校質量、課程質量等為學校作綜合評鑑。另外,學生畢業後的就業
期刊
1月14日,治安警接獲氹仔某賭場酒店報案,指有客人需要協助,派員到場接觸到30餘歲內地男子黃某。黃某指在賭場酒店一洗手間遺失銀包,內有十五萬港元,折返洗手間時銀包經已失去。   經查問,治安警發現黃某口供前後矛盾,再三查問,其終於供稱1月13日來澳,之後到賭場賭博,將15萬港元輸掉,因怕妻子責怪而報假案。治安警落案起訴虛構犯罪,移送檢察院偵辦。
期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指出,“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並以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樑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對澳門在改革開放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作了精闢概括”。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高度肯定港
期刊
概念升級,城市分工  粵港澳大灣區所涉及的城市群,其實從上個世紀開始就有了一個系統的規劃概念,90年代初,我國提出“珠三角”的概念,由珠江沿岸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到90年代中期連接港澳的“大珠三角”,2003年提出“泛珠三角”,2015年則升級為“環珠三角”囊括粵西、粵東、珠三角的16座城市,直至2017年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國務院政府工作報
期刊
首個數碼藝術項目“teamLab未來遊樂園”於2017年12月1日亮相澳門美高梅展藝空間。連續兩年被評選為全球10大必看藝術展的頂尖數碼藝術團隊teamLab首次來到澳門美高梅設展。本次展覽包括四大互動展區:“塗鴉自然—山脈與山谷”、“彩繪聖誕/彩繪城鎮”、“彩繪城鎮立體紙模型”及“光球管弦樂團”。  在“塗鴉自然—山脈與山谷”展區,創造不同動物,裝置將圖像虛擬化,所創造的動物會在這個世界中覓食、
期刊
澳門近年一直致力於優化產業結構和促進產業適度多元化,而兩者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澳門未來發展不可或缺。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以及未來政策應如何制定以促進社會發展?為此本期時事辯論聚焦澳門職業技術教育,邀請到了龔志明廳長、黃逸恆處長、梁成安教授、鄭洪光校長、李藹倫經理、李兆祖主席,圍繞著本澳職業技術教育現狀與未來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走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應否全面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