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多廿烷醇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33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多廿烷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A组3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40例采用多廿烷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善程度相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1.2%,B组为9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B组为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与多廿烷醇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但是多廿烷醇安全性更高,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廿烷醇;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症;有效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by atorvastatin and policosanol treated.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74 cases of hyperlipidemi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treatment, A group of 34 case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treatment, B group of 40 patients using policosanol,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blood lipid level improvement degree quite, compared t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2%, 92.5% in B group, compared t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17.6%, B group 5%, contrast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and policosanol treating hyperlipidemia effect quit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lipid levels, but policosanol higher security, the promotion of the value.
  Keywords: policosanol; atorvastatin; hyperlipidemia; effectiveness
  高脂血症对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等疾病而言属于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对高脂血症予以纠正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行延缓或者减少,继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1]。当前临床有诸多药物可治疗高脂血症,其中使用较多的为他汀类药物。在本研究中主要选取阿托伐他汀与多廿烷醇这两种药物,为探讨其临床效果,现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与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2]:近期14d内检测空腹血清2次LDL-C值在3.64mmol/L及其以上、TC在6.72mmol/L以上或者按照合并TG在1.7mmol/L及其以上。按照治疗方式划分,A组3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40例采用多廿烷醇。A组患者中20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为37至79岁,平均(54.2±3.7)岁;病程为1至12年,平均(6.3±1.7)年。B组患者中2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为38至78岁,平均(53.8±3.2)岁;病程为2至11年,平均(5.7±1.2)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产自瑞辉制药,国药准字H20051407)治疗,剂量为10mg/d,服用时间为晚上8点,疗程为16周。B组采用多廿烷醇(产自达尔马实验室,国药准字为J20120013)治疗,剂量为10mg/d,服用时间为晚上8点,疗程为16周。开始药物治疗后确保饮食为标准的低胆固醇。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以及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进行对比,主要采用酶测定法。
   1.3疗效判定标准[3]
   结合患者血脂指标的改变情况,参照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心血管药物试验指标原则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予以判定,具体如下:①显效:TC降低程度在20%及其以上,TG降低程度在40%及其以上,HDL-C升高超过0.26mmol/L,满足以上任意一项即可;②有效:TC降低程度在10%至20%以内,TG降低程度在20%至40%,HDL-C升高幅度在0.1至0.26mmol/L以内;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即为无效;④恶化:TG与TC升高幅度均超过10%,HDL-C降低至0.1mmol/L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x+s)
  
  2.2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A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1.2%;B组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42)。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上升与CK(肌酸激酶)上升,但为轻度,且在正常上限以下,此外还有头晕、腹胀以及体重减轻等。A组共出现6例,发生率为17.6%,B组仅2例,发生率为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63)。
  3 讨论
   高脂血症即脂肪运转或者代谢存在异常导致血浆中脂质比正常水平要高,该病具有全身性,血中TG、TC过高或者HDL-C过低,在现代医学中该症状为血脂异常。水中脂质微溶或者不溶,且存在形式主要为脂蛋白。当前治疗药物较多,使用较多的为他汀类药物。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阿托伐他汀,其属于新型亲水性HMG-CoA(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通过对肝脏中胆固醇生物合成与HMG-CoA还原酶进行抑制促使血浆脂蛋白与胆固醇水平下降,同时还能够对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量进行增加而促使LDL分解代谢与摄取得以增加,因此可有效降低脂蛋白与胆固醇水平,同时还能够对LDL生成进行抑制。
   多廿烷醇属于新型生物调脂药,对腺苷酸激酶进行激活为其主要调脂机制,同时对胆固醇中HMG-CoA还原酶这一关键酶进行抑制或者使其降解增加,进而对胆固醇合成进行抑制。该药物还能促使LDL受体数目增加,促使LDL血液清除率得以提升,降低LDL-C。经动物试验[4]后发现该药物不仅有优良调脂作用,其作用还具备多效性,可对脂质过氧化进行抑制,同时对机体中受到胶原与ADP诱导的血小板集聚进行诱导。此外,该药物还可促使PGI2上升与TXB2下降,对平滑肌与内皮增殖增厚进行抑制,有效抗动脉粥样硬化。
   在本研究中A组使用阿托伐他汀,B组使用多廿烷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水平相当,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A组总有效率为91.2%,B组为92.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B组为5.0%,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孙静等学者研究结果相近[5]。
   综上所述,采用阿托伐他汀与多廿烷醇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但是多廿烷醇安全性更高,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顺,谭茗月,赵水平等.多廿烷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和血红素氧合酶1的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0):840-843
  [2]汤敏,吴赛珠,龚勋等.多廿烷醇联合辛伐他汀对男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6):488-492
  [3]张剑江,杨军,余晶波等.多廿烷醇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浙江医学,2013,(20):1827-1829
  [4]沈莹,张力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7):1265-1266
  [5]孙静,武强,龙梅等.多廿烷醇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0):1023-1024,1029
其他文献
摘要:血细胞分析仪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管理血细胞分析仪,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是检验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1)首先应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2)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严密组织,检验前阶段是检验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检验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我们认为非常重要;(3)检验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之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次选取的5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进行切除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或者是实施手术治疗之后,均没有出现宫颈管撕裂、宫腔粘连、周围脏器损伤、子宫穿孔、大出血以及感染现象等并发症状。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消化科病区开展层级护理模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4.02-12015.02期间我院消化科病区实施层级护理模式管理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13.01-2014.01期间消化科未实施层级护理模式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操作规范、护理病历书写、满意度等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科病区实施层级护理模式管理后,护理
期刊
一、祖国医学关于“脑肠互通”思想的观点  1、对“脑”、 “肠”概念的中医认识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上至脑,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篇》)脑为髓之海”(《灵枢·诲论》)   祖国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述脑的含义较广,是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内的功能器官总称。意义远超现代医学所指的范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TCT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测法在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度进行育龄妇女体检的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TCT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查法,对照组采用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法检测宫颈病变,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采用TCT液基细胞学检测法的研究组检测出宫颈炎症105例,ASC-US 21例,CINⅠ~Ⅲ期14例,宫颈癌4例;采用宫颈刮片巴氏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84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液体复苏方式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常规组,n=41)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n=43)。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复苏后血清乳酸、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等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资料,总结病因、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后,5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痊愈48例,好转6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上有效率高达96.6%,通过治疗后有3例有过复发现象,该病复发率为5.3%;经过手术后有4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柴胡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简称PSD)的临床疗效,并对5-HT递质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价。方法:将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舍曲林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配合柴胡解郁汤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分别在治疗第2、4、8周给予记录HAMD 评分、测定血清5-HT递质水平观察疗效。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对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以医院2010年5月-2014年12月接收的17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组实施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心电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结果:在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6%,对照组为75.3%,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胫骨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观察组采用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同时术后给予有效的中医辨证治疗,参考组采用切开加压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切口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John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