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进院线,爆发前夜?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t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每年百亿元级的电影票房和电视节目点击量相比,进入院线的纪录电影距离理想的市场生态依然存在不小的距离
  12月16日,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迎来了它们的院线时刻,与超高口碑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温不火”的票房。
  据猫眼电影统计,截至12月22日,《生门》排片率仅有0.3%,累计票房81.7万元,《我在故宫修文物》状况稍佳,收获了510.6万元的票房,但排片率从2%下滑到1.7%;而与之同台竞技的巨制大片《长城》和风格大片《罗曼蒂克消亡史》,分别斩获6.18亿元、0.9亿元票房。
  “我更在意的不是票房,而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关注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对此并不悲观,反而充满了期待。
  早在11月28日,《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2016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了千人首映礼。“当时有80%的观众是第一次在院线观看纪录电影,但90%的人会因为看了这部影片而再次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电影。”这让他感到兴奋。
  与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法一致,纪录电影“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依然存在;但仍有更多的纪录片正在尝试走进院线,也有部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口碑大作《舌尖上的新年》,到票房超千万元的《旋风九日》《喜马拉雅天梯》,再到以6653万元票房刷新中国纪录电影票房纪录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纪录电影进院线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
  正如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蒙所说,“中国纪录片市场就像火上的一锅水,气泡已经冒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纪录片行业起飞的临界点就要到了。”
  逆势增长
  直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潜力似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舌尖上的中国》将纪录片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扩展到电商销售、电影领域,拉动了纪录片产业链条的市场价值和变现能力,为其带来了上亿元的综合收益。
  2015年开始,大量资本疯狂进入电影市场。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纪录片出品方开始在商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院线化尝试是其一。
  “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大火之后,我们向制作方联系购买了版权。”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首席运营官李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B站参与投资、出品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电影。
  2015~2016年,开始有纪录电影成为“票房黑马”。
  2015年10月,《喜马拉雅天梯》在全国20个城市的200多家影院放映;2016年8月,《我们诞生在中国》排片率从1.5%一路飙升至20%,最终取得6653万元票房,一举刷新了中国纪录片票房纪录。
  据统计,近年来纪录片进院线的数量以50%左右逐年递增,仅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过审的纪录片就有34部,进入院线放映的有14部,均创下了近5年的新高,当年纪录片总票房高达6.93亿元。
  有业内人士称,“纪录片行业一直在逆势增长,随着现象级纪录片的出现,大家看到其商业化的可能,纪录电影一定是下一个崛起的板块。”
  但不得不承认,中国观众对纪录电影远没有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
  在观众印象中,一直在电视上免费播出的纪录片,与商业大片有着天然的区别,纪录片重视“记录真实,讲述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娱乐性。
  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纪录电影进院线只是途径之一,现阶段还不能对其期望值过高。”
  李东坤从事纪录片行当多年,他分析,纪录电影生产周期长,传播范围窄,在现阶段还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让观众走进影院付费观看纪录电影,可能还没到最佳时机。”
  培育新生代
  萧寒算是纪录片院线化尝试的“先驱”。
  在执导《我在故宫修文物》前,他的《喜马拉雅天梯》在口碑和票房上一度成为行业“标杆”。
  然而,票房虽过千万元,但面对高达1300万元的投资,《喜马拉雅天梯》仍然只是赔本赚吆喝。在萧寒看来,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纪录电影”。
  他把“成绩”归功于口碑营销。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意外”走红,让他再次认识到新生代群体对于纪录片的巨大作用。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故宫博物院邀请叶君、萧寒拍摄了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聚焦故宫文物修护师日常工作。2016年1月,该片在央视纪录片频道上线,一个月后,被上传至二次元社区B站后“一夜爆红”,全网播放量超过9782.7万次。
  B站作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年轻人文化娱乐社区,用户多为网生一代,“90后”用户占比超过90%。《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产生了7万余条弹幕。
  庞大的粉丝群体令“故宫”成为IP,对于其在短时间内拍成纪录电影功不可没。
  “在B站,不管多小众的题材,都能找到爱好者。”李旎告诉本刊记者,“B站正在通过弹幕产生连接、反馈和二次创作。而这种氛围是纪录片形成粉丝的基础。有了基础,它的口碑才有发酵点。”
  “互联网会大大缩短中国纪录片观众的培育。”在李旎看来,正是由于其区别于以往“故宫故事”宏大的叙事视角,以“人性化”角度切入,才能够迅速引发年轻群体对于“工匠精神”的共鸣。
  培育市场新生代的还有全国大大小小的纪录片节。
  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作为一个连续举办14年的国际纪录片盛会,其对纪录片市场的培育功不可没。“我们2年来的坚持,让观影者变成了消费者。现在纪录片节的电影票,一开票就被抢光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秘书长刘军说。   院线预热
  还有不少纪录片从业者愿意尝试各种新的模式,为推动纪录片上院线进行预热。
  在进入院线前,纪录片《生门》曾尝试“25城一百场先看后付款活动”,取得了好口碑。
  而《我的诗篇》则采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融资、创作、传播等。
  《我的诗篇》是一部从诗歌角度深入展现中国3.1亿工人命运的纪录片,自诞生起就被烙上了小众符号。尽管曾摘取国内外多项大奖,但仍难免遭遇“厄运”。
  “院线出于影片不具备‘卖相’而不愿排片,加之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发行公司有信心,电影一直没有进入院线。”导演吴飞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尝试了很多方法后,《我的诗篇》选择通过众筹方式进行“点对点”放映。
  2015年12月19日,《我的诗篇》启动“百城众筹观影行动”,先后在23个省、202座城市,成功完成了1000场影院放映,覆盖观众10万余人。
  在推动众筹观影的过程中,社群参与尤为重要。作为一部当时尚未定档公映、并且没有投入任何宣传广告资源的影片,《我的诗篇》先后与“吴晓波频道”“为你读诗”“十点读书”“荒岛图书馆”“读首诗再睡”“民谣与诗”等财经、阅读和诗歌类社群展开合作,借助社群的平台和用户完成了电影的放映和传播。
  而真正走入电影院的观众都是最精准的观众,他们在观影之后的二次口碑传播给《我的诗篇》带来了更多后续的传播度和美誉度。
  “众筹观影帮助我们打消了发行公司对于纪录片没有观众的担忧,也消除了影院经理对于纪录片没有观众的偏见。”吴飞跃说,2017年初,《我的诗歌》将如愿进入院线公映。
  等待爆发
  随着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进入院线,不少业内人士高呼“纪录片复兴的时代到来了”。但在萧寒看来,“春天远没有来临,这只是正常的回归。”
  诚如萧寒所见,国内纪录电影市场仍存差距。
  美国每年有100多部纪录片上院线;韩国2009年的纪录电影《牛铃之声》有约290万观众,2014年的《亲爱的,别跨过那条河》创造了2亿元票房,超越同时期好莱坞大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每年会有15天时间专门放映250场纪录片。
  而在中国,与每年百亿元级的电影票房和电视节目点击量相比,进入院线的纪录片距离理想的市场生态依然存在不小的距离。
  在资深电影发行人、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看来,院线电影能盈利的并不多,对纪录片来讲挑战则更严峻。
  李东坤认为,纪录片进院线效果普遍不理想,究其原因,无论是排片周期还是对于观众的引导,目前院线的游戏规则都是为商业电影设计的。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一部电影最保守的宣发费用是500万~800万元,大片甚至需要800万~1000万元,很多片子的发行和制作费用持平。”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对于投资一二百万元起步的纪录电影来说,一般难以承受如此高的宣发费用。”
  “商业电影自带明星、话题等商业元素,而纪录电影毕竟小众。与商业电影竞争,先天条件就不足。”李东坤说,“一部纪录电影口碑再好,不过几百万元票房,而一部商业大片动辄上亿元。院线排片首先要考虑到收益,如果纪录片变现不如预期,排片率势必持续下滑,让位商业电影。”
  院线的排片准则是“票房最大化”,即便冒险也只冒一天。
  在电影市场上没有太多经验和成功案例的情况下,院线经理很难主动为纪录片这样的电影类型扩大排片。由此,“票房不佳——压缩排片——票房更差”的恶性循环,往往成为许多纪录电影的宿命。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是目前许多业内人士、组织积极探索的方向。
  例如“我的诗篇”有一个庞大的综合计划,它包括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工人诗歌研讨会、系列互联网读诗活动、系列互联网微纪录片以及工人诗集的出版计划,同时“我的诗篇”还有一个三部曲的计划。这样的长线运作,也是打造IP的一种方式。
  萧寒预言,在接下来的3~5年,很有可能会出现类型电影的突破性爆发,“我心中充满希望,特别希望通过我们的尝试,让纪录电影离这个目标更近一点”。
  “虽然纪录片行业当前还不具备被资本全面关注的条件,但已经有一些前瞻性的资本注意到这个领域了。”李东坤说,“我相信,《生门》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发行和投资方一定是非常冷静的。”
  “资本永远是这样,先用一小部分来尝试,博后面更大的市场。”他说,“我们能做的,唯有不断创作高质量的纪录片,才能对得起走进院线的观众。”
其他文献
吉林已经意识到了多年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积弊,并在政策层面对水资源开发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与规范  冬季的长白山,漫天飞雪。位于天池北坡的旅游小镇二道白河显得异常冷清,街上驶过的多半是拉着矿泉水的货车。  “听说最近又来了好几家水企,都已经签了合同。”杂货店老板宋庆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这个小镇生活的所有人都非常明白,这块土地是“靠水吃饭”的。宋庆华说,这些水企能给小镇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也会让
都说黄金是避险资产,一旦国际局势出现不稳定事件,投资黄金就能收益满满?根据黄金市场在次贷危机和近年来风险事件中的表现,答案是否定的。  从以往欧债危机和美国主权评级展望被调降等风险事件中黄金的表现来看,风险事件激发的避险情绪使得黄金和美元短期内持续上扬不假,但避险情绪终会消退。次贷危机中,雷曼破产后的美元飙升使得当时的国际金价从接近1000美元/盎司大幅下跌至700美元/盎司附近,毫无避险资产的王
有媒体报道,从最近几年美国本科申请和招录情况来看,排名前15的名校在中国的录取人数总体没有减少,可在北京、上海的录取人数则有下降。难道,美国名校不再爱北上广“牛娃”了?海外名校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标准有什么新动向?  牛娃早出国,间接引发录取“跳水”  张恒瑞(学美留学总裁)  过去,大部分学生是在国内读完高中,然后申请美国大学,但现在有一部分优秀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去美国读书。这种分流在一定程度
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这是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三个1亿人”问题。  “三个1亿人”的问题,实乃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不得不翻越的“三座大山”。  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横亘在眼前的这“三座大山”,才迫使我们勾勒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蓝图,让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更具体、更明确。以前讲城
EMBA教育与大学教育本质不同。后者是基本教育,注重机会公平,而前者是职业教育,主要是“在职培训”,是企业和管理人员自主选择的一种“教育投资行为”。在EMBA中引入應试教育的方法来强行塑造所谓公平,只会背离EMBA教育的初心。  EMBA沦为“卖文凭”的现象固然应该打击,应该对出现类似问题的学校进行严厉惩罚,大幅提高卖文凭的风险和成本;更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那些行为短期化的机构,终将付出沉重的声
2016年7月4日,工作人员在杭州演示无人机跟随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飞行  中国信息产业正沿着什么道路突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讲得非常清楚:“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未来10年,将是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并且,越是往前走,我对这一形势越是充满信心。
自贸区不意味着政策洼地,而应该是创新高地。其核心还是在于营造一个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上海自贸区外高桥码头  十年前,天津滨海新区最东侧,如今这个类似“刀把”的地方——东疆保税港区还是一片汪洋。  沿著天津市港区大道一路向东,能看到一个标有“东疆保税港区”的海关卡口。这个在淤泥浅滩上填海造陆而成的东疆港岛,三面环海,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3公里。这里正是天津申请建立自贸区的位置所在。  
人们在武汉大学里观赏樱花  春日已尽,鲜花的盛宴悄然落幕。  在中国,春季赏花历来是人们休闲旅游和文化消费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赏花经济”也渐渐成为很多地方的“新名片”。从全国知名的婺源油菜花海,到游览人数连年攀升的武大樱花,抑或是号称“天下第一梅山”的南京梅花山,都给当地的旅游服务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影响。  近年来,中国人赏花的脚步还踏出了国门。  日本观光局的数据显示,赴日赏樱的中国游客正在
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揭牌,标志着中以两国政府第一个创新合作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  2016年1月6日,北京,下午一点已过,奥伦.申卡尔(Oren Shenkar)还没有吃午饭,他仍在给围观咨询的人们讲解“全球第一款非液体、非硅胶乳房植入体”。  奥伦.申卡尔是一家名为Implife研发丰胸填充物企业的金融法律顾问。和其余130余家来华参加首届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的以色列企业一样,他希望找到来自中国的
微信团队、一小撮自媒体、广告商、自媒体投放商、榜单公司……自媒体领域中的这些从业者,  突然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对准他们共同的“敌人”——刷量  “聽说,今晚是营销号和软文号的难关,因为刷点击的工具据说都坏了。乡亲们,快去看看你们关注的或投放的大号的真面目吧……” 2016年9月底的一个晚上,这条文字犹如一枚深水炸弹,“刷爆”了朋友圈。而其配图,则是一个裸奔的胖人,做着飞翔的姿势。  一时间,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