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学困生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坎。为此,我从情感教育、练习题设计、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家访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关键词:学困生 提高 分层
要搞好班级教学,我认为对“学困生”的成绩提高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这就要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班内不同基础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它不同于传统教学同步划一的方法,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得到应有的发展。
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呢?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知识的引导者或传授者,而应是与学生共同成为有关教学思想、情感的体验者、交流者和共享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是教学思想、情感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意对学生情感上的投入与关注,让我的思想与孩子们的思想融为一体,互相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去体验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而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易进入角色,我就主动接近他们,熟悉他们,及时表扬赞赏他们的优点。如我们四年级罗梦飞同学数学基础较差,但他管理能力强,善于交际,团结学生,我很赞赏他,甚至在课堂上肯定他,请他帮助我收发作业,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有较大进步。
二、练习题设计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要考虑“优等生”的拔高,更离不开对“学困生”的关注。所以整堂课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因材施教”,如一道较难的练习题,“优等生”能自己解决,“中等生”只要简单提示也能解决。“学困生”就不容易解决了,这时,我就把它分成几个小的问题,经过几个小的步骤,给他们垫凳子,搭梯子,牵绳子,设情景,并借题发挥,引入几道类似的思考题,创新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这样“学困生”得到了基本的训练,其余的学生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的引导,有两三个以前常考50分左右的学生,现在也能考及格分了。
三、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当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引导每一名学生进入角色。成绩好的学生能很快达到预期目标,但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需要有一个相对缓慢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意识到这种情况,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或者根据他们的需求,帮助补充他们遗忘了的知识点。也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指出这道题该怎样思考,然后再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也有一些学生想在课后单独和我探讨疑点,我就每次下课后尽可能留几分钟时间,给他们解决问题。我们班王发成同学刚开始很不敢与我交谈,后来经我的引导逐渐和我讨论起问题来,我们的讨论也多了起来,他的数学成绩也由当初的30多分到了现在的能考50分左右了。
四、课后作业的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也不能完全一样,否则会导致学困生完不成,进而抄袭作业,而优等生不够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布置课后作业也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适应。我把它分为一类题和二类题。一类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二类题只要求优等生或中等生完成。在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和中等生的作业要格外改得仔细,特别对学困生尽可能要进行面批。对优等学生向他们推荐一些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课外读物,同他们探讨一些相对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为学好以后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家访工作
提高全体学生成绩,要靠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特别针对学困生尤为明显,他们更需要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关心,共同帮助。我经常利用周末进行家访,我的家访更多的是针对学困生。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了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了对学生情况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争取了提高学困生成绩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关注它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等。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如果重视了这一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也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 1997.2;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10;
[3]冯德雄 章明富《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层次性》数学通报 1999(发布时间:2012-07-04)
作者简介:
张正云,1976年12月出生于新平县平掌乡,1995年7月高中毕业,1998年7月考入玉溪成教中心就读,1999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平掌乡小学,至今仍在平掌乡小学从事教学工作。
关键词:学困生 提高 分层
要搞好班级教学,我认为对“学困生”的成绩提高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这就要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班内不同基础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它不同于传统教学同步划一的方法,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得到应有的发展。
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呢?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知识的引导者或传授者,而应是与学生共同成为有关教学思想、情感的体验者、交流者和共享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是教学思想、情感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意对学生情感上的投入与关注,让我的思想与孩子们的思想融为一体,互相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去体验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而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易进入角色,我就主动接近他们,熟悉他们,及时表扬赞赏他们的优点。如我们四年级罗梦飞同学数学基础较差,但他管理能力强,善于交际,团结学生,我很赞赏他,甚至在课堂上肯定他,请他帮助我收发作业,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有较大进步。
二、练习题设计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要考虑“优等生”的拔高,更离不开对“学困生”的关注。所以整堂课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因材施教”,如一道较难的练习题,“优等生”能自己解决,“中等生”只要简单提示也能解决。“学困生”就不容易解决了,这时,我就把它分成几个小的问题,经过几个小的步骤,给他们垫凳子,搭梯子,牵绳子,设情景,并借题发挥,引入几道类似的思考题,创新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这样“学困生”得到了基本的训练,其余的学生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的引导,有两三个以前常考50分左右的学生,现在也能考及格分了。
三、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当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引导每一名学生进入角色。成绩好的学生能很快达到预期目标,但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需要有一个相对缓慢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意识到这种情况,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或者根据他们的需求,帮助补充他们遗忘了的知识点。也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指出这道题该怎样思考,然后再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也有一些学生想在课后单独和我探讨疑点,我就每次下课后尽可能留几分钟时间,给他们解决问题。我们班王发成同学刚开始很不敢与我交谈,后来经我的引导逐渐和我讨论起问题来,我们的讨论也多了起来,他的数学成绩也由当初的30多分到了现在的能考50分左右了。
四、课后作业的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也不能完全一样,否则会导致学困生完不成,进而抄袭作业,而优等生不够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布置课后作业也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适应。我把它分为一类题和二类题。一类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二类题只要求优等生或中等生完成。在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和中等生的作业要格外改得仔细,特别对学困生尽可能要进行面批。对优等学生向他们推荐一些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课外读物,同他们探讨一些相对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为学好以后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家访工作
提高全体学生成绩,要靠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特别针对学困生尤为明显,他们更需要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关心,共同帮助。我经常利用周末进行家访,我的家访更多的是针对学困生。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了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了对学生情况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争取了提高学困生成绩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关注它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等。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如果重视了这一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也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 1997.2;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10;
[3]冯德雄 章明富《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层次性》数学通报 1999(发布时间:2012-07-04)
作者简介:
张正云,1976年12月出生于新平县平掌乡,1995年7月高中毕业,1998年7月考入玉溪成教中心就读,1999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平掌乡小学,至今仍在平掌乡小学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