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充满魅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有三难:其一,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其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假大空,学而无用,因而厌学;其三,上课讲条条,考试考条文,学生不愿学。为纠正学生偏见,提高其兴趣,我一方面寓教于需,在学生内化上下功夫,使学生从为用而学到越学越有用,再到越学越想学,形成学——用——学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我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趣,让思想政治课也充满魅力,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
  一、寓教于需
  首先,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初中正值风华正茂,有着丰富的精神需要。他们求知、求真、求美、求友谊、求有价值的人生。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我克服思想上的偏见,把这些不排除在教学视野外,不加以压、禁限、防,而是因势利导,给以放、引、疏、导。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我感悟到,外部教育因素触及了学生的内在的精神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处一种积极的接受状况中,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
  其次,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理论是如此,思想政治课也当然如此。
  学生的精神需要时多方面的,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精神需要相融洽的路,也应是很宽的。比如:近年来很多想当一名企业家。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公民在经济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的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同学们相当企业家吗,想在未来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吗?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宪法规定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享有权利,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在经济活动中的义务。初中生渴望成才,如果能用认识论的原理指导他们探索成才,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学生就会感到,我们所讲的道理是他们需要的东西,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就会产生,政治教育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的精神需要还表现在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上,对热点的关注上。如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原则,改革问题,反腐败问题,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在讲授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时,学生当时就提出“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之间是什么关系”、“公民享有权利有自愿性,那么,公民履行义务,有没有随意性”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我一再感受到,不能笼统地说学生厌恶思想政治课,只能说厌恶空洞的说教和没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不能说思想政治课不受欢迎,而是我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
  思想政治课要解决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问题,还必须解决学生的思想方法问题。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到,初中生关心政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他们认识分析问题也容易走向极端化,从而导致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便结合有关知识教育,注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而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强化了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如当前初中生存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错误认识,在“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教学中,我着重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相信真理,追求真理学生以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指导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便划清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也划清了追求理想社会,把社会理想化的界限,从而使学生树立鲜明的是非观念。
  寓教于情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爱之者,人爱之;尊之者,人尊之。魏老师的话给我启示:思想政治课改变学生厌学情绪,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老师一份情。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感情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亲其师而受其道”就是如此,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优势,把业余时间全部花在学生身上,常常与学生谈心,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有困难时,我鼓励其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学生痛苦时,我替他分忧,学生危难时,我伸出援助之手。尽量做到学生,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教师感情投入得到的必然是学生真情回报。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张老师的政治课不能不上,不能不学,不好意思不学。”
  二、寓教于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注意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同时也能保持肯定的情感经验和坚强的毅力。学习兴趣不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障碍。因此,日常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为舟”。
  根据教学内容,我运用了幽默生趣的方法,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为能为人所接受,更能增强政治课的魅力。比如,我讲述“公民应遵守纪律”时,先清晰讲述“公民遵守纪律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后,走下讲台,径直走出教室,学生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彼此猜疑,继而华声四起。一分钟后,我慢慢地回到讲台,面对激动的学生满怀激情说:“如果我在上课时擅离岗位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有的同学不遵守纪律,难道就不应该受到谴责吗?”学生们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这种强烈的兴奋情绪下获取新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活的知识,它不易遗忘。
  “我,一个盲人,向你们有视力的人作一个暗示,给那些不愿用眼睛的人提一个忠告:想到你明天可能变成瞎子,你就会好好使用你的眼睛。”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这段话所提出的换位思考给我的启示:只要每位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都应以“假如我是学生”的姿态出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就定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史学科作为内涵丰富的人文学科,对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要明确历史教学要深入挖掘教育素材,以教学知识点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为原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同时注重历史教师的民族情感的提升和民族精神教育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精神 历史 课堂教学 实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
摘要:本文从数学作业的现状分析新课标下的数学作业设计原则以及数学作业的类型出发着重谈了开放性数学作业设计并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有效教学 开放性 数学作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已成为衡量教育教学的一个标尺,教学的有效性已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形成数学概念、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数学技能、培养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等的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生物实验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和生物专业实验室及其教学的特点,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网络生物实验室的建构思路和主要特点优势等重要内容,为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效率和效果及进一步为中小学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网络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生物实验室 构建 应用    一、前言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对于生物教师而言,如何教好一堂实验课、如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按写下的教案硬套,那么教学效果决不是上乘的。如何把课教“活”?如何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方案。    一、动手操作 树立学生探究信心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操作活动,调
【摘 要】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关键词】人文熏陶 热爱教育 关爱学生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面包含的就是学习兴趣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实验证明:学习兴趣越浓,积极性越大,便越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不但不把学习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见识增长了,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也随之发生转移了,课本上的内容不
【摘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趣味性语言情境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
课题:求三角函数的最值  教学目的:通过“多维讨论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掌握求三角函数最值的一般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及相互合作意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可以强调要点。极大地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针对教学的难易程度,学生能力的高低讲究提问的技巧,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灵感,启发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可以使学生善于思考和想象。  关键词:提问技巧 学生思维     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摘 要】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广泛的联想,使我们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层次,这样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本文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强调了一题多解对高考复习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一题多解 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数学的一般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这样的改革要求在基础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