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追问催生语文课堂的智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的教师总是能够利用种种教学手段催生学生的灵气与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追问艺术是催生学生灵气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所谓追问,就是类似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教师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用连续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作答,从而使问题不断深入,智慧不断产生。当然,追问不是处处都有效的,不分时机地滥用,就会陷入“一问一答”式灌输教育的泥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效的追问应该把握最佳时机,用在智慧的催生点上。
  一、追问在疑难点上,让疑难迎刃而解
  小学生思维活跃,爱问“为什么”。但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差,知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积累很少,因而在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时疑难问题特别多。在这些疑难问题中,不乏智慧火花的闪现,但往往是浅表的,缺乏深度。这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智慧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引路性追问,为学生的思维搭建桥梁,使问题在教师的追问诱导下,层层展开,激活思维,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化解疑点,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提升问题本身的价值,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真正做到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桂花雨》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研读深思,以课文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为切入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由于学生缺少离家后对家的思念这种情感体验的积累,因此突破这一教学重点确有难度。作者为什么特别怀念童年生活?许多学生都认为因为作者特别喜欢桂花,这是典型的浅表的思考。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喜欢桂花香”的语句,仔细品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后,进而追问:“我们都说八月桂花香,作者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通过引导点拨,学生感悟到桂花香已融入了乡亲们的生活中,浸入了人们的心里。我又问:“作者为什么要摇桂花?”学生答:“摇下桂花做桂花茶。”我再问:“仅仅是因为桂花可以做桂花茶吗?仔细体会一下,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它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追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关注物到关注人,从情感上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和理解后,我继续追问:“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真的是这里的桂花质量差吗?母亲的这句话表达了它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否有过对以往的人或事特别怀念的体会?”通过这一步步的启发追问,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唤醒,对课文的理解难点顺利突破。
  二、追问在错误点上,让错误化为精彩
  真实的课堂一定是有学生出错的课堂,敢于出错正是小学生的可爱之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解读,大胆表现自己。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肯定会不断冒出智慧的火花和思维的亮点,与此同时也一定会有错误出现。怎样对待学生的出错,从中最能表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因为,正确答案是可以预设的,而很多错误是教师预想不到的,是一种“意外”,恰恰是这种不可预知的“意外”所生成的动态资源最容易被教师所忽略,这种“意外”错误若能够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就可以演绎成课堂的精彩。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动态生成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的。
  如教学《三个儿子》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在三个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有一位学生说:“我最喜欢第一个,因为他歌唱得好,说不定可以当歌唱家,可以赚很多钱。”学生的这种思考,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上,还是价值判断上,都是一个错误。面对这个错误,我没有避而不谈,也不是应付了事,而是运用追问的艺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主旨,明辨是非。我说:“歌唱得好是一个优点,但歌唱得好就可以不帮助妈妈了吗?如果你是唱歌的儿子,看到妈妈拎水很吃力时,会不会去帮一下?老爷爷喜欢哪一个儿子?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在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后,自然明白了作为儿子不管你有什么本领都不能忘记孝敬父母。为了深入体验老爷爷的话,我继续追问:“你分别想对三个儿子说什么?你想对三个妈妈分别说什么?你属于第几个儿子?你想对自己说什么?”这样的追问让学生一步步从认识误区中走出来,回归到课文所倡导的价值之中。
  三、追问在关键点上,让对话更有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其实不是缺少追问,而是有太多的追问是无效的,因为没有抓住解读课文的要害处进行追问,使得教师追问下的师生对话成为废话。追问是在教师主导下师生进行对话的重要形式,要让对话更有价值,就必须抓住解读课文的关键点追问,这样才会有效。抓住关键词常常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教师从某一个角度的关键词切入,进行追问,学生的思路就可以顺畅地沿着这一思路走进文本,达到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如:教学《草船借箭》,我从题目中的一个“借”字切入,进行追问,引出借箭之趣。首先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让学生从时间、材料、立军令状三个方面去体会,这箭是非“借”不可的。接着问:“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呢?”引导学生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体会诸葛亮借箭之妙。再接着问:“诸葛亮借箭的结果怎样?这样的‘借’能不能算借?”师生对话紧紧围绕一个“借”字展开,有效地避免了无效对话和废话,使得师生对话更有价值。经过这三个层次的追问,课文的基本脉络也就清楚了。
  从关键词切入进行追问的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题眼上去找,也可以从关键句中去寻找。不同的角度切入,其关键词是不同的,一篇文章由于我们的视角不同,可以从不同的关键词切入,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
  四、追问在发散点上,让思维得到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训练语言就必然要训练思维,反过来思维训练也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文章的发散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侧面来追问,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与此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深化对课文的把握、对知识的理解,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如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我选取“壮”字作为发散点,从不同角度来诠释这个“壮”字,以此来拓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先问:“题目中的‘壮士’一词有哪些近义词,你觉得可否用别的近义词来替代它?”让学生体会这个“壮”字用得精妙。接着以“壮”字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发散性追问:“根据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分别表现了五壮士的壮心、壮志、壮举、壮语、壮气?这些表现为什么可以称为‘壮’?”这样的追问实际上是围绕“壮”字从不同的侧面形成了五个问题情境,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创造了条件,通过这样的教学,对于课文题目中“壮士”一词,相信学生是了解得比较透彻的。这种追问不仅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深入课文,领悟课文内蕴,而且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其他文献
巴金老人在去世之前,意识尚清醒时,曾写信给中央领导,说现今教育最令他痛心的是课堂上失去了学生童年的声音。可见教育之机械化,学生学业负担之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刻意追求唯一性、条理性、完美性,结果适得其反,课堂剥夺了学生的天性,失去了童稚的声音,消逝了创意的想象,变成了教师的“舞台”,而不是学生的心仪之地。所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而语文教学更要加强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因为语言文字传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辅加任务,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内涵。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思维,主动参与体验,通过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欣喜之余,令我们不安的是,课堂上也出现了一种虚浮现象,形形色色的作秀课,给人以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不真实感。为此,作为一位脚踏实地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不得不大声疾呼:让课堂回归求实的本真。  一、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课堂练习是教师设计的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的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练习虽不是教学目的,但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强化、优化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所述新理念,新理念如何演绎新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要使语文课堂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