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海上画坛,各家云集,精英荟萃,各种艺术思潮和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色调。在这斑斓的色彩之中,依然有人默默坚守着中西融合的写实画风,走这条道路的画家既要有坚实的绘画功力作专业基础,也需要稳定的心力作理念支撑,才能不为时风所动。他们既是传统笔墨的捍卫者也是现代画风的开拓者,在浮躁之风弥漫的当代画坛更显得难能可贵,白丁先生就是这种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白丁,本名赵连祥,1946年生于河北黄骅,属于古之幽燕之地,民风剽悍骁勇,自古多豪迈之士,白丁身材魁伟似苍松屹立,燕赵之侠客也!及长生活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数访名师,遍观名作,薰沐得海上画派秀雅堂皇之灵气。
白丁自幼喜画,启蒙于上海人美的老画师张大昕,张为郑午昌高足,画风清丽秀润,教学严谨规范。白丁学画由张大昕处起步,开口奶吃得纯正而地道,在大昕先生的严格教导下,白丁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皴擦点染的循序渐进、云水树石的组合构成等山水画的各种基本要素,都真真切切地体现在了他的习作之中,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以后,白丁进入上海友谊商店工作并担任该店艺术创作室主任,此时他有幸结识岭南派名家黄幻吾先生,并拜在其门下学艺。幻吾先生山水、花鸟、人物无不见长,构图新巧,笔墨酣畅,设色雅丽,画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赏,为海上岭南派之领军人物。黄先生全面精湛的写实技艺,色墨并重的独特画风,融合中西的艺术理念,使青年白丁徜徉在水墨粉色的奇妙丹青世界之中,加深了对中国画文化底蕴的认识。在黄幻吾的悉心教导下,白丁的画风在原有的笔墨基础上,融入了岭南派的色彩烘染,强调了画面整体色调气氛的营造,使画面更具有生活气息。与此同时,年过而立的白丁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深造,接受学院派系统正规的专业训练,兼攻中西绘画,从而使自身的艺术视野更为开阔。名师的耳提面命和学院的系统训练,使白丁开阔了眼界,他开始拓宽自己的画路,山水而外,兼工花鸟,他笔下的葡萄、荷花、牡丹、紫藤之属,枝干遒劲蟠曲,花卉粉光莹润,色墨相溶,既深得幻吾先生笔意,又有西画的块面构成,黄老多次赞其“天资聪慧”。其时的白丁已经在名手林立的上海画坛崭露头角,画作多次参加上海市级美展,多次发表于《新民晚报》、《文汇报》等报刊杂志,并在朵云轩两次举办个人画展,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其艺术风格已经初步确立。
90年代以后,白丁进入高校任教,先后工作、执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艺术中心、上海市老年大学,任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副主任,并被日本中国书法大学聘为教授。在教学实践中,白丁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和动笔示范相结合,毫无保留地把中国绘画的奥妙,在挥毫示范间演示得清清楚楚。由于白丁基本功扎实,技法娴熟,山水画的各种石法,树法、水法,花鸟画的调墨蘸色、点叶勾筋、枝叶的穿插掩映都随着他手中那枝神奇的画笔,一一呈现在了宣纸之上,见者无不啧啧称奇。
在高校任教期间,白丁充分利用教学之暇外出写生,践行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创作理念。他走出安静的画室,走到神奇的大自然之中,以天地为师,以造化为师。他六登黄山,四进西藏,五到云贵、他北上长白、南下海南,更走出国门,涉足欧亚。出游归来之后,他把游历所得画稿加以整理,探索出了不少富有新意的技法,创作出了大量富有个性的佳作:雪域高原的圣洁,横断山脉的峭拔,帕米尔高原的恢宏,苗寨的旖旎、侗家的绮丽尽收笔底。这个时期是白丁山水画风自立面目,开始走向成熟的新阶段。
在当前西风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完成中国画的创新转型是中国画家探索的课题,在这方面前人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大致有两条可行之路。一条是坚持传统国画的笔墨语汇,与西画拉开距离,借古开今,成功者花鸟中有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山水中则有黄宾虹等。另一路则是以中国画的笔墨为主,吸收西画造型和色彩的因素,走中西融合之路。这路选材以人物、花鸟走兽为多,成绩也显著,如人物画中的徐蒋体系,浙派、岭南派人物,花鸟走兽画中的任伯年画派、岭南画派、刘奎龄父子等,但山水中走这路的画家相对较少。因为山水画是中国画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画种,其笔墨程式已到了近乎极致的地步,为后人留下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少,其中的代表人物也只有李可染等数人而已。而白丁却选择这条路知难而上,因此他在山水画上的中西融合探索就显得更有意义。
白丁以多年写生的实践经历,打破了传统山水因因相袭的程式,多以焦点透视取景,以从生活中得来的实景提炼组合后入画。所以其笔下的山水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是人间的胜景而非天上的仙境。
白丁的山水画有三新。一是技法创新,他根据自然实景的写生创造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笔墨技法。如画丛树的秃笔点厾法,画水浪的勾烘结合法,画岚雾的墨底喷色法,画雪景的烘染留白法,画悬崖峭壁的揉纸拓印法、画山顶树丛的点厾勾皴结合法等等,这些技法都是他从生活中归纳创造而来,为白丁山水的典型技法符号。他画中的山石以斧劈、折带为主要皴法,笔势雄强有力,用墨浓郁苍茫,有着燕赵男儿的阳刚之气。
二是构图出新,传统山水构图布局多以画谱为旨归,经营章法多有定式,千人一面,视觉感受已不新鲜。如何突破山水画的程式化布局,是画家们苦心思索的课题,白丁决定还是回归山水画创作的本源,不以得古人脚汗气为荣,直接以造化为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他从历年积累的写生稿中,整理出了大量独特的构图形式,运用几何图形原理总结出了“切上角法”、“顶线相交法”、“边线相交法”、“突破纵横法”、“同心圆法”等新颖的山水构图章法,并把这些纳入创作之中,这些构图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见前人所未见,是为白丁自创之构图新法则。翻开白丁的画集,我们可以看到张张有新意,幅幅各不同,引人入胜。
三是用色更新,中国传统山水画用色比较单纯沉着,且多程式化格调,色调变化委实不够丰富。而白丁吸收了西方水彩和油画的用色特点,以泼色泼墨、墨底喷洒色点,湿地洒矾、揉纸染色等用色技法营造画面的整体色调,并擅用冷暖色对比来加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在墨底上喷洒黄点,具有金光灿灿之感,以花青调墨在喷湿的白粉底子上染成流动的烟岚雾霭,形成空寂幽冷的氛围。白丁作画之前,必然预先设想好一个整体色调,以确定画面意境,然后再逐步收拾完成,这就使得其山水画在统一中有着丰富的变化。
白丁生于河北,有着北方人阔达的胸襟,喜作大画,丈二、丈六巨制都不在话下。其山水画作既有着北派画风厚重大气的特点,也不乏南派画风秀润清秀的风韵,在当今海派画坛中很是难得,这也许就是“北人南相”吧!难怪白丁的山水画不仅深受海内外藏家所珍爱,而且还被有关部门制作成壁毯高悬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之中。
如今白丁年过花甲,正值艺术丰收的黄金季节,为上海市华侨书画院副院长,二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可谓功成名就。但他仍不满足,为自己制定了新的奋进目标,临池攻书法,泼墨作春山,我们完全可以预计他将在新的艺术征程中更登高峰。
白丁,本名赵连祥,1946年生于河北黄骅,属于古之幽燕之地,民风剽悍骁勇,自古多豪迈之士,白丁身材魁伟似苍松屹立,燕赵之侠客也!及长生活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数访名师,遍观名作,薰沐得海上画派秀雅堂皇之灵气。
白丁自幼喜画,启蒙于上海人美的老画师张大昕,张为郑午昌高足,画风清丽秀润,教学严谨规范。白丁学画由张大昕处起步,开口奶吃得纯正而地道,在大昕先生的严格教导下,白丁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皴擦点染的循序渐进、云水树石的组合构成等山水画的各种基本要素,都真真切切地体现在了他的习作之中,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以后,白丁进入上海友谊商店工作并担任该店艺术创作室主任,此时他有幸结识岭南派名家黄幻吾先生,并拜在其门下学艺。幻吾先生山水、花鸟、人物无不见长,构图新巧,笔墨酣畅,设色雅丽,画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赏,为海上岭南派之领军人物。黄先生全面精湛的写实技艺,色墨并重的独特画风,融合中西的艺术理念,使青年白丁徜徉在水墨粉色的奇妙丹青世界之中,加深了对中国画文化底蕴的认识。在黄幻吾的悉心教导下,白丁的画风在原有的笔墨基础上,融入了岭南派的色彩烘染,强调了画面整体色调气氛的营造,使画面更具有生活气息。与此同时,年过而立的白丁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深造,接受学院派系统正规的专业训练,兼攻中西绘画,从而使自身的艺术视野更为开阔。名师的耳提面命和学院的系统训练,使白丁开阔了眼界,他开始拓宽自己的画路,山水而外,兼工花鸟,他笔下的葡萄、荷花、牡丹、紫藤之属,枝干遒劲蟠曲,花卉粉光莹润,色墨相溶,既深得幻吾先生笔意,又有西画的块面构成,黄老多次赞其“天资聪慧”。其时的白丁已经在名手林立的上海画坛崭露头角,画作多次参加上海市级美展,多次发表于《新民晚报》、《文汇报》等报刊杂志,并在朵云轩两次举办个人画展,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其艺术风格已经初步确立。
90年代以后,白丁进入高校任教,先后工作、执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艺术中心、上海市老年大学,任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副主任,并被日本中国书法大学聘为教授。在教学实践中,白丁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和动笔示范相结合,毫无保留地把中国绘画的奥妙,在挥毫示范间演示得清清楚楚。由于白丁基本功扎实,技法娴熟,山水画的各种石法,树法、水法,花鸟画的调墨蘸色、点叶勾筋、枝叶的穿插掩映都随着他手中那枝神奇的画笔,一一呈现在了宣纸之上,见者无不啧啧称奇。
在高校任教期间,白丁充分利用教学之暇外出写生,践行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创作理念。他走出安静的画室,走到神奇的大自然之中,以天地为师,以造化为师。他六登黄山,四进西藏,五到云贵、他北上长白、南下海南,更走出国门,涉足欧亚。出游归来之后,他把游历所得画稿加以整理,探索出了不少富有新意的技法,创作出了大量富有个性的佳作:雪域高原的圣洁,横断山脉的峭拔,帕米尔高原的恢宏,苗寨的旖旎、侗家的绮丽尽收笔底。这个时期是白丁山水画风自立面目,开始走向成熟的新阶段。
在当前西风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完成中国画的创新转型是中国画家探索的课题,在这方面前人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大致有两条可行之路。一条是坚持传统国画的笔墨语汇,与西画拉开距离,借古开今,成功者花鸟中有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山水中则有黄宾虹等。另一路则是以中国画的笔墨为主,吸收西画造型和色彩的因素,走中西融合之路。这路选材以人物、花鸟走兽为多,成绩也显著,如人物画中的徐蒋体系,浙派、岭南派人物,花鸟走兽画中的任伯年画派、岭南画派、刘奎龄父子等,但山水中走这路的画家相对较少。因为山水画是中国画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画种,其笔墨程式已到了近乎极致的地步,为后人留下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少,其中的代表人物也只有李可染等数人而已。而白丁却选择这条路知难而上,因此他在山水画上的中西融合探索就显得更有意义。
白丁以多年写生的实践经历,打破了传统山水因因相袭的程式,多以焦点透视取景,以从生活中得来的实景提炼组合后入画。所以其笔下的山水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是人间的胜景而非天上的仙境。
白丁的山水画有三新。一是技法创新,他根据自然实景的写生创造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笔墨技法。如画丛树的秃笔点厾法,画水浪的勾烘结合法,画岚雾的墨底喷色法,画雪景的烘染留白法,画悬崖峭壁的揉纸拓印法、画山顶树丛的点厾勾皴结合法等等,这些技法都是他从生活中归纳创造而来,为白丁山水的典型技法符号。他画中的山石以斧劈、折带为主要皴法,笔势雄强有力,用墨浓郁苍茫,有着燕赵男儿的阳刚之气。
二是构图出新,传统山水构图布局多以画谱为旨归,经营章法多有定式,千人一面,视觉感受已不新鲜。如何突破山水画的程式化布局,是画家们苦心思索的课题,白丁决定还是回归山水画创作的本源,不以得古人脚汗气为荣,直接以造化为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他从历年积累的写生稿中,整理出了大量独特的构图形式,运用几何图形原理总结出了“切上角法”、“顶线相交法”、“边线相交法”、“突破纵横法”、“同心圆法”等新颖的山水构图章法,并把这些纳入创作之中,这些构图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见前人所未见,是为白丁自创之构图新法则。翻开白丁的画集,我们可以看到张张有新意,幅幅各不同,引人入胜。
三是用色更新,中国传统山水画用色比较单纯沉着,且多程式化格调,色调变化委实不够丰富。而白丁吸收了西方水彩和油画的用色特点,以泼色泼墨、墨底喷洒色点,湿地洒矾、揉纸染色等用色技法营造画面的整体色调,并擅用冷暖色对比来加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在墨底上喷洒黄点,具有金光灿灿之感,以花青调墨在喷湿的白粉底子上染成流动的烟岚雾霭,形成空寂幽冷的氛围。白丁作画之前,必然预先设想好一个整体色调,以确定画面意境,然后再逐步收拾完成,这就使得其山水画在统一中有着丰富的变化。
白丁生于河北,有着北方人阔达的胸襟,喜作大画,丈二、丈六巨制都不在话下。其山水画作既有着北派画风厚重大气的特点,也不乏南派画风秀润清秀的风韵,在当今海派画坛中很是难得,这也许就是“北人南相”吧!难怪白丁的山水画不仅深受海内外藏家所珍爱,而且还被有关部门制作成壁毯高悬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之中。
如今白丁年过花甲,正值艺术丰收的黄金季节,为上海市华侨书画院副院长,二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可谓功成名就。但他仍不满足,为自己制定了新的奋进目标,临池攻书法,泼墨作春山,我们完全可以预计他将在新的艺术征程中更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