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自然保护的最高形式。针对莽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破坏状况,提出了发展莽山自然保护区的五点建议:(一)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环保”的指导思想;(二)完善莽山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三)转变执法观念;(四)加大资金投入;(五)促进当地居民守法。
关键词:莽山自然保护区 破坏状况 建议
一、自然保护区的界定及莽山自然保护区概况介绍
(一)自然保护区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其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保护生物资源与自然遗产,保护具有全球或区域、地区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濒危及受威胁状态的物种及其生境,及其他各类遗传资源。
(二)莽山自然保护区概况介绍
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北麓,湘粤交界的湖南省东南宜章县境。198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0000公顷。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长苞铁杉、毛枝五针松、福建柏、钟萼木、长柄双花木、木瓜红、银钟树、金叶白兰等几十种。莽山又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短尾猴、黑麂、林麝、黄腹角雉、白鹇、白腹锦鸡等达30多种。
二、莽山自然保护区破坏状况
莽山烙铁头蛇从被确认为“比大熊猫更濒危的野生物种”以来,每条莽山烙铁头蛇的价格已达到100万元以上。上世纪90年代由于该蛇种还未列入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曾滥捕成风,大量蛇种外流。法律制度上的空白和高价位的诱惑,使得如今捕蛇又一次达到疯狂的地步。滥捕滥盗致使莽山烙铁头蛇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莽山及周边地区的森林, 尤其是天然阔叶林被过量砍伐,如今,除核心保护区的1911公顷仍保持原始风貌外,其余的原始天然阔叶林即将被砍伐殆尽,第二代中幼林也正面临着间伐、开荒、偷盗的骚扰。
三、发展莽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一)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环保”的指导思想
莽山自然保护区应该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从这些目标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多层面的,最核心的一点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实质含义,即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莽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为切实有效地做好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保护区在旅游活动规划、计划工作中始终贯彻环保和生态的观点,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在发展与环保有矛盾时,取保护而舍发展。
(二)完善莽山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
地方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更适合本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贯彻法律的实施。莽山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力争做到“一区一法”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对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地方立法的时候,应该加大对破坏区内植被及滥扑滥杀莽山烙铁头的法律责任,严重者可以对其行政拘留或是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转变执法观念
执法的理念会直接作用于执法的效果,合乎实际情况的执法理念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反之,则会适得其反。莽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地以瑶族为主,他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的风俗习惯中充分体现了要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风俗习惯能够体现出他们内心的自律,远比法律这种外在的约束效力要大得多,所以,当地的执法人员有必要转变执法观念,让法律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多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
莽山自然保护区内病虫害防治、珍稀濒危动植物繁育以及日常的资源管护都需要大量的经费开销。然而又面临自有资金不足,国家投入有限,难以正常运转的困境。相对于治理沙尘暴、酸雨、湖泊富营养化等来说,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显然不足。为确保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蓬勃发展,打破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应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如建立自然保护地区专项资金,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自然保护区从事开发经营活动所得收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等。
(五)促进守法
莽山自然保护区附近居民有部分是文盲、法盲,法律的威慑力在他们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执法部门应当进行普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积极宣传与保护区有关的法律、政策、地方性法规,做到家喻户晓,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鼓励当地居民自觉自愿地守法.重视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当地居民成为环保的宣传者。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云志.肖簸,王效稃编著.地理信息系统与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2005.4.
[2]唐闪光等.湖南省郴州市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8.
[3]文新跃等.韶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4.
关键词:莽山自然保护区 破坏状况 建议
一、自然保护区的界定及莽山自然保护区概况介绍
(一)自然保护区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其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保护生物资源与自然遗产,保护具有全球或区域、地区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濒危及受威胁状态的物种及其生境,及其他各类遗传资源。
(二)莽山自然保护区概况介绍
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北麓,湘粤交界的湖南省东南宜章县境。198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0000公顷。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长苞铁杉、毛枝五针松、福建柏、钟萼木、长柄双花木、木瓜红、银钟树、金叶白兰等几十种。莽山又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短尾猴、黑麂、林麝、黄腹角雉、白鹇、白腹锦鸡等达30多种。
二、莽山自然保护区破坏状况
莽山烙铁头蛇从被确认为“比大熊猫更濒危的野生物种”以来,每条莽山烙铁头蛇的价格已达到100万元以上。上世纪90年代由于该蛇种还未列入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曾滥捕成风,大量蛇种外流。法律制度上的空白和高价位的诱惑,使得如今捕蛇又一次达到疯狂的地步。滥捕滥盗致使莽山烙铁头蛇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莽山及周边地区的森林, 尤其是天然阔叶林被过量砍伐,如今,除核心保护区的1911公顷仍保持原始风貌外,其余的原始天然阔叶林即将被砍伐殆尽,第二代中幼林也正面临着间伐、开荒、偷盗的骚扰。
三、发展莽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一)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环保”的指导思想
莽山自然保护区应该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从这些目标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多层面的,最核心的一点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实质含义,即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莽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为切实有效地做好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保护区在旅游活动规划、计划工作中始终贯彻环保和生态的观点,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在发展与环保有矛盾时,取保护而舍发展。
(二)完善莽山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
地方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更适合本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贯彻法律的实施。莽山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力争做到“一区一法”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对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地方立法的时候,应该加大对破坏区内植被及滥扑滥杀莽山烙铁头的法律责任,严重者可以对其行政拘留或是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转变执法观念
执法的理念会直接作用于执法的效果,合乎实际情况的执法理念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反之,则会适得其反。莽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地以瑶族为主,他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的风俗习惯中充分体现了要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风俗习惯能够体现出他们内心的自律,远比法律这种外在的约束效力要大得多,所以,当地的执法人员有必要转变执法观念,让法律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多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
莽山自然保护区内病虫害防治、珍稀濒危动植物繁育以及日常的资源管护都需要大量的经费开销。然而又面临自有资金不足,国家投入有限,难以正常运转的困境。相对于治理沙尘暴、酸雨、湖泊富营养化等来说,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显然不足。为确保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蓬勃发展,打破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应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如建立自然保护地区专项资金,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自然保护区从事开发经营活动所得收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等。
(五)促进守法
莽山自然保护区附近居民有部分是文盲、法盲,法律的威慑力在他们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执法部门应当进行普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积极宣传与保护区有关的法律、政策、地方性法规,做到家喻户晓,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鼓励当地居民自觉自愿地守法.重视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当地居民成为环保的宣传者。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云志.肖簸,王效稃编著.地理信息系统与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2005.4.
[2]唐闪光等.湖南省郴州市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8.
[3]文新跃等.韶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