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受到重视,关于它的教学改革也在大力推行,因此它获得了发展的生命力。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向来重视语言而忽略思维能力,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深度运用语言的能力十分缺乏,语言能力极其有限。针对这个问题,我以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宗旨和目的为基础,简单说明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思辨能力 培养对策
  一、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人们看作为一种技能的思辨能力诞世。苏格拉底最早对该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他将思辨能力认为成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而进行的主观的研究活动,因此要思辨就首先要认清客观事实。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进行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前者进行思维活动应该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剖析,其二是判断,其三是进行研究和探索;后者则应该对事物的状况和种类分为辨别和分析两步走。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思辨能力的重要地位无可撼动。提高思辨能力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拥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局观,从整体上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从而间接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同时,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宗旨中,思辨能力赫然在列,因此提升思辨能力正是改革教学体制过程的必经一步。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
  由于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因此它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然而,由于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培养思辨能力加以重视,因此目前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拉低教学质量,减弱教学效果的问题仍然屡屡出现。
  第一、脱离现实并且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大学的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做出与中学英语课程的不同的改变,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仍然只注重单词、范文或者语法的背诵和学习,而这些都仅仅是英语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不能学习更高级的英语技巧,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英语方面更深入的发展,阻碍了思辨能力的构建。
  第二、教学实践中老师对思辨能力的忽视
  在大学,英语课程成绩很高的学生通常在听说读写以及翻译方面的能力很优秀,但是可能在英语的运用过程中,只能简单进行对话,但对于某些问题却不能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和研究。这种现象是源于大学英语老师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第三、只重视理论学习却忽视实践运用的普遍状况
  由于我国的高校更注重考级率和证书率,因此他们在培养应试人才和注重学生情感、发掘学生认知技能的两个方面中,选择了前者作为重点。然而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做到基础的理论学习和综合的实践应用两者并重,教学任务的偏颇直接导致了学生思辨能力的缺乏。
  三、培養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建议
  第一要改善英语课程的内容,优化英语课程的结构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改善学生思维方式,提示学生思维兴趣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降低仅能学习基础语言知识课程的比重,升高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重,营造一个提升思辨能力的教学氛围。
  第二要加快转变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角色
  为了满足学生提高英语思辨能力的急切需求,将以往的一成不变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辩论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极佳的手段。在这个转变中,学生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思辨能力会得到极快的增长。
  第三要做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认知技能作为思辨能力的主要表现这一结论是根据其层级的相关理论得出的,学生要想进行自我认知就必须会学会使用把控或者评估这样的手段,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作为提高该技能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需要一个适当的时机和平台才能得以进行,为了使学生的求知欲更旺盛,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进而最终实现提高英语的思辨能力的目标,学校就必须承担起提供这一机会和平台的重任。
  第四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
  由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应当不断向主动参与的一方转变,因此,传统教学中,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教师“一元权威式”的教学局面,也应该向平等并且民主的课堂氛围转变。“吾爱我师,吾尤爱真理”,鼓励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授课内容大胆发问,不仅能够改变学生以往对授课内容全盘接受的被动局面,在接受知识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四、结束语
  建设深度评价体系是发展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提高思维辨证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评价方式可以是能够加深教学深入度的学生互评,也可以是能够快速发展学生汲取知识能力的纸上的小组长互评或者口头的教师点评。由于点评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口语表达的三种能力,第一是剖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推理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评价问题的能力,因此评价者需要拥有比被评价者更高的这三种能力,只要这样,被评论的学生的好奇心和开放度才能被完全激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满足学生要求为追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还要灵活运用多种协助教学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李圣恩.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价值工程,2011(22).
  [2] 王卫群. 李庆.应用互联网思维探讨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
  作者简介:周昊清、男、1996/2/9、江苏如东、大学本科、武昌理工学院、学生 英语
其他文献
【摘 要】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它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动因。以云南省盈江县为例,分析当地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条件,指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期刊
【摘 要】 草原牧区聚落的最终形成有比较复杂的影响因素,其中社会因素涉及到战争、宗教、经济、交通等各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中又包括了水源、地形以及自然灾害等很多因素。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宗教文化,通过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宗教场所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寺庙所在的聚落往往积聚较多人口,成为了乡镇一级政府的驻地。  【关键词】 牧区
期刊
【摘 要】 面对当今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与社会剧烈变革、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的国内环境,习近平为创新社会治理开出了药方,即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正确处理维稳和维权的关系,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治理 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
期刊
【摘 要】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对战社会主义阵营对日媾和,日本为了急于摆脱战争状态重振旗鼓,两国在互相得利的情况下签署了《美日安保条约》,实现了美日同盟战略。冷战结束后,美日两国战略利益需要同战中有所转变,双方不断改变美日同盟中的规定,最终形成了《新美日安保条约》。随着战后国际情况的改变,美日安保体系成为美国在亚太战略上最重要的一步棋,也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本文分析了美日安保体制形成、演变,再定
期刊
【摘 要】 本文梳理了自1945-1972年日本和美国之间关于冲绳岛问题的争夺过程,侧重于在日本对美国外交的政策,从战败之初的签订《对日和平条约》和《第一第二芦田备忘录》时的美日之间的巨大分歧,到《旧金山和约》中的美国相对让步,再到《日美联合声明》中的完全归还冲绳岛,论述日本为了争夺冲绳岛而对美国进行的妥协、协商、甚至施压,和美日之间共同缩小分歧,最终实现两国的双赢,从而使日美关系发生转变,日本不
期刊
【摘 要】 何孟雄反对“左”倾错误的斗争,开启了我党党内理论斗争的先河,反映了1930年前后党对革命道路问题的认识程度,推动了我党独立思考,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斗争过程和理论观点对当今党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何孟雄 斗争 意义 启示  何孟雄在反对党内“左”倾路线斗争中,充分展现出革命信念坚定、坚持真理、不计个人得失、爱党护党忠诚品格和英雄气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 本文追踪了超过二十年世界邮政企业信函和包裹业务量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6年后信函降、包裹增是大趋势;目前只有高收入国家信函和包裹寄递需求发展比较充分,中低收入国家邮政普遍服务包裹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因此邮政企业应更重视提高自身国际互联的能力。结合世界邮政企业正式员工数量、常驻邮局数量以及各国邮政普遍服务监管政策变化,我们认为世界邮政普遍服务即将进入新一轮的改革期。邮政普遍服务框架、网
期刊
【摘 要】 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性质具有根本不同,但由于二者服务内容高度相似,很容易让人混淆二者关系,本文从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的起源、实施主体、实施目的、供给价格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深入剖析二者关系,为确定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的社会作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邮政 普遍服务 快递服务 快递企业 社会定位  一、引言  邮政普遍服务属于准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公平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一般
期刊
【摘 要】 藏族的面具是构成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原始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灿烂的艺术之美。本文从藏族面具的概念和产生的起源与发展、面具种类、面具功能、以及面具的艺术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起源与发展 种类 功能 艺术特点  一、面具的概念  藏族面具,藏语称之为“巴”,“是用布、木、皮、泥、纸、铁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的神祇、鬼怪、人物和动物的面部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历史观与社会观教育、民族阶级观与发展观教育、民族平等观与团结观教育、民族区域自治观教育等,做好该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学生民族宗教常识教育存在不足,有必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思政课程建设,创新课堂教育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安全教育。从而更好开展高校学生民族宗教常识教育,提升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民族宗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