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下Y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对Y市社会救助站及几个重点调查地区的走访观察,对现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与思考,并对我国目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提出改进意见与制度创新。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社会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Y市各级民政部门严格按照“瞄準特困对象、实行兜底保障、开展精准救助”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坚持应助尽助、应保尽保。其中,Y市社会救助站是开展社会救助和执行社会帮扶的重点参与对象。
  目前,Y市社会救助站联合相关民政部门,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相关制度,其中也包括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发放价格动态补贴资金等政策,在资金上予以支持;除此以外,Y市相关的社会救助制度也日渐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和运作流程。
  尽管Y市社会救助部门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拥有一个基本的救助模式和管理框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身份甄别复杂、管理救助效率低下、人力物力短缺等实际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进行制度与管理的创新,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有待进一步去思考与实践。
  二、Y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现实困境
  (一)救助管理模式单一
  救助站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主要在于收容与供养,包括提供住宿、发放生活必需品、医疗救助等等,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最低生活需求,但缺少了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精神救助与就业技能培训。这样做的弊端为可能造成被救助人员对救助站行成依赖心里,使他们无法知道脱离救助站后如何进行独立生活,这对其个人发展极为不利[1]。同时,如果一些流浪乞讨人员长期接受救助站的物质帮助而不愿离开,新的流浪乞讨人员再加入进来,会使救助站的负担持续增加,造成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救助模式单一,是救助站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二)救助管理制度缺乏规范
  目前,相关部门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缺乏有效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地方虽然设有社会救助站等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地方,但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自愿求助者少、管理维护难、流浪乞讨人员难以甄别、“二次流浪乞讨”现象突出等。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在救助管理体制方面不够完善,缺乏规范,相关的管理救助措施无法有效地进行贯彻实施,在救助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上出现了问题。
  (三)救助管理社会关注度不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市民对社会救助站的了解并不多,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的相关工作也并不怎么关注。社会上普遍对于救助管理的关注度不高,而公众的社会关注度不高,那么也就无法引起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也就无法有效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可见,引起社会对于救助管理的关注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多么的重要。我们应当让人们主动地去关注,去思考,去帮助,而非强制地灌输。
  三、Y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实践对策
  (一)加大资金的投入与资源的倾斜
  由于流浪乞讨人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较少数,所以目前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还不够全面,存在人力、物力上的短缺与不足,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对于救助站,完善基础设施和保障资金供给,配给足够的救助人员;针对医院,增加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补贴,配置固定的医疗资源;对于与救助管理相关的城管与公安部门,完善群众反馈通知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实现政府社会保障和生存兜底的社会责任。
  (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法律与规定
  从目前来看,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主要依据社会保障制度和扶贫攻坚政策,对于如何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实现精准救助,完善规划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亟待出台相关性的政策文件和制度安排。政府需要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法律法规,完善救助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参与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在救助管理中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
  (三)扩大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宣传力度
  虽然社会公民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大多数都有救助的意愿,但往往缺乏相关的救助经验,既不能够区分职业乞讨人员与真正的流浪乞讨人员,也不知道如何对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2]。有关部门应利用宣传渠道,对市民展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式的教育普及。通过向社会普及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内容,充分调动社会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广大力量。
  (四)引入多元协作治理的管理结构创新
  社会治理理论作为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理论,可以精准切实地嵌入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管理之中。以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为核心,构建社会力量融入其中的联动机制,规避原有的政府单一、组织管理弱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救助与规制的有机复合。以社会救助站为主要阵地,实现与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医疗部门、城管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社会群众等社会力量的有机联动,全面实现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机治理。
  四、结论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经历了从管制到收容再到救助的转变过程,而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制特点也从强制转变为自愿[3]。制度背后的变化也展现了我国社会救助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救助体制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虽然相对完善,但是仍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社关系、政企关系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也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社会契机。通过研究Y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发现多主体参与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协同关系和实践的可能,并以此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过程,实现人权保障与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郑莉平:《提高临时救助整体效能和精准化水平》,湄洲日报,2019年第2期。
  [2]祝闯:《走心的救助服务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中国社会报,2019年第2期。
  [3]陈成文,陈建平:《社会救助供给模式与新时代“弱有所扶”》,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指导老师:李庆钧,扬州大学;廖善光,扬州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扬州大学科创基金项目(编号:X20190844)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疫情之下,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在线教学实践,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思政云教研助力思政云课堂,以此探索新的教研教学方式,有针对性解决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育教学积累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战“疫”之下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师生同心战“疫”,传递向上力量  
期刊
摘要: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影像技术的繁荣与兴盛,使得影像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十分普及。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视觉产品,而且改变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本文主要是谈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当代油画创作的两方面影响。围绕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现代艺术媒介对大众产生的新奇体验、调动了行为主体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和丰裕了现代绘画形式及观念的表达。负面影响主要谈论了创作千篇一律和机械复制的现象。发展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公共课作为高校课程中开放性较高的一类课程,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多元专业知识的拓展,应具有较高的社会包容性,专业的科学严谨性,内容的普适性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党中央领导人提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等等内容,结合景观艺术公共课程设计的实际,就景观公共艺术课中的思
期刊
摘要:随着中國经济的快速腾飞,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服装行业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服装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服装设计管理体系和服装设计作为服装行业的展示标准,市场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从服装设计管理体系与服装设计的现状、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创新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服装设计管理体系与服装设计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服装设计管理体系;服装设计;创新  引言  服装作为人
期刊
摘要:在学习音乐时,经常会发生诸多问题,在所有的问题中,音准问题是最基础的,在一定程度上,音准问题不但能影响日常视唱,亦可对声乐学习造成影响。本文对视唱中音准的现状以及音准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声乐演唱音准以及视唱练习声乐化进行了探讨,本人能力有限,希望能帮助到相关人士。  关键词:声乐演唱;视唱声乐化;音准因素  引言:在视唱过程中,音准问题较为常见,有多种方式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合适自己的
期刊
摘要:以中国传统瓦当纹样中四神纹造型做为设计对象,将其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以各种方式,深入了解相关瓦当纹样艺术。将传统瓦当纹样四神纹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艺术造型进行了梳理,整理出相关纹样造型的特征,与当代包装及文创设计相结合让更多人以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了解传统艺术,包装设计与中国的传统的艺术也能在更多人群中起到传承的作用,进而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瓦当纹样造型;传承文化;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影视配乐是大众关注度较高的音乐类型之一。现在市场上用于配乐的乐器种类繁多,其中手风琴是一个运用的较少且受重视度较低的乐器,针对此问题,笔者选取了若干经典的影视配乐作品,并用手风琴进行改编演奏,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对此次改编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过程以及成果进行介绍。  关键词:手风琴;影视配乐;改编  一、实践研究社会背景及出发点  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迅速的发展,文化领域的
期刊
摘要:杨·史云梅耶是活跃于上世纪的捷克动画电影大师与艺术家,而且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电影人之一。本文深入史云梅耶的动画电影中所部署的由视觉图像所引发的触觉联想,这种艺术通感体验展现了声音和视觉之间的鸿沟并不是无意义的空缺,而是拥有着一片肥沃的土壤,当我们“触摸”那些被赋予了情感的物体时,能帮助我们深入探索自己潜意识里的灵感与共情,激发了那些与以往单纯的视觉习惯刺激所不同的一种
期刊
摘要: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的一门理论课,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科。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进行包装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人们的消费心理。  关键词:产品包装;情感化;认知;心理活动  引言  一件商品从货架上展示而后到消费者手中,在整个消费的过程中,包装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从设计心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以“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电视播音主持在新时期所呈现出的语言艺术特征,并围绕其就如何提升播音主持的质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电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的艺术审美修养和精神领域的文化诉求逐渐提高,相应的也会对电视播音主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为了满足新时期电视观众此方面的要求,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特征开始呈现出口语化、亲和力、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