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千朵为谁采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时分,女孩子们撑着兰舟结伴出游,嬉笑打闹了一路,荡漾开一江碧水。采莲女们含羞带怯地看着出游的贵公子们,躲在莲叶后面窃窃私语,有大胆的便直接向他们抛去莲子,一表情意。
  有一叶扁舟似乎格外清寂,与这热闹景象格格不入。舟上的女子眉眼间一抹轻愁,淡如江南烟柳,却又重得似要压沉这叶扁舟。江水清凉,女子伸出纤细的手指放入水中,她试着握了握手,再将手抬出水面,却什么都没握住。
  恰似那留不住的良人,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相思的词句写了一笺又一笺,她的夫君仍在千里之外的洛阳不曾归来。
  都说洛阳城里风光好,不知会不会比这江南美景更胜三分?她本该体谅他的,却在看见这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时生了一丝怨,而后便是铺天盖地的思念。
  兰舟仍在江面泛行,恰滑进江水深处,于是她便被这团团莲花围住。她想,不如折一枝莲花寄予他吧。
  尺牍上寥寥数字,难以道尽她千言万语的相思,不如赠他一枝莲,或许他看见这枝江南莲,便会想起故乡想起她,便肯抛开功名利禄,和她终老于江南烟雨中。
  一枝莲花辗转至洛阳时,已是香囊里的干枯花瓣,只有那幽香还丝丝缕缕地缠绕在江南的锦绣织缎间。彼时洛阳已是深秋,城外古刹旁的树木早已泛黄,想来再过几日枯叶落尽,就要迎来冬日里的第一场雪。
  他便于此时收到了这盛于香囊中的一捧相思,刹那间思念成灾。从窗外望去是落了一地树叶的中庭,再往外是他熟悉的洛阳街市,而后一路笔直出城门,走过千山万水,便是她所在的江南。洛阳没有三秋桂子,没有十里荷花,只有属于帝都的雍容华贵,如同三四月的牡丹,自顾自地傲然众生。
  他来这里游学求官,却终究求不得青云直上,只能日复一日地盘桓。他想起新婚时许给妻子的诺言,结发同心,哪怕洛阳城里乱花迷眼,他却从未迷失本心。他知道她信他,可红笺小字上的相思一日浓过一日,他却不知如何回应。
  他想给她荣华富贵,怕自己一身白衣来到洛阳,又一无所有地回到江南,给不了她余生的安稳。他想起很久之前听江南女子哼唱过的歌谣,于是凭着记忆将那歌谣的后四句写了下来,托人带给江南的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许多年后,这首诗仍传唱在民间,出现在无数才子佳人的笔下,由着那墨滴摇曳成一江春水,凑得近了,仿佛还能闻见江南菡萏轻柔散发出来的幽香。
  就像是那些思念着良人的女子们的衣袂,在涉江而过时,于水中铺陈开来,辗转了千年递到我们面前。于是我们便得以窥见她们难以诉诸笔墨的想念:“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其他文献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宋·苏轼《花影》  我收到一封信,是从宋朝寄来的,信上有花影一叠。寄信人是东坡先生家里的小童。信中提及,东坡先生让他将亭台上重重叠叠的花影扫开,但他实在做不到,只好将花影寄给我。  我想,痴缠花影的人,这位小童都会不吝寄送的。所以看到东坡先生的这首《花影》时,感觉我的窗前悠然落下清喜可人的一叠叠花影。  而坐于花影中,整个人
期刊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红叶上题罢这首诗,她不禁轻叹,正是悲风素秋的时节,遥遥月色一泻而下,凉透了一叶清愁,也朦胧了她一襟幽思。  她以平民之身入宫,流年在眉眼间渐行渐远,一扫眉便似抖落七八分韶华。  她细细描摹着红叶的脉络,忽然觉得自己便如此叶,分明天长漏永、风月俱寒,却仍沐浴着月光,在玉露凝霜中舒展姿态,哪怕鲜艳的红终究会零落泛黄。  那便在此时顺流而去吧,即
期刊
她的美貌让她身边不乏男子,她的才情又让无数墨客骚人为她写词作曲,一首首词曲从她口中唱出,惹无数男子为之着迷。然而从没有人问过她的心思,她想要的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而已。  此时她的闺房内正坐着一个男子,口中吟咏着诗词,而她抚琴相和,清冽的美酒倒在精致的器皿里,她与他对坐相酌。他们可以从诗词歌赋聊到琴棋书画,日夜不休,他称她为知己。夜已深,白日喧嚣的店铺早已关门,唯有这家灯红酒绿,门口的姑娘笑得招摇
期刊
是谁曾在清风里弹唱,一曲关于爱的过往?又有谁曾明白,那些清词丽句的华美模样?我徐行在红尘万丈间,听一段夜未央。朦胧中琴音渺渺,几缕箫断,滑过我迷离的眼前……于是决定花下饮茶,与你细数许嵩歌词里的古典与忧伤。  《半城烟沙》  半城烟沙 随风而下  手中还有 一缕牵挂  只盼归田卸甲 还能捧回你沏的茶  半城烟沙 血泪落下  残骑裂甲 铺红天涯  转世燕还故榻 为你衔来二月的花  当这首歌在我耳旁响
期刊
听闻世间最深的情,是以我之姓,冠你之名。而最深致久远的怀念,是把你的名字从旧纸堆里拾起,拭去尘土,静静观赏。扶苏扶苏,读来仿佛置身清风竹林;仓央嘉措,似能听见最美的情郎于佛前诉说;柳如是,比柳妩媚,清雅如是……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扶苏(?—前210年)。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  荷花依然开,大山依然在。山中有扶苏树湮没在群芳中,如扶苏公子埋没在乱世。  据说公子扶苏的母妃是郑国人,喜欢吟
期刊
在爱情世界里收放自如的女子不多,卓文君算一个。  临邛初识,司马相如雍容娴雅,俊朗风流。她隔门窥之,春心萌动,待到相如以琴音相挑,她索性越礼夜奔,与情郎驰归成都。这是西汉年间的惊艳情事,直到七百多年后,历史才好不容易复制出红拂夜奔李靖的相似桥段。  故事的高潮处总是急管繁弦,似乎所有焦点都是高扬的旗角,永没有飘落的那一刻。历史从不钟情庸常与琐碎,因此史书里爱情的下场,要么是再无交代,要么是一波三折
期刊
读闲书,养幽情,书斋是凡夫俗子修持内心的莲花道场。  若以后能在山清水秀、茂林修竹之处与相爱之人修一间简朴清幽的书斋,就给它取名清隐馆,门前要栽满桃花、栀子、茉莉、芍药……闲时看杏花如霞、梨花胜雪,日光和煦,书斋清简,这样就很好。  书斋有许多温暖美好的名字,如轩、舍、室、馆、阁、堂,出名的有芸窗、松雪斋、项脊轩、阅微草堂、梦坡斋等。清雅幽静的书斋是文人墨客心灵的栖息地。翻几卷线装书,赏几幅山水画
期刊
那是很久以前了,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坐在他面前,托腮问:“我叫柳薇吗?那你是谁?”他并不奢望一个工具美貌玲珑至此,但看着她倾城容颜上全然的期待和信任,不禁温声答道:“是啊,柳薇。柳絮因风起的柳,采薇的薇。”  比起天下第一庄的立庄根本,折花七七四十九式的名剑风流,柳薇更喜欢缠着他读书练字。碧风居里,她照着他的笔画一点一点写下“柳薇”,又或者笨拙而认真地写他的名字“慕容秋”。  山庄好奇的小丫头常常大着
期刊
1904年的杭州,林家迎来一个女孩。襁褓里的孩子睫毛弯弯,恬静睡着,浑不知将来要看的四月春景、战火流离,也不知在后世那段泛黄的民国记忆里,她是怎样一个传奇。  祖父为她取名“徽音”,取自《诗经·大雅》里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之句。徽是美好,音乃品德,端谨知礼,邦之名媛,这是长辈对她的期许。  林徽因生在晚清世家,纤细清秀,又灵透早慧。16岁那年她跟着父亲游历欧洲,在细雨缠绵的伦敦,遇见了徐志摩
期刊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新生总是能让人在经久的无望中看到一线希望的光。白居易出生之时,他的家乡徐州便遭遇了战火洗劫,太平时光一去不返,马蹄声交织着刀光剑影,像是为盛唐的消逝唱一曲哀伤挽歌。家中长辈为他取名居易,或许是盼他安稳长大,不求封侯拜相,只愿一生顺遂。  然而一语成谶,居易居易,前面缀了一个“白”姓,便道出了他一生的颠沛流离。  为躲避战乱,他一家被父亲送往宿州避祸,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