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在理念、理论和培养计划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基于上述缺陷,将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与方法引入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尝试运用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模式完成学生会干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从而达到优化和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成长小组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5-0054-03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主体力量,一直以来关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都是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然而面对新时期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思维活跃的90后学生干部群体,我们有必要反思传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是否合理健全是否适应对其管理需求。基于这样的想法,笔者尝试将社会工作视角引入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期望能够优化和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有其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概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科学的培养理念
  一般而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教师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学生干部仅仅是培养关系的客体或对象,培养关系的主体仍是高校教师,培养关系更深层次而言是高校教师对学生干部单向的工作关系。而反观研究内容,培养关系的主体应该是高校学生干部,而且这个群体应该在培养关系中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从培养效果来看,把学生干部群体作为培养的主体,实现高校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可以大大提升对学生干部培养效果。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培养关系中的主体错位现象与目前学生干部培养理念不正确甚至缺失息息相关。
  (二)缺乏明确的理论支撑
  现阶段,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一般依据各学校、各院系已有的培养方式或根据团委、学生处等的要求开展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学习,即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更多地依赖于经验传承,学校、院系已有的培养思路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在这种氛围中,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更重视经验却轻视甚至忽略了理论的支撑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式有很多,讲座、团队活动、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其实施方法。从性质而言,上述实施方法都是科学合理的;效果而言,上述方法会对青年学生干部某一方面素质的养成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上述方法往往是在学生干部刚刚上任或者是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时单一作为培训方法使用的,缺乏必要的组合。这种现象的出现印证了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碎片化、分散化的,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没有一个完整系统化的培养计划。
  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社会工作实例研究
  根据王思斌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基于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缺陷,将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引入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尝试运用社会工作成长小组的模式完成学生会干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具体介绍如下:
  (一)小组名称及参与人员
  小组名称为:挑战者——学生会干部成长小组。基于研究群体的考虑,小组组员报名范围为第26届学生会成员,采用自愿报名和后期筛选的方式产生。小组的参与人员最终定为第26届学生会14位部长。
  (二)小组目的
  宏观而言,小组的目的是对现阶段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一次新尝试,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探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新模式。微观而言,本次小组是针对26届学生会干部进行的一次培训,培训主要围绕学生干部群体中凸显的缺乏分工与合作精神、服务意识与奉献意识不强、不能主动与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等问题进行。
  (三)小组理念
  本小组是在社会工作视角下展开的,所以小组理念借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助人自助”。在助人自助的理念下,针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而是带领教师更多地考虑为学生干部增能;从培养内容而言,培养不再是传统方式中教师对学生干部工作方法与内容的教授,而是带领教师通过增强学生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减少其对主管教师的依赖,促使其在工作中能更独立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干部培养中将学生干部作为主体,增强他们和带领老师的双向互动。
  (四)小组支撑理论
  1.成长小组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之一,而成长小组又属于小组工作的范畴。成长小组的小组目标定位为帮助小组成员最大限度激发他们自己的潜能,促使小组成员能够健康成长。
  2.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理论认为参与者通过玩游戏可以将自己内在的感受显示出来,同时参与者若能够与游戏带领者进行互动,则可以使游戏参与者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促进游戏参与者的发展,实现对游戏参与者的增能。
  3.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更加关注人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不再把问题作为思考的焦点。同时优势视角理论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人通过发现和运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可以提升面对负面语言和标签的能力,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五)小组程序
  小组共分为六次开展,每次小组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热身游戏,目的在于消除小组成员的拘束感、成员互相认识、增进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归属感;第二部分为针对特定问题的游戏,目的在于通过游戏让学生干部体验对特定问题的切身认识和感受;第三部分是分享环节,通过带领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分享他们对小组活动的感受和认识并由此推及平时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第一次小组:小组成员互相认识并熟悉。小组成员互相认识和熟悉的目标通过游戏“人肉洗衣机”[1]来开展:将参加者分为两组,两组圈内和圈外围成一个同心圆;播放音乐,外圈逆时针方向转,内圈顺时针方向转;主持人叫停时,内外圈对面的人相互介绍交流3分钟。   第二次小组:通过参与游戏体会团队分工与合作。热身游戏采用“攻名大战”[2] :用一块垂直的大布分隔两组,坐在地上,互不看见;两组各选定一个代表,主持数三声后,代表站立,并快速叫出对方代表的名字;快而准为胜,败方代表成为对方战俘;游戏继续,直至一方没有人为止。体会团队分工与合作采用游戏“七手八脚”[3]:参加者分为三组,主持叫指示,如7手8脚,参加者须把指定数量的手脚放在地上,再全组一同数五秒。
  第三次小组:通过参与游戏体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热身游戏采用“乌龟乌鸦”[4]:先面对面排成两队站立,一边是“乌鸦”,另一边则是“乌龟”;双方伸出右手作握手状,听到自己的组名便要捉人(即主持说“乌龟”时,“乌龟”要捉着“乌鸦”的手,“乌鸦”可缩手,反之亦然)。体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通过游戏“环游世界”[5]:参加者分为两组,小组全程手牵手,在限时内,顺时针把呼啦圈穿过每人身体。
  第四次小组:通过参与游戏体会关注他人。热身游戏采用“我是熊贝贝”[6]:选一个代表蒙眼站在圈心;其他人围圈顺时针方向走,代表在任何时间叫停,并手指其中一人;被指者要扮声说:“我是熊贝贝”,圈中人有两次机会猜估;完成再换人进行游戏。关注他人的游戏设置为“帮我签个名”[7]:事先设置好九宫格,内容可以为喜欢红色的人、夏天出生的人等,每人需根据空格要求,找出九位不同的符合条件者在空格内签名。
  第五次小组:通过参与游戏体会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热身游戏采用“你听到吗”[8]:围圈坐下,选一位代表先离开房间;主持给予一个主题(如:歌星),每人构思一位歌手:刘德华、陈奕迅、容祖儿等;代表返回圈中,全组数三声,同时叫出自己的歌星,让中间的人猜其类别。体会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游戏设置为“团队密码”[9]:按A>2>3>…9>J>Q>K的次序揭开13张扑克牌;每次只派一个代表跑入场地揭牌,揭完后返回基地,换另一代表接力,直至顺序揭开13张牌为止,不允许使用笔记录。
  第六次小组:通过参与游戏处理离别情绪。设置游戏“爱我你就夸夸我”:将参加者分为两组,两组圈内和圈外围成一个同心圆;播放音乐,外圈逆时针方向转,内圈顺时针方向转;主持人叫停时,内外圈对面的人说出对方的至少一个优点,相互鼓励1分钟。最后,评估成员在小组中的变化,成员反馈对小组的建议,结束小组。
  三、总结
  挑战者——学生会干部成长小组采用“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小组的开展不再是学生干部简单地学习,而是教师通过增强学生干部的能力,使他们可以独立面对工作。同时,小组的主体是学生干部,教师只作为小组带领者的身份出现,小组环节特别是分享环节的设置更多考虑增强老师和学生干部群体的双向互动。
  挑战者——学生会干部成长小组运用了成长小组、游戏治疗和优势视角等理论,能够更透彻地指导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建立。而且,这些理论的运用使得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增加了新元素,可以采取青年群体更加喜欢和乐于参与的团体建设和游戏方式进行。
  挑战者——学生会干部成长小组有为期六周的培养计划,时间跨度为2-3月,培养内容涵盖学生干部急需的分工与合作、服务意识与奉献意识等模块,完整的培养计划保证了学生干部培养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挑战者——学生会干部成长小组开展了六次,小组最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诚然,采用社会工作视角下小组工作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培养机制中缺乏理念、理论和系统培养计划的不足,优化和提升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但是,小组工作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干部、小组工作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小组带领老师的专业能力等问题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2][4][6][7][8] 黄干知,梁玉麒.一玩再玩:125个热身游戏带领技巧[M].香港:策马文创有限公司,2012:125,133,
  103,119,150,118.
  [3][5] 黄干知,梁玉麒等.一团和戏:130个团队游戏带领技巧[M].香港:策马文创有限公司,2012:80,88.
  [9] 黄干知,梁玉麒.举一玩十:一种物资带领多个游戏[M].香港:策马文创有限公司,2013:66.
  [10] 朱眉华,文 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 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2] Elzabeth M.Timberlake, Marika Moore Cutler.临床社会工作游戏治疗[M].肖萍,包雪华,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郭丽娟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题旨在探索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上海交大医学院12级、13级、14级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党员考察标准和党校教育形式,探讨党员发展培养全过程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大学生党员质量工程,提升大学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共产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南京市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从做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为党性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载体,做好红色资源的提炼和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深刻的课堂体验两大方面,对南京市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红色资源;开发;整合;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4-009
期刊
〔摘 要〕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科内唯一一个以方法论为名的学科,方法的意思就是学者进行研究所选择的理论工具或路径,所以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的研究显得更具有关键性意义。当今学者也一致认为,合理的研究方法为比较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路,从而可以为更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政治现象提供了可能性和创新性。《比较政治学解析》一书,无论从研究理论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是比较政治学领域的一部有分量的具有很大原
期刊
〔摘 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将对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影响深远。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现实思考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2-0018-03  实现人
期刊
〔摘 要〕 高校进行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选时,存在辅导员与申请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利用信号博弈方法,对高校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选工作进行分析。得出:只有当无论辅导员采取行动后识破申请者造假还是证明申请者诚实所获得的收益均不小于其因采取行动而付出的成本时,高校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选才存在唯一的精炼贝叶斯博弈均衡,即经济困难者与经济非困难者均诚实,辅导员采取行动。  〔关键词〕 贫困生;国家助学金;
期刊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为我们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光辉典范。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有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了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俄国革命 ;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各级党校必须坚持好“党校姓党”这个基本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在实践上包含着办学治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理论教育等多维度的内容。其中,从严从实推进党校建设,是党校办学的基本原则,也应是党校今后治学的基本方针。本文将从思想建设——增强党校教职工意识形态建设;政治建设——严格树立党校教职工看齐意识;作风建设——严格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论述从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加速,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也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村镇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一些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转变传统城镇化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城镇化;传统文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5-0022-04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多发易发且屡陷困局。就其实质而言,这终究是一个发展问题,是公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与当下中国社会多重矛盾叠加和交织的综合反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是解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锁钥,我们提出崇尚创新发展,为破解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第一推动力;注重协调发展,为破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公平配置权力;力推绿色发展,为破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变革发展模式;贯彻开放发展,为破解环境群体性事件搭建
期刊
〔摘 要〕 政法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又具有普遍性的群体,他们是大学生,也是未来公检法队伍的可靠后备军,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关乎着人民的财产安全、社会的有序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利用调查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15年335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造成原因是多样的,有家庭、学校及社会,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重点从学生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