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扎扎实实地改革和推进每一类课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b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定区实验小学拥有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并充分利用高校、中央电教馆、教科院等多渠道人力资源,为学校“数字化学习”的特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创设“数字化学习”的办学特色,学校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信息化整合研究与实践。
  近两年,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和上海市大力推进的“电子书包”项目为抓手,以三类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学校数字化学习的特色道路,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树立了学校的特色品牌——“数字实小、协同教育、快乐学习”。
  2007年至今,学校确立了每一年的研究主题,在不同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索。从课程不明确到明确阶段重点推进课程,从无研究目标到明确年度研究目标,从自主摸索到参与教育部项目系统研究。
  一、探究型课程
  1. 实施情况
  我校与杨浦控江中学、四川彭州博爱升平小学合作,开展基于生活实际的项目研究。如“小筷子力量大”、“小区停车位的合理设置”等。其实施三要素分别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网络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博客、Moodle平台;数字化学习方式 :合作讨论式学习以及问题解决式学习,学习交往与合作的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探究型课程教师主导性强,教师从项目确立到合作方式、学习路径全程把关。为此,我们建立了项目平台,引导学生在任意时间和空间学习,并重新界定教师的角色,由学生自己确定合作交流方式。
  2. 收获
  通过开展探究型课程的实践,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行为;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合作的;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
  二、拓展型课程
  1. 实施情况
  在三到五年级语、数、英三门学科开展数学思维、趣味作文、敏特英语拓展课教学,每周一节。其实施三要素分别为:数字化学习环境 :一对一的数字化环境(Dell上网本);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小英雄”、“敏特英语”等多媒体学习软件;数字化学习方式 :自主发现,探究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不明确;小组合作有效性差;全班交流互动性不强。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种措施:
  一是变革课堂传统规则,建立新型课堂常规。学校确立了“面向全体、大声发言;注视对方、仔细倾听”的学习常规新要求。发言时,学生转身或跨出一步,面向更多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教师一人;倾听时,注视发言者,仔细听清发言者说的每句话,逐步建立起倾听与对话的课堂文化。
  二是变革教学评价思路,推行现场研究策略。我们认为,课堂转型的实质是:在课堂上要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力,保障学生探究的权力。因此,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数字化课堂现场研究。课堂的现场研究和一般的“说课评课”检验模式有明显的不同,课堂现场研究的重点是观察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的变化。此外,课堂现场研究是一种参与式的观察,研究者置身于教师和学生之中,观察和记录课堂教学的变化,旨在发现更多还未被发现的事件,力求信息获取的客观性和最大化。
  我校在开展课堂现场跟踪观察的过程中,采集众多数据与资料,关注教师和学生对话、访谈的形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转型。基于对课堂转型实质的理解,我们开展了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评价的现场研究。所谓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在互联环境下,一名学生或数名学生(一般不超过4人)拥有一个数字化终端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角色转换的特征。
  首先是研究个案的选择。在学校相关年级中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准则是要能观察到从初始阶段到变革阶段变化的全过程。在实验班中,我们选择了一名英语教师、一名数学教师作为观察对象;选择4名学生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这4名学生在课堂开展合作学习时属于一个异质的学习小组,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业水平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
  其次是课堂观察的模式设计。在明晰个案选择的基础上,随即对实验班开展课堂跟踪观察。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每月跟踪观察1次,每次观察2名任课教师的各1节课。同时,用2台摄像机拍摄教学全过程,1台拍摄全班的教学活动,1台拍摄被观察的4名学生的学习动态情况。
  我们确立了课堂观察与分析的流程,即课前准备——仔细阅读教学设计,对教学流程做好笔记;课堂——录像摄制、课堂教学活动观察、学生个案观察;课后的回顾与对话——课堂录像分析。我们进行课堂观察的基本准则如下:(1)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关注“学”应体现在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反思和评价的各个环节之中。(2)观察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具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的信息。(3)课堂案例是以真实的教学状况和事件为基础的叙述性档案,必须包含有足够的教学细节和必需的信息资料,课堂分析是基于对课堂“教”和“学”行为的细致观察。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时间分配、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集体交流表达能力。
  2. 收获
  通过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课堂的现场研究,我们发现评价方式的转型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
  其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变化。传统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教师把自认为最优化的学习方式直接教给学生,替代了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
  以葛莹老师的英语课《Compound Words》为例,课堂结构、教师讲授时间、学生学习时间与传统课堂相比都发生了变化。本节课主要分为“导入”、“讲授”(主要告知学生如何使用软件)、“练习”(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反馈评价”四个模块。整堂课中,教师告知学习方法5次,学习活动6次,反馈评价5次。结合统计表的数据信息,不难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占了将近25分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在讲清要求、教授学习方法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了学生,评价的重心更趋于学法的指导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其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变化。新课程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促学手段,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其不断进步。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学习能力进行观察、评价,通过对4名被跟踪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必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可见,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评价每一名学生,不能片面强调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应位次,而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三,小组学习合作能力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课堂上更侧重于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分享、交流。我们发现,教师在改变评价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一次比一次更快地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并在团队中乐于合作、分享。
  其四,集体交流表达能力的变化。依据课堂转型的目标要求,学校在课堂上以“评学”为重点。着眼于采取怎样的评价形式和内容,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制定了新的课堂常规:(1)诵唱算练、充分准备;(2)面向全体、大声发言;(3)注视对方,大声发言;(4)每课一说,学会表达,并作为“评学”的标准之一。课堂上,更关注的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更关注评价学生起立发言时是否“转身面向全体,大声表达”,其余学生是否“注视对方,仔细倾听”;评价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时间及习得效果。
  基于评价的转型,学校的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二是教师授课身份从一个具有控制权的管理者,变成课堂的促动者。三是教师能清楚地向学生阐明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四是学生能很快地开展学习,并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活动任务。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获得了丰富的实践体验。他们比平时上课更积极,更投入;他们乐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而且渴望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聪明发现。
  三、基础型课程
  1. 实施情况
  确立两个“Dell互联教室”,两个“iPad数字化学习应用教室”。其实施三要素分别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网本、iPad、Wi-Fi、Apple TV;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材、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学习方式 :情境探究 。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教师信息素养滞后,课堂时间管理意识差;学生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的意识与能力较差;家长理解不够、信心不足,对数字化学习既支持又担忧;技术支持公司鱼龙混杂,教师面临如何理性、有效选择与使用信息技术的挑战。
  为此,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教师“CBL探究式学习”专题培训;制定“时间管理,科技应用”的学习应用总目标,细化每月推进表;签订家校协议;每周开展课题组活动。
  2. 收获
  通过“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现了以下三种目标:一是点燃教师,驱动了变革的内生力量;二是协同家长,整合了变革的优势资源;三是支持学生,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化变革课堂是一次深刻的人对人的变革,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创造,是人搜索寻找与自己的需求相对应的过程,而不仅是技术。因此,当我们无视人的根本性、衡量不出人创造的价值时,我们的信息化必然囿于规模,止步于产品;而当我们真正认识人的价值和意义时,信息技术才会从工具真正成为工具。一所懂得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学校,才是真正理解信息化内核的学校。我校将持续推进,走出一条朴素而实用的变革之路,进行有效的学习研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九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上过许多节课。大部分已经印象模糊了,但有一节课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节区级公开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VB程序设计中timer控件的使用方法。为了这堂课,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充分研究教材和学情后,结合学生生活,我定下了《魅力朱家角》这个课题,并精心设计了以下任务:让学生找出4幅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朱家角古镇的图片,利用VB程序中的4个timer控件
关于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的阅读。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新鲜或不成熟的阅读感受,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发散性思维。这个要求体现了新课标中关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理念。这个要求不仅符合一般的阅读规律,更符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规律。很多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
随着现代性发展,身处都市丛林的我们时常会被无休止的忙碌和繁复所裹挟,时刻在追求简单,却发现陷入无尽的时空漩涡之中。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时间都去哪了,忙碌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这种对于慢节奏、闲暇生活的期盼,成为人们对安逸生活最初梦想的共同“乡愁”。前些年,一曲《时间都去哪了》传唱街头巷尾,而木心先生的《從前慢》也在网络迅速传播得到广泛共鸣:“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
课程改革已经经过7年的探索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基层学校都在努力理解、践行和倡导教育的新理念,身体力行地推行素质教育,努力达成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7年的改革,大家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教学领域,这项改革的成果更是百花齐放、活跃而且深刻。当前,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也在健康、迅速、有序地发展。教育部在今年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特别明确提出,
【摘 要】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亟待更新。本文从TPACK这一框架出发,对信息时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形成了基于TPACK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时代教师培训者以及培训课程设计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教师培训;TPACK;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7/8-0035-04  信息时代我
MOOCs: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标志  21世纪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两股潮流的汇聚,即全球化和信息化。信息化给教育将带来革命性影响已经讲了十五年,十五年过去了,大家产生了怀疑:这种变化会发生吗?同样,在国外也出现了“乔布斯之问”:20年来,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为什么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20年前,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当时很多人都乐观地预测,电脑屏幕上的学习将取代书本学习
二师教育发展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简称“二师”坐落在天山南麓号称“华夏第一州”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师23所中小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差距十分明显,特别是边远落后团场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两基”目标的实现解决了兵团子女“有学上”的问题,而要满足兵团子女“上好学”的期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第二师教育发展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78年,是专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综合性企业。针对普教市场的校园信息化、网络化,公司携手韩国BICOM公司共同打造适合于行业标准化的“三网融合校园数字化系统”。近日,围绕着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主流业务工作以及“三网融合校园数字化系统”,本刊编辑部专门采访了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裁李兴植先生。    记 者:从目前社会与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
名师速写  时至今日,谈起2012年的“陶昌宏教研创新研讨会”,陶昌宏老师仍难掩激动心情。他感慨又风趣地说道:“回首五十八载,牙齿依旧在;头上鬓发斑白,远看人还帅;常常整日伏案,身板还能直起来;眼睛老早昏花,写字依然较快;备课高兴之时,歌声随之而来;师生一起交流,心动冲动最爱;往事历历在目,感动感动情满怀!”  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陶昌宏老师一直为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中学物理教师而努力工作,为一线教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极不均衡,因此按照适合本地区的方式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海淀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自建设之日起就走在了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列,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逐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