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潇湘,映出风月琳琅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32215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有许多绝世名姝高姿风华如云水,随便哪个都能令无数人倾倒在她们盛世的才情下。清朝嘉庆年间,也有这样一位书香才女—谢浣湘,丝毫不落前代名姝之风致。
  谢浣湘出生于福建诏安县的一个簪缨世家,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使得谢浣湘小小年纪便颖悟非凡,自幼饱读经书,学识出众。在父亲和哥哥的指点下,幼承庭训的谢浣湘不由在同龄人中越发出众,展现出令人惊艳的不世才华。
  每有空闲,谢家子弟们常聚在一起斗韵擘笺,吟诗作画,切磋诗画技艺。每当谢浣湘出现,他们便将目光凝在她身上,看她言如贯珠,不消片刻便将残缺诗篇填补得圆满无缺;又看她眉眼弯弯地在另一群观景作画的子弟身旁落座,或蹙眉探讨或含笑赏识,一颦一笑皆惊艳满园葳蕤花木。
  更难得的是,谢浣湘并没有因为少年成名而骄矜自得,始终淡若云水,内敛自持。大多时候,她就待在闺阁中写清词丽句,画花鸟云水。偶尔钻研诗腔词调,甚至会忘却晨昏朝暮。
  然而,风雨前的宁静总是短暂。成年后,谢浣湘很快受父母之命嫁给一个胸无点墨的村野之夫沈福。
  成婚当夜,沈福的亲族因久闻浣湘才名,纷纷要求她即兴吟诗。谢浣湘养在深闺,哪里见过如此乡野风俗,幸而她素来机变,凭借一句进退得宜的诗句,瞬间化尴尬为无形。
  可这不过是谢浣湘惨淡婚姻的开端。沈福平日只知衣暖食饱,半点不懂风雅之事,还嫌弃谢浣湘不善持家。这些她都不在意,阑春依依寂,流光漫漫长,只要她能忙里偷闲地品一卷书作一幅画,就能忘却悲愁,心满意足。
  可惜,白玉有微瑕,唇齿难相依。当沈福将怨气迁怒于谢浣湘时,这个默默吞咽苦涩的女子终于不再让步。她毅然决然地回到娘家,宁可连理分枝,也不愿继续做那逆来顺受的并蒂残花,磨灭自己的诗心画骨。
  卿本山间云水,何须折腰媚俗?清骨傲然的谢浣湘很快从不幸婚姻的阴影中走出。她是那般坚强灵慧的女子,在放弃婚姻的那刻就已做好不怕世俗流言、坚持自我准则的打算。
  在父亲的帮助下,谢浣湘成功开设了私塾。她的私塾没有男尊女卑的不公对待,没有富贵贫穷的差别待遇,无论是韶龄稚子还是花甲老者,都可以成为她私塾的一员,读卷卷泛黄经史,品千古风流诗画,徜徉在笔墨书香中尽情自在。如此做法虽然罔顾世俗礼教,但清心赤诚如谢浣湘,她浑然不惧这些。她只希望世间所有辗转求学的赤子都能学有所成,在历经蹉跎之后还能寻得诗画书香的归依。这是她设帐授徒的初心,亦是余生唯一的希冀。
  谢浣湘拼却一身傲骨,冲破礼教枷锁,执教三十余年,不知有多少学子慕名而来,最终成就非凡人生。而她一直恪守本心,风范从容,远近诸县时人皆知诏安县第一女教师的嘉名。其舅祖更为她赠联曰:“学礼学诗男弟子;教忠教孝女先生。”这给了她莫大支持,对此盛赞,谢浣湘不过淡淡一笑。
  人的一生总会遇见许多无法预知的困难。然而,对谢浣湘来说,当她选择授课教学的那一刻起,她的心就变得很淡很淡,如薄云如烟水,不染浮荣。往后的日子里,她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守着诗心画意,平平淡淡地直到暮岁余生。
  因为孤身寂寥,那时的谢浣湘时常在诗作中抒发迟暮孤愁之情,字里行间总是带着揪心的苍凉沉郁。她像一叶飘摇的舟,迷失了人生方向。直到某日透过窗棂,望见暮冬深雪中盛放的艳烈寒梅。她想,小小的梅花尚能在寒凉的雪后灼艳盛开,那么她也一定可以走出寂寞困局,自在而逍遥地挺住风霜孤苦!
  很快,谢浣湘的诗作开始重焕生机,不仅有清新俊逸的咏物诗、诚挚生动的感怀诗,更有雄风扑面的征战诗、高风亮节的言志诗。她原以为韶华诀别再难重来,却不想人到岁暮还唱清词丽音,因此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在诗意中重新寻找慰藉,借以唤醒那个曾经娴雅素淡的自己。
  这世上有一种人物,不管天地如何翻覆,总能以云水之姿淡然处世,如冰雪清流般濯濯流淌。谢浣湘便是如此玲珑的人物,而大约是命运注定、性灵使然的缘故,余生她总算没有蹉跎意志,而是裁云为骨剪梅做魂,秉着第一女先生的清古风范,直至芳魂长眠。
  “檀心原自洁,馨口只含香。”谢浣湘一生爱梅,临去之时便由衷希望来世能转生为一株永不低头的古梅,扎根在春来春去的间隙里,凝望世间所有诗画悲欢,照拂万物……
其他文献
一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尽了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彼时的她欢脱活泼,刚刚荡过秋千有点儿疲倦,甚至懒得去揉发麻的纤手,香汗湿透轻衣,阳光正柔和地洒在庭院里。  忽然就看见那个让人心惊的身影,她忘了穿鞋,只穿着袜子,连云鬓上的金钗也掉了,这样的慌乱与匆忙只因那人的猝然到访。长在深闺的她早就听过他的大名,而她此时已料到他是来提亲的。  翩翩公子如赵明诚,绝代才女如李清照,就这样演绎着一段美好姻缘,然而
期刊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此地是女贞观,在出落凡尘的清静地,两人于此初次相遇。犹如六道轮回时的回眸,钟鸣磬响,她眉间悠然。  彼时,潘必正赶考落了第,惭于归家,借宿于姑母所在的女贞观中,暂度时日。潘必正落第后的心变得愈发敏感,也怜惜周身一切美好事物。因此,他见到陈妙常的第一眼便觉有他乡遇故知般说不出的惊艳。  不过一个照面,他大致揣摩出她身后必有故事。这女子误落凡尘,一颦一笑都是谜,他猜不透。他
期刊
编手札  隐娘被道姑带走前是窈娘,是妈妈的阿窈,是田季安的窈七。可后来观众只叫她隐娘,一如她的命运:隐去。侯孝贤拍下那些丝绸上翻动的光影,录下自然虫鸣和风吹树叶声,他想让你体验一个刺客才有的灵敏耳目,一个少女才有的细腻心思,让你看隐娘所看,听隐娘所听。那么,你听懂了吗?  —沐九九  一棵老树,两匹瘦驴,一道山冈上静立着两个女子。聂隐娘一身黑衣,凛冽如寒月。她是沉默内敛的,大多时候都不说话,就连受
期刊
那天,陈衡哲穿了一身清爽的旗袍倚在阁楼上。在外留学的她凭栏远望,街角梧桐叶子染黄了异国的秋。看到远方钟塔上有成群白鸽展翅飞起,盘旋过穹天,她垂睫含笑,朱红的唇瓣微抿,兀自发呆。突然间,脑中翻转着一个模糊的影像,他是从徽州小巷里走出的少年—胡适,彼时他们都在外留学。  初时,胡适任《留美学生季报》总编,陈衡哲常给报刊投稿,由此两个同在异国的年轻人时常通信,聊以慰藉思乡之苦,也常常讨论白话文学。他们未
期刊
又是一年五月初三,恼人的暑气盘桓于紫禁城的朱甍碧瓦间,无端让人生出几分烦躁与倦怠来。每年到了这日,玄烨总会放下手中繁重的政务,独自来到御花园的长亭中坐上一个时辰。看着池中开得愈发娇美的莲花,追忆着那段只有他与她知道的少年情事。纵使知道再不可能得到回应,他仍是笑着,只是笑着笑着,眼角便生出了泪。  玄烨知道,他的皇后向来只爱莲花。莲花圣洁,如她的容貌一般清丽,如她的性子一般贞静。就算她已薨逝多年,玄
期刊
编手札  他是闻鸡起舞的励志少年,是通晓音律的贵公子,是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白衣将军。他在乱世洪流中弃笔从戎,却不愿丢弃那颗剑胆琴心。他是刘琨,是你既熟悉又陌生的传奇。  —公子小白  他一生都不会忘记出任并州的那些日子,贫瘠的土地、苍茫的天空,以及那些散在微尘里的热血与清梦。他叫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生于官宦世家,是沉迷于美酒佳人的贵公子。他本工于诗赋亦颇有文名,却在那个群
期刊
她叫郭襄,襄阳的襄。是郭靖与黄蓉的爱女,也是东邪黄药师的外孙女,自出生起就备受宠爱。这个名字其实是一段厚重岁月的记录,可惜她生不逢时,当初镇守襄阳、历经辉煌的那些英雄,她只能在十余年后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去仰望。  那日在风凌渡口,她本是和大姐郭芙、小弟郭破虏一起于客栈避雪,却听到众人热切谈论着神雕侠,她一听就入了迷。  这个神雕侠好像与她以往仰慕的大英雄一样,又好像不一样,她也不知自己为何如此着迷
期刊
初见时,如花是素净的男装扮相,十二少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两相照面,不惊不乍,只是怦然间动了心。一曲《客途秋恨》,她唱得动情,他接一句,“愁对月华圆”,眼角眉梢都漾了轻浅的醉意。斯情,斯景,斯人,分外耐人寻味。  也唯有他—十二少,真正当得起“温润如玉”这四个字,玉润的眉眼和风骨,这般温雅翩翩,他只消往她面前一站,便成了桥上看风景的人,而楼上看风景的人隔着满座衣冠看他,不动声色。听他说“愁”时,眉
期刊
他是如璧君子,是离乱岁月里让人惊艳的传奇,只一眼回望,史册里便风流漫卷,惹动几番女儿心肠。他是潘岳,字安仁,而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后人所知—潘安,那个成为后世美男子标杆的潘安。  该是怎样的风姿才能惊艳千年?《晋书》里说他“美姿仪”,《文心雕龙》说他“少有容止”,连惜字如金的《世说新语》都不吝这样赞他,“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然而这些都是千百年后流传的故
期刊
又是一年春,江南叶家的阁楼临水而建,纱帘起起落落,衬着窗前的女子朦胧而清绝,似有委婉清润的唱腔滤过滚滚凡尘而来,沾了梨花细蕊的清芳,袅娜翩跹地穿过庭前深院,给人留下一往情深的牵念。  她反复品读那句念白—“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想起唱词里的佳人与才子三生有缘,却终究香魂一片独自归去。想到这儿,她心里闷闷的,把手里的帕子紧了又展,恍若梦中涟漪惊了自己的绮思,一时难以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