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师”是“信道”的前提。身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素质,尽最大努力唤起学生对自己的崇拜喜爱之情。只有教师力当学生心中的“星”,学生才会水到渠成地“亲师”“信道”,教育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亲师;信道;崇拜;喜爱
《学记》曰:“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中国教育的古训,也是现代教育可资借鉴的标准。“亲师”是“信道”的前提。一个备受学生敬仰、深得学生喜爱的老师,才能产出课堂的最大效益。教育教学中,让学生由衷“亲师”是问题的根本,是顺利施教的前提,是一门永恒的学问。如何让学生由衷“亲师”呢?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做学生心中的“素质星”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为教师,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只有教师登上理论的巅峰,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教师培养丰盈的才思与灵气,师生才能在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共鸣中高效完成知识的传承和人格的接力。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普通话好、书法好、知识渊博、讲课引人入胜……那种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丝毫不能展示学科内在魅力的课堂引导者,是很难吸引学生兴趣的;普通话、书法、表达能力等硬件不够也难免会让学生低看一眼。试想,大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要求学生讲标准的普通话、写规范的书法、知识掌握要熟练、专业技能要过硬,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老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其威信自然也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教写作课的老师,自己却没有作品能在学生面前露一手,这是挺尴尬的。而实施“捆绑式作文”,学生写自己也写,甚至当堂再现创作过程给学生看的写作老师,自然能不怒自威。所以,身为课堂的主导,教师必须苦练“内功”。普通话要好,三笔字更要不赖,要会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工具,专业知识要过硬,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总之,要有征服学生的“十八般武艺”,学生由佩服老师过硬的素质自然而然对老师产生喜爱之情,不仅听其言,而且效其行,把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自觉地运用到学习中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人。
二、做学生心中的“幽默星”
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在学生中展开调查。答案不一而足,但有一个词语出现频率最高,那就是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知识传承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幽默是教师能力与人格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生,永志难忘。一个没有笑声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荡不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一个没有丝毫幽默感的老师,无异于课堂的灾难。有学生坦言特别喜欢某老师的缘由:“她上课总爱讲笑话,被知识轰炸得昏昏沉沉的头脑在她主导的一场爆笑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听课又起劲了!” 青少年注意力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能长时间地集中,要求学生每天七节课的每个40分钟都保持高度的集中,对教师确实是一个挑战。幽默便是教师应对这一挑战的有力武器。
教师适时的幽默是一剂醒脑良药,为学生昏沉的头脑送去袭袭凉风;教师的幽默更是一块磁铁,能吸回学生神游八极的心;面对课堂上的偶然“出轨”者,一味批评只会赶跑学生轻松听课的心情,关闭学生活跃思维的闸门。教师高屋建瓴式的幽默,不仅能活跃全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能彰显教师的个性魅力,显示教师游刃有余的教育机智,让学生心悦诚服。所以,为人师表,一定要幽默!
三、做学生心中的“潮流星”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开明的思想和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想与学生融为一体,就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并适当地“投其所好”。常见有老教师悲叹说:“唉,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年轻老师,我们这些老古董……”其实,“老古董”并不体现在年龄上。影响传道与授业实施效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代沟,是教师与学生在审美认知上的差异人为地拉开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似乎有一道無形的厚障壁,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教师要想消除厚障壁,必须主动出击,迎合学生针对教师的审美心理,加强学习。学无止境,对教师来说尤其如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求知,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的观念、思想和行为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储存和开明的思想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的学习不仅限于自己所教科目,更要广泛涉及其他领域。教师甚至要会唱流行歌曲,会跳现代舞,能用最新“网词”跟学生沟通……为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必须因时而动,以学生为本,变身为现代青年乐意接受的人。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难题。在此基础上谆谆告诫,就会事半功倍,而不顾及学生心理游离于学生之外一味说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全无效果,反而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做学生心中的“形象星”
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甚至要关注服饰,做学生心中的“形象星”。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美的人。这种美不应该只体现在心灵思想、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上,教师的仪表也应该是美的。
每一个优秀教师,都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并通过自身美的形象,把审美情趣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学生。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优雅不俗的气质、饱满抖擞的精神状态,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更加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个人形象的塑造,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吸引力。至今仍记得自己年少时的一段经历。初一刚接触英语时碰到了一位衣着得体、优雅时尚的英语老师,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英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背默英语单词,因为不想在课堂上令老师失望;拼命把英语短文读得非常流畅,不过是希望英语演讲赛上能为老师争光。油灯下一位女生埋头苦读的身影,足以见证教师形象对学生学习的良性推动作用。当然,教师的装扮要以整洁大方为基本原则,切忌花枝招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损害课堂和谐,分散学生注意力,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
综上所述,为了让自己的“传道”更加畅通无阻,教师要力做学生心中的“星”。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高尚灵魂的塑造者,其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等理应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必须用自身高大的形象为学生蓬勃向上的人生道路点燃一盏不灭的灯火。如此,学生才能水到渠成地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导其行,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在“追星”的热情中实现知识获取的最大化,成为高素质的国家栋梁。
当然,以身示范,做学生心中的“星”,只是让学生“亲师”的一大方法。工作中我们还要多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多进行感情投资,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否则,一个高高在上的毫无“温度”的星,难免让学生望而却步,知识的传承自然也大打折扣。
关键词:亲师;信道;崇拜;喜爱
《学记》曰:“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中国教育的古训,也是现代教育可资借鉴的标准。“亲师”是“信道”的前提。一个备受学生敬仰、深得学生喜爱的老师,才能产出课堂的最大效益。教育教学中,让学生由衷“亲师”是问题的根本,是顺利施教的前提,是一门永恒的学问。如何让学生由衷“亲师”呢?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做学生心中的“素质星”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为教师,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只有教师登上理论的巅峰,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教师培养丰盈的才思与灵气,师生才能在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共鸣中高效完成知识的传承和人格的接力。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普通话好、书法好、知识渊博、讲课引人入胜……那种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丝毫不能展示学科内在魅力的课堂引导者,是很难吸引学生兴趣的;普通话、书法、表达能力等硬件不够也难免会让学生低看一眼。试想,大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要求学生讲标准的普通话、写规范的书法、知识掌握要熟练、专业技能要过硬,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老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其威信自然也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教写作课的老师,自己却没有作品能在学生面前露一手,这是挺尴尬的。而实施“捆绑式作文”,学生写自己也写,甚至当堂再现创作过程给学生看的写作老师,自然能不怒自威。所以,身为课堂的主导,教师必须苦练“内功”。普通话要好,三笔字更要不赖,要会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工具,专业知识要过硬,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总之,要有征服学生的“十八般武艺”,学生由佩服老师过硬的素质自然而然对老师产生喜爱之情,不仅听其言,而且效其行,把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自觉地运用到学习中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人。
二、做学生心中的“幽默星”
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在学生中展开调查。答案不一而足,但有一个词语出现频率最高,那就是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知识传承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幽默是教师能力与人格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生,永志难忘。一个没有笑声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荡不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一个没有丝毫幽默感的老师,无异于课堂的灾难。有学生坦言特别喜欢某老师的缘由:“她上课总爱讲笑话,被知识轰炸得昏昏沉沉的头脑在她主导的一场爆笑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听课又起劲了!” 青少年注意力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能长时间地集中,要求学生每天七节课的每个40分钟都保持高度的集中,对教师确实是一个挑战。幽默便是教师应对这一挑战的有力武器。
教师适时的幽默是一剂醒脑良药,为学生昏沉的头脑送去袭袭凉风;教师的幽默更是一块磁铁,能吸回学生神游八极的心;面对课堂上的偶然“出轨”者,一味批评只会赶跑学生轻松听课的心情,关闭学生活跃思维的闸门。教师高屋建瓴式的幽默,不仅能活跃全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能彰显教师的个性魅力,显示教师游刃有余的教育机智,让学生心悦诚服。所以,为人师表,一定要幽默!
三、做学生心中的“潮流星”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开明的思想和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想与学生融为一体,就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并适当地“投其所好”。常见有老教师悲叹说:“唉,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年轻老师,我们这些老古董……”其实,“老古董”并不体现在年龄上。影响传道与授业实施效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代沟,是教师与学生在审美认知上的差异人为地拉开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似乎有一道無形的厚障壁,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教师要想消除厚障壁,必须主动出击,迎合学生针对教师的审美心理,加强学习。学无止境,对教师来说尤其如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求知,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的观念、思想和行为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储存和开明的思想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的学习不仅限于自己所教科目,更要广泛涉及其他领域。教师甚至要会唱流行歌曲,会跳现代舞,能用最新“网词”跟学生沟通……为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必须因时而动,以学生为本,变身为现代青年乐意接受的人。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难题。在此基础上谆谆告诫,就会事半功倍,而不顾及学生心理游离于学生之外一味说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全无效果,反而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做学生心中的“形象星”
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甚至要关注服饰,做学生心中的“形象星”。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美的人。这种美不应该只体现在心灵思想、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上,教师的仪表也应该是美的。
每一个优秀教师,都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并通过自身美的形象,把审美情趣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学生。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优雅不俗的气质、饱满抖擞的精神状态,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更加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个人形象的塑造,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吸引力。至今仍记得自己年少时的一段经历。初一刚接触英语时碰到了一位衣着得体、优雅时尚的英语老师,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英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背默英语单词,因为不想在课堂上令老师失望;拼命把英语短文读得非常流畅,不过是希望英语演讲赛上能为老师争光。油灯下一位女生埋头苦读的身影,足以见证教师形象对学生学习的良性推动作用。当然,教师的装扮要以整洁大方为基本原则,切忌花枝招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损害课堂和谐,分散学生注意力,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
综上所述,为了让自己的“传道”更加畅通无阻,教师要力做学生心中的“星”。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高尚灵魂的塑造者,其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等理应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必须用自身高大的形象为学生蓬勃向上的人生道路点燃一盏不灭的灯火。如此,学生才能水到渠成地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导其行,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在“追星”的热情中实现知识获取的最大化,成为高素质的国家栋梁。
当然,以身示范,做学生心中的“星”,只是让学生“亲师”的一大方法。工作中我们还要多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多进行感情投资,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否则,一个高高在上的毫无“温度”的星,难免让学生望而却步,知识的传承自然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