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目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基础教育存在着一大批薄弱学校,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择校热”、“超大班”、“多收费”、“乱收费”现象的产生,薄弱学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包括目标和任务、主要措施、工作进度等,使改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二是要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对薄弱学校的投入落到实处。三是要给薄弱学校倾斜政策,为学校选派事业心强、有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校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并在职称评定时优先晋升,允许返聘优秀离退休教师。四是要加强对薄弱学校进行专项督导和评估,帮助和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薄弱学校在“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软件”水平有质的飞跃。
  二、推进中小学标准建设,实现基础教育规范化发展
  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保障每所学校的教育在发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约束政府部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障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重要的因素。目前,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要想尽快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人才培养与流动的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师资引进方面,应优先满足薄弱学校的需求;在教师调配上,以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事,鼓励“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区域内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的方式,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定期任教,并将此作为重点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师资培训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为他们提供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在职称评定上,为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同样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文教教师的职称晋级;在福利待遇上,要有政策上的保障,如教师流动期间,其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等保留在原单位,工资、资金、福利、医疗等待遇不变,有条件的地区,还应适当增加支教教师的工资。
  四、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
  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包括学校硬件建设的均衡发展,也包括学校软件建设的均衡发展,其中,生源质量是学校软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深化学校升学制度改革,使学校生源质量大体相当。这就要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下大决心,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坚决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就近入学政策,彻底取缔重点校、重点班、校中校,加大重点高中分配给各普通中学升学指标的比例,这样,择校问题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为实现学校间生源质量均衡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一,转变学校管理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其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其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规章,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换句话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加强学科整合,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将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拓宽思想品德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实现了全面提高。  一、知行统一实践自出真知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如一位学生的一篇作文《我和我的班级》。学生写道:班级就像大海,我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滴水的寿命是
期刊
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是识字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师生均感难度大,教学效果差。学生识记生字回生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制约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呢?一、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将难记难写易错的字圈画出来,作为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课前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潜力。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颁发,引发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变革。针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呈现多样化趋势。本文试就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我省所使用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初步分析其编写特点。  一、关于内容方面的特点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教育人的基本要求。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各种现代信息大量涌入,人们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学生对事物的鉴别和行为选择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对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系统地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稳步发展,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由洋思中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实践证明洋思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它对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笔者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探讨洋思模式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运用。  洋思模式理论中的“先学”,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思考、讨论、
期刊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长期以来,政治教师只是注重传授知识的正确性,理解知识的层次性,而忽视学生辩别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仅要求学生记住一些概念和原理,掌握有关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的理论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
期刊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也变得尤为强烈。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学生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正确分析孩子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1.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中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期,身体特征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些孩子的恐慌、好奇和害羞,虽说在
期刊
我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一、音韵美  文言文一般读来朗朗上口,文字简洁凝练,节奏抑扬顿挫,韵律感较强。文言文句式强调语势,其流畅、贯通的语势多源于作者在文中合理运用骈偶、铺排等手法,韵散长短结合,通过句式的错落变化,形成一种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气
期刊
我们都知道,真诚的向学生倾吐内心的感受,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用心,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记得一次上课时,我推开教室门,很自然地把课本、录音机放好,准备上课。由于年级组布置了任务,需要先安排。在布置任务时,有许多同学表情无奈,似笑非笑、甚至有些抗拒之意。  我懂同学们的心事。我平和、伤感地说:同学们,说心里话,我知道你们很苦、很累。因为你们要学八门课的知识,还要应付许多本不属于你们的差事。但不做
期刊
最近几年宋,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政府部门一如既往的重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但从老百姓的言谈中还是流露出国民对教育的现状依然有不满的地方。  那么导致社会对教育满意度下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社会上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下降,于是政府拿出大把的钱用来培训教师,试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但是,几年下来,教育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