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如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是指中华民族传统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经典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优美的意境,高雅的情趣,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诵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入文章,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国学经典的德育功能。学生通过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学习文章,促进学生道德养成的效果。而在农村,因受师资力量,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诵读教育相对滞后,学生对诵读的理解不够透彻,诵读方法缺乏训练,还没有形成日常诵读的良好习惯。农村学校要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合适的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完善,是营造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措施,打造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可以使诵读活动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诵读内容是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中最重要的参照,切忌在课程内容选择时随意化,缺乏统一的安排,不能老师随便安排什么,学生就随便读什么,这样的经典诵读没有可延续性,对于德育渗透的影响不大,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了强化经典诵读对中学生德育的渗透功用,在选择诵读内容上要有序列,让诵读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认知相符合,这样才有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强化诵读的功效。在具体的经典诵读内容选择时,可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确定课程的目标,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传统的经典要进行拓展性思考,扩大经典诵读的影响,不但要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还要让学生得到品德上的养成教育。在诵读内容上,可以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涉及经典诗词、文章为主并可适当向课外延伸,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差异、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做好内容分类。
  考虑到各科学习任务较重,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找到专门的诵读时间,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日常学习设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来诵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诵读场景和不同的诵读时间来安排适当的诵读内容。比如,利用早餐、午餐、大课间休息,课安排篇幅较为短小唐诗、宋词或经典文章中的段落;在晚上的家庭作业可以安排篇幅较长的文章来训练诵读,确保学生每天诵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在组织方式方面,可采用教师主导诵读、学生共同诵读、优生带领诵读以及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真正做到设定时间、地点、教师和内容,并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
  二、建设浓郁的诵读文化
  学校应把经典诵读视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反映精神面貌,建设浓郁的诵读文化,树立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校风和学风。
  经典诵读的内容可以遍布学校:宣传栏上可以书写优美的诗词、鼓动人心,朝气洋洋的名言佳句,充满书香气息;教室墙上可以用精美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或书写《大学》《中庸》里的名言名句,给人以醇真之美,古典之美。同时,通过开展师生经典诗文诵读,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经典文化的魅力,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切校园,有音韵和美的唐诗,有凄婉的宋词,有鼓舞人心的名句……让学生在平平仄仄中穿行,在抑扬顿挫中激进,在优美平婉中静品。让人进入校园,便有置身于浓厚、清新、高雅之感的古典文化氛围之中,这样充满古典文化气息的氛围能让学生领略到伟大的中华民族素所蕴含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发挥国学经典的教育作用,建设校园文化。
  三、举办丰富的诵读活动
  学校要在开展诵读活动方面多管齐下,拓宽途径提高诵读实效。诵读活动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可以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条途径,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整合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提高诵讀效果。可以每月举行一次师生“经典诵读”比赛,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读书能手”等。在活动中,通过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诵读的形式。利用校园广播、班会、课前一首诗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诵读,进行德育渗透。积极探索经典诵读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生活、进学生家庭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国学经典诵读的反馈措施和传播途径,结合“七一”、“十一”以及“元宵”、“重阳”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诗会等诵读活动,探索研究中学生喜闻乐见并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方式。不断丰富农村初中生的第二课堂,帮助孩子在学习诵读的同时亲近国学经典,达到道德渗透的目的。
  同时,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学生诵读习惯养成。中小学语文课堂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经典诵读的主阵地,指导学校每学期制定国学经典诵读计划,并按照既定计划组织实施。通过诵读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时刻接受到美的熏陶,让美占据学生的心灵。
  四、建立经典诵读评价体系
  经典诵读活动需要建立起一定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经典诵读的评价体系应该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1.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中学是学生品格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但是因为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经典诵读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和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比如在诵读活动中,可给每位学生确定适合自身的评价标准卡,让学生自己做好对照测评,鼓励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树立信息,培养起他们对传统文化接受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养成,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个体,所以要对他们做好动态化的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反应。
  2.建立灵活的评价机制。
  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评价标准应该是多样化的,不能一成不变,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纵向评价,虽然能很好地对学生做好自我评价,但是一味让学生囿于自身圈子,会让学生固步自封,不图进取,或者让学生只满足于当前。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在经典诵读评价中还可以采取横向评价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比如可先行在班级内进行诵读活动的比较,评选出背诵数量最多和理解最强的同学,在班内分享并交流他们的经验,给其他同学提供借鉴的经验,最后让这些同学代表班级去参加经典诵读活动,每月、每学期分别进行这样的评选和推荐活动,以督促其他同学的不断进步,到最后让所有的同学都得到提升,并在活动中熏陶自己,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同时,要成立考核小组,对学校经典诵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量化,考核结果应用于班级的量化考核与教师的评优选先。
  总之,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必须突破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孤立封闭的课程观,使课堂呈现广阔而多维的空间,在诵读活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学校的路子,不断提高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成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农村初中生道德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2020】PLG4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甘肃省庄浪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特别是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应用题的题意,挖掘出有用的隐藏信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大应用题教学的重视度,找寻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应用题,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小学三年级数学部分应用题题
2011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入选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的《河中石兽》一文。提起纪昀,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了他位高权重的一生以及浩瀚的《四库全书》,提起《阅微草堂笔记》,人们又自然会将它与志怪小说蒲松龄的《聊斋》相对比,著名学者杨义在《〈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中说“纪昀嘲笑宋儒的迂执虚伪,但他内心仍抱有调和三教以及救世的苦心”。可见,本书的内容有一定的思想性。如何让初一学生在积累文言字词的基础
[摘 要:学生计算题出错原因更多是审题习惯和知识点而非强大的计算能力,针对这个方面的培养本人倾向去从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两方面同时培养,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解题思路也是条理清晰的;一个做事有头有尾的人,做题时也很少丢三落四,一个整理个人物品摆放有序的人,解题时同样不会搞错知识点的运用,学习即改变人的行为及习惯,与其题海战术的所谓“强化计算能力”,不如搞清楚算理(即考察的知识点),并通过改变审题习惯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求逐步的过渡到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满足音乐,美术,体育,传媒等文化产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模特文化,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关键词:模特文化;素养;能力]  模特一词,在生活中基本可以指向一个工作群体,男女均有,给人多以光鲜亮丽的形象出现,比如杂志封面,电视媒体。模特的音译单词,model,翻译为模型、模式、样式、型号、
[摘 要:在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缺少亲情呵护、远离双亲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来探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提出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帮助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
缘 起  几年前,笔者与校内爱好古典诗词的学生共同创立了“水云间”词社,旨在引导学生研习传统诗词,唤醒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然而,在研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诗词格律却成了横在学生面前的一道坎,使其止于“临渊羡鱼”,惮于尝试。如何消除学生的受挫感和畏难情绪,引导其顺利跨过这道坎?笔者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发现,传统诗词吟诵是最为简单可行、最为快捷有效之法。本文抛砖引玉,浅谈以吟诵之法指导学生研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在相当一部分职校生身上却体现出的种种怕吃苦、缺少奉献精神、缺少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却是尤为严重,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剖析多种易缺失的素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究如何强化中职生的素质教育、塑造其完整的人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校生;教育;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
[摘 要:当前有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入学之后,表现出做事拖沓、逃避、懒于想、懒于做等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惰性习惯的表现。这些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的反思和探究。下面本人就小学生惰性习惯的表现、成因以及矫正策略谈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惰性习惯;表现成因;矫正策略]  现今,总有一些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向小学教师诉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高的参与度,即便知道了问题答案,也不想想表达,不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与进一步深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也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有进一步的提升。在高中教学中,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的受关注度与高考相比还是较低的,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家长与教师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认识不足、认可度不高。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将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列为“写评语”,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存在偏见。如何在政治教育的要求下转变这种偏见,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在语文课堂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课程改革标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问题;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要求学生每年都要读几本名著,并且保证阅读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