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思考 敢于质疑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的过程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充满发现质疑思考的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其质疑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是前提
  首先,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应放下架子,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会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语言、动作、表情)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各种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其次,教师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质疑提问。对于提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采用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赞许的目光,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认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受到了老师的重视,这样能鼓励学生以后勇敢地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价值甚至幼稚可笑时,教师也应该以鼓励为主,积极启发学生找出问题中的积极因素,至少要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呵护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二、传授方法,让学生善问、会问是关键
  1.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课文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提炼、文章中心的浓缩。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质疑,可使教学带有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质疑
  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载体。因此,抓住语言凝练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深入讨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境,感悟文章的中心,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3.抓住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
  有时课文中会出现一些看似矛盾,实则合符情理的内容。教师应启迪学生抓住“矛盾”之处发问,促使他们去思考,从而领会文章中心。
  4.抓住文章线索,引导学生质疑
  线索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小学的每篇课文几乎都可以找到其线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抓住线索作为教学突破口,指导学生对线索质疑,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可指导学生从事情的发展过程,以及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标志性词语和段落等方面寻找线索,为学生质疑指明方向。
  5.抓住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质疑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写作特点不相同,教师应善于抓住其特点启发学生质疑。如写人的文章从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处引导学生质疑,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写景的文章从景物描写的方法处质疑(如动态和静态描写等),感受景物的优美;说明类文章从说明方法处质疑,体会其说明的准确性……这些质疑具有一定的共性,能使学生了解某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但是每篇文章的具体特点又不完全相同,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质疑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手法。
  其实文章质疑之处还很多,如抓住文章的空白处质疑,从修辞手法处质疑,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处质疑,……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灵活地作出选择。
  总之,从不同角度去启发学生开辟问题渠道,让学生问得新奇,问得兴味盎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渐培养出来了。
  三、把握时机,让学生适时提问是保障
  1.课前预习时质疑
  预习是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对教材的自主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寻找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除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鼓励学生质疑: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句子,读了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学生在预习中产生了困惑、异议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营造一种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新授导入时质疑
  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可以采用质疑导入。让学生质疑问难,把在预习中碰到各种的问题全部提出来,然后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师生深入探究课文,学生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给予回答,对离题太远的无价值问题,告诉学生可以在课后再研究解决。
  3.课堂总结时质疑
  学生学习完课文后,并非所有问题都弄懂了,学生通过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当然,有些问题可能会和老师讲解的内容重复,所以这时候的学生质疑,教师应强调尽量提出讲解新课时老师没有提到的问题。
  四、持之以恒,让学生读书必疑是目的
  我们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有个性、有创新、完美人格的社会主新人。因此,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勇敢提问,敢于质疑,也要激励学生在读课外书时开动脑筋想问题,提问题。常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所思,有所探索,有创新。所以,我常鼓励我的学生挤出时间,组成小组去乐韶书城看书,思考,质疑,交流,讨论。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便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提问中探幽索微,寻求真理,掌握知识,并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如果在这个阶段基础打不好,那“别字”“错字”就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我认为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而要使生性好动的一年级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
期刊
我校提出了“打造灵动课堂,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想,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教学特色明显、学科特点突出的多元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通过学习与实践,构建了小学语文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第一,灵动的界定。“灵动”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这应该是灵动课堂的外显形态,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理念引领下
期刊
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有汗水也有欢笑,但我依然感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与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是快乐的,我熟悉了他们的声音,看惯了他们的眼神,那表情里的音乐、小说、诗歌、散文是我怎么也读不厌的美文,看不厌的画卷。对孩子们的爱已深深根植在我心里,他们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时每刻……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担任年级组长,成为了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实验的首批实验教师,我总是干在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的第四节,主要由“流体与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是对《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力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是中考的热点。  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造成的许多现象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教材抓住初中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
期刊
中国自古就以农业大国著称。这不仅表现在农作物的种植和农具的创制上,也表现在了中国3500多年的汉字文化中。文字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反映上古刑罚的“刖” ,本义是“古代的酷刑,断足。”这在它的甲骨文字形中一目了然:左边是一个人形,右边形似我们现代的锯,表示刑刀,整体便构成了用刀砍足的“刖”。除此之外,汉字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当然,反映在农业方面的汉字自不在少数。我所要介绍的这
期刊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困扰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除去学生的原因,我们的课堂是否也存在问题?课堂授课是为学生课下复习和应用提供指引、铺设道路的,课上的工作没做好,学生课下就无从下手。因为知识无法理解导致无法准确记忆。这就需要我们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层层深入的展开教学,让书上结论性文字的得到变得水到渠成,使得学生在逻辑上对历史事件的关联性进行掌握。时间是历史的第一要素,而理清逻辑关系则
期刊
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和体会到的自我感和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育人功能,情感必不可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倘若人的心志是一架发动机,则情感就是这架发动机的能源。  为什么要在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首先,人是认知与感情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感情。离开了感情需要,人就不能生存
期刊
数学教学要做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情境教育主张是让儿童走进生活世界源泉中去,从中汲取鲜活的知识经验,探寻知识与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循环往复的有机联系,去感受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体,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数学教育的改革应注意拓展教材的空间,把数学当成充满智慧、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毫无生气的符号的堆砌和排列。将数学、儿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家庭、社会融通起来,把数学和其他学科
期刊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抚松第六中学 崔金龙  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里我主要说一下外界因素对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也会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有所增减。因此,可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通过外界改变条件,控制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下面主要讨论外界条件对弱酸弱碱电离平衡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