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加重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2283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方法

C57BL/6J小鼠口服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21 d后滴鼻感染Mp。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抗生素处理前后小鼠粪便中5个主要菌门的菌量;qPCR检测感染后3 d和7 d肺组织中Mp载量;病理切片和HE染色分析肺组织炎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4;间接ELISA检测Mp特异性IgM和IgG。

结果

口服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后小鼠粪便中拟杆菌门菌量显著减少,厚壁菌门菌量增多,δ,γ变形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软壁菌门菌量亦发生改变;口服抗生素小鼠感染Mp后3 d和7 d肺组织Mp载量和炎症病理评分增加,7 d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泌IFN-γ的CD4T细胞减少。

结论

抗生素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可加重Mp呼吸道感染。

其他文献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常见的原发肿瘤,但是其内继发肿瘤转移比较罕见。现报道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瘤对瘤转移——乳腺癌转移至B2型胸腺瘤内。患者女,55岁,因"发现纵隔肿物2年,近期肿物增大1个月"就诊。肿物最大径6 cm,有包膜,灰白色、实性、质地坚实。显微镜下,绝大部分区域形态符合B2型胸腺瘤,即在大量未成熟淋巴细胞背景上散在巢团状分布肿瘤性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细胞核大而疏松,可见核仁。但局
期刊
目的 探讨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标志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儿童Burkitt淋巴瘤(B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8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58例儿童BL病例,同时收集30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H)做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KT、p-mTOR在BL及
期刊
目的探讨H3.3 G34W突变抗体在骨巨细胞瘤(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GCTB诊断的作用。方法收集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2001年6月至2019年4月诊断的83例GCTB、1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3例软骨母细胞瘤和28例骨肉瘤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3.3 G34W突变抗体和p63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GCTB中,69例(69/83)显示H3.3 G34W阳性,
目的探讨儿童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8月至2018年11月13例儿童ASPS病例存档切片行HE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包括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及淀粉酶消化PAS(D-PAS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FE3、INI1、CD68等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胃肠道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MYC基因是否扩增。结果2例发生在胃,1例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交汇处,1例位于回肠。4例均为中老年人,女1例,男3例。年龄51~62岁。镜下,肿瘤在黏膜层与肌层浸润性生长;见大片血湖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假裂隙样或腺样结构;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免疫组织化学4例均弥
期刊
报道2例罕见的发生于腮腺的涎腺嗜酸细胞性脂肪腺瘤。大体观察:2例均包膜完整,1例呈多结节状,1例呈哑铃状。镜下观察:2例肿瘤均被覆薄的纤维性包膜,由不同比例的脂肪组织和大小不等的嗜酸性细胞巢混合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例嗜酸性细胞均表达人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部分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5/6、CK19、p63、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不表达S-100蛋白、Calponin、DOG1,Ki
期刊
目的观察使用刺猬蛋白(Hedgehog)信号阻断剂环巴胺(cyclopamine,Cycl)对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 Gli1)及β链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者表达变化在氟致骨形成增强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含氟量<1 ppm),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的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2例腮腺分泌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细胞学、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细胞学涂片均显示富于细胞,主要呈乳头结构或单个散在分布。肿瘤细胞核偏位,胞质丰富,嗜酸性或空泡状。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7(CK7)、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
期刊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协同和相加作用,初步建立体外联合药效数据库。方法选取磷霉素(PHOS)、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复方新诺明(SMZ)、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和亚胺培南(IMP)7种抗生素,两两组合为21种药物组。经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确认,172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