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让留守学生更阳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虽然他们较为“特殊”,但完全可以借“阳光体育”的“阳光”让留守学生找回一份有自尊的爱。
  关键词: 阳光体育 留守学生 阳光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学生”因父母长期外出或者离异,寄宿在学校或者亲朋家,因长期失去父母的关爱,社会带给他们形形色色的不正常的心理负担和刺激,未成熟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严重阻碍,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因为“特殊学生”的“特殊”,我们完全可以借“阳光体育”的“阳光”,让留守学生找回自信,找回温馨。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直刺“软肋”,绩效挂钩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标准》以课程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实现课程目标。
  阳光体育充满“阳光”,关键靠教师,为了将留守学生对亲情的依恋转到对体育的倾注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基础差、体育兴趣差、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优先给予指导和帮助,讲解时精讲多练,示范动作优美、大方、准确,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感到:“是活动者,我乐意参加,我也有能力完成教学动作。”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我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竞赛,要求做出特色,做出成绩,并制定了考评方案,与教师绩效挂钩。
  《意见》的出台,制度的修订,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提到一个新高度,直刺有些教师不重视阳光体育的“软肋”,为全校学生带来“阳光”,更为留守学生添了一份关爱。
  二、保证时间,机制落实
  学校要确保每周“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在校每天活动不少于一小时。
  留守学生因缺少父母关爱,易自卑、孤僻,如果引导不好,就容易受到其他学生的排斥。但这些学生往往体育很出色,很爱好体育。因此,学校可设立学生课外体育兴趣活动时间制,组织教师辅导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不断创新,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学内容要选择那些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性体育、娱乐性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并结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放的新型体育舞蹈、健美操、形体操等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上体育课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合理安排课间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活动内容,从阳光体育的成功中找到快感,找到自信。
  三、“阳光”留守,张扬个性
  学校要坚持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道路,为留守学生铺就一条个人成才、报效祖国的金色大道。学校可以把留守特长生独立编班,对文化课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和课后习题都精心设计和二次开发,保证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和专业训练时间,从而解决竞技体育所要求的训练时间问题。此外,在文化学习上充分考虑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基础,以学定教,量体裁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可在周一至周五指派各运动队的教练到对口中学基地学校训练学习,双休日和寒暑假把留守特长生集中起来训练,形成从校内到校外“一条龙”立体化训练网络。通过训练,留守学生会在成功中找到朋友,享受到别样的“阳光”。
  四、走进心灵,“阳光”到位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虽然阳光体育转移了留守学生对亲情的依恋,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不能取代的。即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在学生身上,也无法取代父母之爱。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往往千里迢迢给孩子寄来钱或许多价值昂贵的物品,却长年不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造成孩子“情感饥饿”。学校要动员家长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多交流沟通,并为亲子沟通提供条件。
  电话传情。体育教师可以开通“留守学生绿色电话通道”、“亲情热线”,让亲子间能够随时随地沟通交流。
  言语传情。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与远方的家长说说心里话”和“提倡写阳光体育日记”等活动,让他们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阳光体育的热爱,又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这些方式,加强了亲子间的沟通,解决了家庭教育和学生情感“饥饿”问题。
  要给留守学生营造健康成长氛围,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在体育教学中就一定要坚持阳光体育锻炼,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阳光体育”的“阳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05.07.
  [2]仇建生.“健康第一”目标下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改革[J].南通大学报,2004,(07).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态度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作者从培养兴趣、建立自信、促进合作、拓展视野、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的方法,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学生情感态度 培养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教师常常把强化训练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导致“初一学英语、初二听英语、初三烦英
在办公室常听老师抱怨:现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其实老师在抱怨的时候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方法,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呢?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思想,现
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地开展,新旧课程的差异和碰撞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介绍新课程理念实践中的一些误区和应对策略,以帮助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新课程如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专家的话让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导入激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我
一、英语讲学稿的理论引领  1.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发现式学习是主张学生独立学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一种最基本的互动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获取新知。实现高效英语课堂,就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 教学效率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今天我们实施新课程,追求高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研究如何进行课堂提问这个问题。  一、课堂提问要调控
摘 要: 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必然带来健身观念的改变,健身方法面临抉择、整合。本文采用东方文化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分析了文化与健身的关系,对最基本健身方法的文化内涵及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积极主动地抉择。  关键词: 西方文化 健身方法 动静结合 抉择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的中国与国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色各类的外来的文化随着经济的
摘 要: 随着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课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成为主流。本文以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等问题,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 终身体育    1.前言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体育生活化的概念,并论述了体育生活化的内涵,通过体育生活化的实现使学生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生活化 体育运动 健康    1.前言  现代化的进程改变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绪方式,学生正受到这种变化的洗礼和冲撞,体质下降,肥胖者越来越多。而体育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沈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城镇居民已经形成“健康投资”的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不同,40岁以下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40岁以上的居民。体育的消费水平相对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实物型消费占主导地位,目前沈阳市城镇居民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