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追问,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外显形式,而要进行深度思考,离不开课堂的深度追问。深度追问需要经历首问、追问、再问、补问的反复过程,促进学生不断思考,突破自身思维的束缚,直至大彻大悟,达到更高境界。
  [关键词]优化首问 就疑追问 加工再问 预设补问 深度学习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28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加工性处理,临时起意开展的第二次提问。追问得好,能使学生的思维逐级递进,冲破层层阻碍,到达恍然大悟的全新境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追问,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一、优化首问,启发思维
  首问,即第一次发问。第一次发问很关键,既要直指知识本质,又要有启发性、操作性的思考切入点。同时,首问不能过碎、过细,不能有强示性暗示,问题可大一些,但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因此,首问最好少用或不用填空式的探究卡,大多直接由教师口头提出。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二)”一课时,教师可直接口头提出问题:“谁能把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先摆成下图形状,再把从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来?”问题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图形画出来,不是摆出来和说出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用眼看、用脑记、凭记忆画,画时还要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体验,这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但却不难完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完成从物体到图形的第一次飞跃,实现了第一级抽象。
  二、就疑追问,聚焦疑惑
  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心中自发产生一些疑惑,有的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探究。这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疑惑,聚焦学生的疑惑,就学生的疑惑进行追问,再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沟通新知与已有知识经验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释疑。
  例如,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汇报交流后,有的学生产生疑惑:“明明是4个正方体,为什么从上面只看到3个正方形呢?”此时,教师就需趁势追问:“是呀!明明是4个正方体,为什么从上面只看见3个长方形,从左面只看到2个长方形呢?”……通过这样的追问,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不断深入进行探究。
  三、加工再问,形成结构
  这里的加工,是指把课堂生成进行加工性处理,提出加工性问题,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提问。加工,可以是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具有共性或个性的思路或典型想法进行加工,也可以是对学生的操作或互动中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加工,目的是解疑释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把学生的线性思维发散,把结构性知识挖掘出来,使学生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现场收集各组学生的摆法,然后将学生的作品(如下图)展示在讲台上。
  追问1:请观察上述摆法,画出各摆法中从左面看到的图形。
  追问2:前三个图形摆法不同,个数也不完全相同,为什么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会完全一样?后两个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与前面三个图形相同吗?为什么?
  追问1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进行加工,提高了难度,让学生不操作、不走近看,而是借助刚才的经验用眼看、用心想、脑中画,把视图“搬”到脑中。追问2是在追问1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原因,引导学生主动追根求源,使学生脑中建立起的视图清晰化、深刻化、结构化,形成准确的结构化表象,实现由图形到视图的第二级抽象。
  四、预设补问,内化认知
  补问,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推进的情况,适时提出补充性或拓展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深刻记忆。
  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几何知识的五个关键词(物体、图形、抽象、想象和表达)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经历从物体到图形再到抽象的过程,并在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后,从图形到物体进行反方向教学,让学生看图形想形状,再进行拼摆或表达。
  追问1:下图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请想象或摆出正方体拼摆体的形状。
  追问2:一个拼摆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如上左图,从右面看到的图形会不会如上中图?为什么?如上右图呢?如果会,若摆出此拼摆体最多需用几个正方体?最少呢?
  追问3:几个正方体摆在一起,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如下,你能将这个拼摆体摆出来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以上三个补问,是让学生把刚形成的结构化表象,通过想象、拼摆、表达、总结,在脑中进一步内化。第一次补问主要靠想象和表达来完成,第二次补问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第三次补问是让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清晰和深刻。通过三次补问,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一维、二维视角不能确定形状,三维视角才能确定形状。
  深度思考不是把某一知识点想深学难,而是用首问、追问、再问、补问等形式,引导学生从物体到图形、从图形到物体,不断思考,反复训练思维,突破自身思维的束缚,直至大彻大悟,到达一个更高的境界。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需要建立必要的教学序列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概念构建的认知规律,基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设计教学,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分阶段 概念教学 有序性 平行四边形 思维规律 内涵 表象 认知序列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4  综观目前的数学教学,不少教师认为概念教学不如计算与应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中的特有章节,旨在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形成“学策略、懂策略、用策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解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注重策略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策略的优势和形成过程,更好地掌握策略的内涵,从而灵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策略意识;解题能力;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
[摘要]生本位课堂提了很多年,但很多时候只被当作一句空头口号。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只要事先探明学情,做好预设,那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则退居幕后运筹帷幄,实现生本位课堂。  [关键词]生本位;圆的认识;活动;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9-0072-02  德意志先哲海德格尔曾说:“教师,他得
[摘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应该遵循“深浅之道”:教学内容的深浅选择应遵循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的本质;教学路径应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深”“浅”之间进行转化,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呈现由“浅”而及于“深”,又因“深”而归于“浅”的教学。  [关键词]教什么;怎么教;深浅之道  [中图分类号]G62
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或缺。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单位里,我们都无法避免与人互动,而良好的互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之上,否则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绪都无法准确地传达给交流的对象。“我真的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你为什么就不懂我?”“小李每天在忙什么?神神秘秘的。”诸如此类的想法都可归因在“自我揭露”与“他人回馈”不足而导致的无效沟通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瑟夫·鲁夫特(Jose
[摘要]对梯形有关概念的二次开发设计进行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根据二次开发设计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显著地好于按教材进行的教学,可使学生学习梯形的有关概念变得简单、容易,学生感到学习轻松快乐,掌握得更好。最后提出了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融合及探究活动应以促进学生积极动脑为主的建议。  [关键词]二次开发;教学实验;梯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面积的概念是抽象的,而且面积的教学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建构意义。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过程的安排,将面积概念的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面积 学情 教材 有效建构 认知起点 教学节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家常”的学习方式,而a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课堂观察的视角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细致研究,并分别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加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
一教:单刀直入,强化训练  五年前,在教材《表内除法》中安排了“除法竖式”教学。例如:“6个小朋友跳绳,平均分成2组,每组3人”,得出除法算式:6÷2=3。教师指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接着示范竖式的写法和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并一一解释。随后,安排了标准的填“□”的练习,规范学生的书写。后来,在学生学习了其他内容之后,再次让学生用竖式计算除法时,错误百出。最典型的要数以下两
[摘 要]针对“烙饼问题”教学目标设定的争论,指出了教学目标确定的随意性,以及对同一内容,每一个教师确定一个教学目标的原因及其副作用。论证了人教版教学用书中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并据此确定了“烙饼问题”具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烙饼问题;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