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为数学课注入新的血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探究问题的选择应注重大众化,多样化,层次化,要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让他们通过对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把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扮演的是“支持人”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衔接过渡,点拨启发的作用,把课题有限的45分钟尽可能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从生活经验入手, 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以《几何概型》一课为例,从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创设出发,以类比方式让学生体验两种概型的差异,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一创设既贴近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又把新知识设定在学生思维的最近的发展区内。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转盘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在亲历观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规律等教学活动之后,进一步提高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往往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在解题教学环节当中,引导学生根据题设已知与知识内容间的联系,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达到会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寻求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是丰富学习生活,优化整合思维,突破常规,发现问题,实现创新的源动力。
  3 在体验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达到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应该占有中心的地位,要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强化渗透意识。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又常常蕴含于教材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领悟隐含于教材的字里行间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几何概型》一课中,例题: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教师]:强调首先要把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概型。[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找到“等待的时间不多于十分钟”这个事件A所对应的区域。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概型,在探究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经历、感受、领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生终身受用。
  4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展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追根问底,是他们创新的开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的加工,我们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精神,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我们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
  5 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智慧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索、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总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其他文献
1 课题的提出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我国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0.05、0.20秒;与2005年相比,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3.03、3.58秒;乡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1],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对于英语学困生,教师应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信心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有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英语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这些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期刊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基础阶段的关键时间段,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立足于保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循序渐进的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努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意义重大,因为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通的一种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是人类吸取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不断了解世界、探索奥秘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通过语文阅读
期刊
我认为情境中的“情”是一种主观的机动系统,“境”是客观环境。情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由此可见,这个“情”字不是简单的情景。它可以是强烈的情感,也可以是放飞的情思。这个“境”可以是“身”处之境,也可以是“心”达之境,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体会到有效的情景,能够通过情感的体司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里不妨列举两例与同仁探讨,请领导指正。  1 让学生“身”处其境感春之美  让学生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
期刊
【摘要】今日之世界,整个社会的生活焕然一新。历史上的每一次变化,发展,既给了人们大好的实现理想的机遇,又加剧彼此间竞争的激烈。有些,并非是只凭单个人力量就能得以解决的,需要大家的携手联合起来 ,惟有“合作”才能求得更多更大的事业发展空间,才能拥有优美的人类生存、学习的环境。“竞争中要合作,合作里有竞争。”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探究的人生重大课题。  【关键词】竞争; 合作
期刊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反馈教学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却往往不被一些教师所重视,使试卷讲评课成为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分析试卷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报答案”、“就题论题”、“唱独角戏”等授课方式,这就会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意识淡薄,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差,效
期刊
1 惩罚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人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尊重儿童权利、意愿、自由,以儿童为主体等先进的儿童观成为主流,加之独生子女在中国家庭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唯恐呵护不周,特别是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呼声中,惩罚一词似乎在言论和书刊中消失了。  然而,孩子们的问题行为并未有所减少,一些孩子反而令老师和家长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教育。家庭中、幼儿园里事实上都还
期刊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普通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自觉的采取创新教学的策略,将知识传授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粗浅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 创新; 培养  1 加强感性认识
期刊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