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帽”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帽子是再普通不过的服饰了。不过,关于“帽”这个字的由来,大家却未必了解。
  今天的“帽”字在古代写成“同(mào)”,篆文字形为冗,外面像布、巾一类的覆盖物向下垂覆的样子,里面的两横表示帽子上的纹饰,整个字形描绘的是古代帽子的形状。后来,人们在其下加“目”,代表人的头部,于是就有了“冒”。因此,“冒”也曾一度被当作“帽子”的“帽”来使用,而后由于“冒”多用于表示冒险、冒犯、冒失、冒充等义,人们就又在“冒”的左边加了“巾”字,另造了“帽”这个字,这样才有了今天“帽”的这一字形。其中,“巾”表示帽子用布帛制成,“冒”则除了其本身就有“帽子”的含义外,又兼具表示整个字的读音的作用。
  正是因为“冒”是在“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字形上部不是“曰(yuē)”,“几”与里面的两横左右不相连。
  “同”被“冒”和“帽”替代后,就基本上不再作为汉字独立使用了,但我们仍能在另外一些字中找到它的“身影”,比如“甲胄”的“胄”的下部,“冠冕”的“冕”的上部等。
  《说文解字》记载:“冃,小儿、蛮夷头衣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上儿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可见,“冃”跟“冠”不同,是不能戴“冠”的人戴的。不过,这种“冃”在古代文献当中较少被提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多为“冒”或“帽”。
  《玉篇·巾部》:“帽,头帽也。”《字汇·巾部》:“帽,头衣。”又说“自乘舆宴居下至庶人无爵者,皆服之”。《隋书·礼仪志六》:“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信息:首先,“帽”是戴在头上的服饰。其次,它是上至君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戴的。例如汉乐府诗《陌上桑》描写十来岁的年轻人被罗敷的美貌所打动,不由得摘掉帽子重整头巾:“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六:“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
  通过一些文献记载我们还可以得知,相对于正式场合戴的“冠”而言,“帽”是非正式场合戴的。比如《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帝尝著帽,被缥绫半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时任少府的杨阜认为魏明帝头戴便帽,身穿淡青色短袖绸衫这样的装扮不符合礼制规定。
  后来,“帽”逐渐成为各种帽子的通称。比如古代官员上朝时戴的礼帽叫“朝帽”。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而日常戴的便帽则叫做“小帽”。《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刚弼却不认得老残为何许人,又看他青衣小帽,就喝令差人拉他下去。”“乌纱帽”,顾名思义,就是以黑纱织物制成的帽子,古代曾经有一段时期不分贵贱什么人都可以戴,不过大多数时候都作为官服使用,只有做官的人才能戴。陆游《探梅》:“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白居易《初冬早起寄梦得》:“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所以,在古代,头戴一顶乌纱,是当官的“标配”。后世因以“戴乌纱帽”比喻做官,而以“丢了乌纱帽”“掉了乌纱帽”比喻丢掉官职。


  “帽”字的字形演变
  跟“衣”“冠”既可以表示服饰本身,又能表示穿戴服饰的行为动作一样,“帽”也能表示“戴帽子”。比如《通典·礼十七》记载:“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唐代陆龟蒙《南泾渔父》:“出户手先筇,见人头未帽。”这两处的“帽”都是指戴帽子。
  “帽”由指帽子,进一步又可以指那些“罩或套在器物上头,形状或作用像帽子的东西”,现在的“笔帽”“螺丝帽”等都属于此种用法。而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帽”的这种用法更为宽泛。比如东汉张衡《西京賦》:“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这里的“翠帽”是指用翠羽做的车盖。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又软又白的云朵好像给山岭戴上了丝棉制成的帽子。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这里的“帽”指笔套。
  现代人对于穿衣戴帽这件事已是习以为常。然而,如果仔细探讨,我们会发现,哪怕这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再简单不过的汉字,也是历经演变,有着丰富且有趣的内涵。
其他文献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a。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b,其衰也亦有三仁c。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d,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e。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f,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g。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
期刊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石砫(今重庆石柱)宣抚使,明亡后,南明王朝追谥她为太子太保、忠贞侯。秦良玉一生戎马倥偬,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崇祯皇帝赋诗盛赞她“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清末女杰秋瑾称赞她“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列入正史将相传的女性。  袭领夫职,姽婳将军挥师勤王  秦良玉出生于一个贡生之家。
期刊
无丑不成戏,无丑亦不成班。然世人以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不过插科打诨而已。其实不然。丑角的唱念做打皆有一套功夫,且无不有绝妙的特定程式。至于丑角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写“滑稽列传”,认为俳优“不流世俗,不争势力,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故而“谈言微中”“谈笑讽谏”进而“合于大道”,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戏曲的雏形源自西周乐舞和秦汉
期刊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量材(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a这里的“官”是指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职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根据才能大小来授予合适的官职,根据品德高下来确定适当的地位。“量才授官”即现在说的“量才授职”,它一直是古人公认的一条用人原则。“量才授职”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人事相宜”。所谓“人事相宜”,就是用人和治事相适应、相协调,职得其人,人称其职,人尽其才,事竟其功。  一、为官择人,
期刊
杨泉《物理论》曰:“粱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种。故《诗》曰:‘播厥百谷’也。”  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  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舂,复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粟、黍、穄、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耧
期刊
历史上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经历了中强日弱—势均力敌—中弱日强的演变过程,分别以一场发生或引发于朝鲜的战争之胜负为标志。公元663年,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高句丽等三国混战。唐高宗应新罗王的请求,出兵助其打败百济。日本天智天皇命人护送百济王子回国重建。中日之间展开激烈海战,日军大败,天智天皇向唐朝臣服,并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公元1592年,刚刚完成日本统一的丰成秀吉,率军占领从釜山到汉城的大片朝鲜领
期刊
山林好事者,或以菊比君子。其说以谓岁华畹晚①,草木变衰,乃独烨然秀发②,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虽寂寥荒寒,而味道之腴,不改其乐者也。神农书以菊为养性上药③,能轻身延年,南阳人饮其潭水④,皆寿百岁。使夫人者有为于当年,医国庇民,亦犹是而已。菊于君子之道,诚有臭味哉⑤!  《月令》以动植志气候⑥,如桃、桐辈,直云“始华”⑦,而菊独曰“菊有黄华”,岂以其正色独立,不伍众草⑧,变词而言之欤!故名胜之士
期刊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先进生产技术知识。历代有识之士将这些知识记录下来,在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了近四百種专门的农书,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其中最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但关于他一生的事迹,史书中却少有记载。目前关于贾思勰的确凿“信史”只有十个字,那就是原书原刻本的卷首作者的署名,题为“后魏高阳太
期刊
卫国的开国国君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周武王、周公旦之胞弟。当年周公平定武庚(商纣王之子)和三监之叛后,特地把康叔分封于此,以拱卫王室。卫国盛时的地盘,以商朝的都城朝歌(今河南鹤壁淇滨区)为中心,包括河南省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河北省邯郸市和邢台市的部分地区,以及山东省聊城市西部、菏泽市北部地区。卫嗣君(?—前293)是卫国的第四十一任国君。公元前335年,卫嗣君即位的时候,卫国已经衰落了。一、
期刊
中国历朝历代,其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和文化习俗,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改革中,大的变法改革就有子产变法、商鞅变法、王莽改制、永贞革新、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等,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变法的时机  商鞅变法时秦国长期内乱,兵弱主卑、贫穷落后,渴望变法图强。这种情况的变法改革,在宏观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时机的把握,是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改革的时机而论,最值得一提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