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的研究生托马斯·托尔瓦宁(Tuomas Markunpoika Tolvanen),放弃将美学和功能性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设计,而是关注生命、时空等更深层次的意象,让作品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托马斯最擅长的是捕捉物质与精神的瞬间变化,他的每件作品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故事,比如《打造片刻》(Engineering Temporality)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系列。托马斯的祖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这种病症逐渐腐蚀了她的生命,她原有的人格、生活和记忆就这样蒸发了,我的祖母成了一具空壳。”这种感觉使他痛苦、无奈,他想“做点什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他用最常见的钢管作为基本材料,再将它们切割成小如“句号”般的环状物,并重新焊接成半镂空式的片状,加以组装,最后用烤化的方式把它们组装成一把椅子或者一个衣柜。靠近了看,这似乎是一套斑驳寒酸的残破家具,但远观时,却富于美感。托马斯用自己的方式把与祖母之间的回忆物质化,将片段的回忆转化成了可以依附载体而存在的情愫。他说这就是生命的默契,即便被蚕食,但回忆起来,一切都完好如初。
被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他的设计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不是那么触手可及。或许讲述和记忆是每一个怀旧者的共性,但对于一个愿意随心而动的设计师来说,无所羁绊的设计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些极具戏剧性色彩的地方,虽然每一个部件都是精细切割而成的,但在彼此连接时,他却使用了最原始、最具破坏力也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力量——火。当小金属圈在灼烧中慢慢熔化、变形,进而被重塑时,也恰恰如同一个无法逆转的变化过程,就像他深爱的祖母的生命慢慢消逝殆尽一样。
在其他设计师都在为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保持永恒而费尽心力时,托马斯已经另辟蹊径,把这个问题漂亮地解决了。他并不把作品本身当作设计中的主体,而是用设计去纪念那些可以成为永恒的人和事。当你定睛细看那些被灼烧成形的家具作品时,仿佛能隐约听到它们发出的声声叹息,那是对时间流逝及生命无常的感慨。正如托马斯自己所说的:“生命总是脆弱的,短暂的,有缺陷的。我除了叹息,缅怀,回忆,还应该用设计将其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把心中所想放在实际物体上,这是比仅靠记忆更有效的一种祭奠方式,也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寻找最柔软人性的一种非常体验。”
托马斯最擅长的是捕捉物质与精神的瞬间变化,他的每件作品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故事,比如《打造片刻》(Engineering Temporality)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系列。托马斯的祖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这种病症逐渐腐蚀了她的生命,她原有的人格、生活和记忆就这样蒸发了,我的祖母成了一具空壳。”这种感觉使他痛苦、无奈,他想“做点什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他用最常见的钢管作为基本材料,再将它们切割成小如“句号”般的环状物,并重新焊接成半镂空式的片状,加以组装,最后用烤化的方式把它们组装成一把椅子或者一个衣柜。靠近了看,这似乎是一套斑驳寒酸的残破家具,但远观时,却富于美感。托马斯用自己的方式把与祖母之间的回忆物质化,将片段的回忆转化成了可以依附载体而存在的情愫。他说这就是生命的默契,即便被蚕食,但回忆起来,一切都完好如初。
被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他的设计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不是那么触手可及。或许讲述和记忆是每一个怀旧者的共性,但对于一个愿意随心而动的设计师来说,无所羁绊的设计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些极具戏剧性色彩的地方,虽然每一个部件都是精细切割而成的,但在彼此连接时,他却使用了最原始、最具破坏力也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力量——火。当小金属圈在灼烧中慢慢熔化、变形,进而被重塑时,也恰恰如同一个无法逆转的变化过程,就像他深爱的祖母的生命慢慢消逝殆尽一样。
在其他设计师都在为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保持永恒而费尽心力时,托马斯已经另辟蹊径,把这个问题漂亮地解决了。他并不把作品本身当作设计中的主体,而是用设计去纪念那些可以成为永恒的人和事。当你定睛细看那些被灼烧成形的家具作品时,仿佛能隐约听到它们发出的声声叹息,那是对时间流逝及生命无常的感慨。正如托马斯自己所说的:“生命总是脆弱的,短暂的,有缺陷的。我除了叹息,缅怀,回忆,还应该用设计将其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把心中所想放在实际物体上,这是比仅靠记忆更有效的一种祭奠方式,也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寻找最柔软人性的一种非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