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目标血压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目标血压水平。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依次入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醋酸钠林格液复苏,根据复苏不同目标平均动脉压(MAP)分为低MAP(60 mmHg≤MAP <65 mmHg,1 mmHg=0.133 kPa)、中MAP(65 mmHg≤MAP <70 mmHg)和高MAP(70 mmHg≤MAP <75 mmHg)3组,每组20例。复苏30 min未达目标MAP者予以排除,并顺延补充病例。检测各组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前及复苏30 min和60 min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并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推测最合适的复苏血压水平。变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液体复苏前,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炎性因子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苏30 min分别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并维持30 min。随液体复苏时间延长,3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和心排血指数(CI)均缓慢升高,在复苏30 min前后基本达到平稳状态,以高MAP组和中MAP组升高更为显著。3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量均随液体复苏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趋势。复苏30 min时,中MAP组在抑制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和促进抑炎因子IL-10表达方面均优于低MAP组和高MAP组〔TNF-α mRNA(2-ΔΔCt):0.21±0.13比0.69±0.34、0.57±0.35,IL-6 mRNA(2-ΔΔCt):0.35±0.31比0.72±0.39、0.59±0.42,IL-10 mRNA(2-ΔΔCt):1.25±0.81比0.61±0.46、0.82±0.53,均P<0.05〕,但在促进IL-4表达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苏60 min时,中MAP组在抑制TNF-α、IL-6表达和促进IL-10表达方面亦均优于低MAP组和高MAP组〔TNF-α mRNA(2-ΔΔCt):0.72±0.35比1.05±0.54、1.03±0.49,IL-6 mRNA(2-ΔΔCt):0.57±0.50比1.27±0.72、1.01±0.64,IL-10 mRNA(2-ΔΔCt):1.41±0.90比0.81±0.48、0.94±0.61,均P<0.05〕;中MAP组在促进IL-4表达方面优于高MAP组(2-ΔΔCt:1.32±0.62比0.91±0.60,P<0.05)。低MAP组与高MAP组液体复苏后各时间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MAP组MAP与TNF-α、IL-6、IL-10的mRNA表达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66、0.719、0.692,均P<0.01),但与IL-4无相关性(r=0.361,P=0.059);拟合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P每增加1 mmHg,TNF-α的mRNA表达量增加0.027〔95%可信区间(95%CI)=0.023~0.031,P<0.001〕,IL-6 mRNA表达量增加0.021(95%CI=0.017~0.024,P<0.001),IL-10 mRNA表达量增加0.049(95%CI=0.041~0.058,P<0.001)。

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目标MAP维持在65~70 mmHg时,其减缓全身炎症反应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效果优于目标MAP在60~65 mmHg或70~75 mmHg,提示65~70 mmHg可能是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理想的目标MAP水平。

其他文献
缺乏维生素D比肥胖更易引起代谢紊乱rn维生素D和糖尿病的关系总是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研究发现血浆维生素D水平较低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在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体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无病性的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以中年后女性为多,多为神经炎的后遗病症.笔者于2005-2011-10采用火针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18例,现
目的:探讨对温针灸+蠲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2016年4月-2018年8月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柔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于妇产科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柔性管理措施,在此之前采用传统管理措施,随机选取2018年1月前收治的80例产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Ⅹa(FⅩa)抑制剂利伐沙班对内毒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MEM培养基)、脂多糖(LPS)组(100 μg/L LPS培养16 h)、FⅩa+LPS组(100 nmol/L FⅩa预处理24 h后加入LPS)、FⅩa+RIV+LPS组(100 nmol/L FⅩ
期刊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高氧暴露后幼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的损伤机制。方法将早产SD大鼠原代AECⅡ细胞分为常氧组和高氧组,分别置于常氧(21%O2)和高氧(95%O2)中培养24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以保证高氧模型的成功建立;收
目的 探讨医源性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断、治疗方法 和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医源性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明确输尿管阴道瘘后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中剪除被缝扎输尿管羊肠线,11例施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所有患者均内置输尿管支架管.结果 13例患者经手术修复后停止漏尿,随访1~2年,静脉尿路造影和肾图证实患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所致阴道瘘,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减轻患者
最近有一项小规模的人群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丰盛,晚餐简单而且量少更利于血糖控制,相比那些晚餐吃得多,早餐吃得少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高血糖的概率较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