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孩子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i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他们对孩子学业成功的期盼、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和看重,往往导致孩子的学习产生内卷化、动机不强甚至厌学等现象。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学习兴趣,自觉、持续地进入努力学习的状态?笔者认为,在此问题上,自我决定理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M. Ryan 和Edward L. Deci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研究人类动机与人格发展的元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内部动机是驱动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动力,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指出内部动机的形成深受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影响。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会促进内部动机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一、少点心理控制,多点自主选择
  自我决定理论所提出的自主需要是指控制自己行为的愿望,即使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个人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及体验到主动性。这就需要家长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权,通过唤起孩子的兴趣与自我价值感促进自我需要的满足。
  (一)“应该”思维转变为选择思维
  通常我们想让孩子按照要求自觉进行学习时,都会通过“应该”“必须”等命令方式要求孩子,而“应该”“必须”都是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概念,会导致孩子产生自我相关的负面情绪,也会阻碍其学习行为。相反,如果孩子相信自己具备自主选择权,就会觉得自己有掌控整个局面的能力,这种信念能够帮助他们避免产生学习上的无助感,也会促使他们通过不断行动和尝试来寻求学习上的突破。
  (二)非控制性的赞美
  “如果你下次再这样继续的话就更好了,妈妈会更高兴”“如果你能够做得好,我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奖励”这种赞美让孩子不舒服,目的性太强,其实质是试图通过语言控制孩子。要将控制性的赞美变成非控制性的赞美,只对当下进行赞美,如:“你今天做的这件事情让我很感动,我觉得你长大了。”真心地表达你所感受到的东西,这种外部的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胜任感,让孩子更容易产生由内而外的动力。
  二、合理期望,提升胜任感
  能力需要是指个体控制环境的需要,即个体体验到对环境的掌控权与胜任感,只有提供适宜挑战、积极反馈与发展机会的环境才能满足个体的能力需要。
  很多家长的心中永远拥有一个“理想小孩”,刻苦、勤奋、自制……父母把这个完美的“孩子”投射到真实的孩子身上,容易导致孩子生活在自卑和沮丧中。人需要去做他认为努力后能做好的事情,如果他认定自己做不到、学不好,胜任感下降,也就不想再去学了,更谈不上喜欢。因此,了解孩子,准确地评估孩子目前的状况,对孩子的学业和发展建立合理目标和期望值,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建立成就感,孩子的胜任感也越强。
  三、构建良好亲子关系,满足归属感
  关系需要是指个体感受到与他人良好的关系,以及来自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关爱。为此,家长要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学习方面和孩子的沟通中可采用观察并陈述事实、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发现孩子的内在感受和需要、觉察需要和期待、提出希望和请求等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使亲子沟通變得愉快和谐。同时,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家长应多给予理解和信任,帮助孩子分析可以采取的建设性方法和策略,从而让孩子体验到支持。
  自我决定理论也指出,个体能体验到胜任感且必须同时体验到自主感,才能真正激发内在动机;关系双方必须同时相互支持,自主与能力需要的满足才有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家长要想真正地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只有让孩子的三种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如此才能促进他们天性的积极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在农村小学,“教师讲,学生倾听;教师教,学生跟做;教师授,学生接受”这类传统机械的方式一直出现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实践之中。这些机械简单的方式必须改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进行道德教育教化、法治约束,德治和法治相促进的主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新教材提倡体验式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究
微视频应用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界已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有了较为广泛的推广,然而在劳技课程的实践,却远远落后于其它课程。劳技课作为一门以操作实践为主导学习方式的中小学课程,其实施过程应是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更适宜使用微视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1.实践目的、内容与对象  (1)实践目的:探究在劳技课堂上使用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翻转
期刊
审美想象,可能对许多语文老师来讲,近似“务虚”,但就其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言,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四大核心要素之一,而同時,学生的语言建构、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又有哪一样离得开审美想象呢?  作家曹文轩担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他曾直言,之前的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不是很理想”,新教材更注重教材的人文精神和语文性,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
教师需要重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引导家庭家风建设,完善家校联合机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提升交流能力,拉近师生距离  青少年心理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处于否定、消极的环境中,会产生自卑、内向、抑郁等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情绪尤为敏感,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该多进行鼓励和肯定,以商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有的学生因为粗心导致考试失利,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可以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养成细心认
期刊
良好班风班貌的形成,需要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要蹲下来和
期刊
“冲刺!”“快!”体育老师的哨子声响彻中山华附的田径运动场,跑道上一群娇滴滴的女生似乎和阻挠她们前进的一切摽上了劲,包括迎面扑来的风。她们顽强地向前冲刺、搏斗,我焦虑地站在终点——快点!再快点!我能感受到女生们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她们的双腿也越来越沉重,但是身体里在燃烧着一种东西,充满了热情和力量。终于,她们一个个陆续跨过终点线,然后筋疲力尽地瘫在终点,起不来了。体育老师看着这么“悲壮”的场面觉得
一、教研组建设问题的提出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小组,以研究和改进教学为主要任务,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基层组织。本研究中将学科组、备课组等组织形式纳入教研组的范畴进行研究。宝安区燕山学校历史教研组始终秉承在研究状态下教学,围绕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两个方面推进教研组建设。  二、教研组建设路径的探索  (一)制定教研组发展规划  教研组发展规划是教研组建设的规范性文本。燕山学校初中
期刊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教材改编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教育部对学生的日常阅读要求以及考查力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阅读的重要性得以不断凸显。笔者所在的海联路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借助智慧阅读平台,以统编版教材为依托推进开展“整本书阅读”相关活动,从而延展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广度,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  一、智慧阅读平台下整本书阅读的组织形式  “整本书阅读”是围绕完整的作品所展开的阅读,其中涉及到与作
期刊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教育理念是否先进,同时也体现出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基于CLASS评价标准下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出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以教师是否营造积极氛围、恰当介入、科学关注幼儿为切入点,促进师幼互动向着健康、高效发展。  一、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区域环境,让幼儿自主探索  1.材料投放应以发展幼儿兴趣为前提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聪明源于材料。”教师要秉持“丰
期刊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钉钉直播、微课走进教师、学生的视野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微课就是视频录制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或演示,可以反复学习让学生明白、掌握知识点。下面通过实践经验谈谈语文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一、语文微课的制作  要制作微课,首先要选择录制软件,掌握制作的操作过程,保证录制的微课能正常使用。然后要选择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备课,一切准备好了才进行录制,录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