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数学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单纯呈现枯燥的数学公式,而是要立足小学生的身心认知实际,以贴近生活现实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本文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节教学为例,来探析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来渗透知识与方法,激活数学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增进学习快乐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组织;教法应用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实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体察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来探析课程的构建与教法实施过程.在本节课教学组织中,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形体特征中,挖掘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也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体验到“转化”思想的应用;接着,设置问题情境,导入面积计算,让学生从探讨交流中激活数学思维,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完善了新知教学的逻辑思维过程.最后,通过知识延伸,引入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来拓展应用,巩固数学知识.
  一、课前确定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在学生生活中也较为常见.我们在确立本节教学目标时,要让学生回顾过去的知识,全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面积的求解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解,可以将之进行方法转换,如平行四边形转换为长方形,通过计算长方形面积来获得平行四边形面积.同时,如何设置转换情境,让学生从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来直观地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因此,在本节教学目标上,可以细化为三点:一是动手实践,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二是围绕推导过程,来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融入空间概念,强调转化思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三是联系生活,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与探究数学的乐趣.
  二、有效的课堂教法与组织实施
  (一)新知的引入:提出问题
  在引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前,通过课件导入,列出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空地.提问学生,园艺工人需要在空地铺设鹅卵石,请同学们观察、分析、对比两块空地,猜一猜那一块空地需要的鹅卵石多?从图示上来看,有学生提出第一块空地铺设的鹅卵石多,因为它的面积明显多于第二块;也有学生提出,第二块空地铺设的鹅卵石多.看来,空地铺设鹅卵石的数量与其面积的大小有直接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计算它们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将结合该图示内容,向大家讲解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学习,来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由此,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让数学课堂学习趣味活泼起来,也调动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二)新知的转化:课堂建构
  我们请同学们分别准备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如何来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讨论,让学生对平行四邊形的结构进行探究,有学生提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转移到另一边,让平行四边形转变为长方形.根据学生的建议,我们让学生分别用剪刀对平行四边形进行拆分,然后再组合成长方形,结合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结构特点,来对比两者的面积是否一样.很显然,平行四边形在剪掉一个角后,通过平移所构成的长方形,两者的面积没有变化,而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面积计算方法为“长乘宽”,即S=ah.由此推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等于ah?事实上,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剪切时,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两者的面积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S来表示,而底用a来表示,高用h来表示,即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ah.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对比,让学生从“平行四边形”向“长方形”转化,将抽象的面积计算转化为直观的、可以感知的长方形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了数学知识.同样,也让学生从亲历中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
  (三)新知的结论:灵活应用
  通过前面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个课件,该课件为两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与高相等,面积是否相等?虽然从直观对比上,很难直接判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但通过计算,红色虚线的平行四边形与蓝色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是一样的,则面积应该是相等的,即“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对于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相等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求证.如在两块空地上铺设鹅卵石,它们的底都是5米,高都是4.4米,通过计算,两者面积相等.由此,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从新知的应用中,来巩固数学知识,来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和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学生的实际,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创设富有情趣和探究价值的素材,供学生顺利构建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林丽玲.经历推理过程发展推理能力——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7(21):26 32.
  [2]章秀惠.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6(20):26-27.
  [3]李海东.在建模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转换——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4(35):39-4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了车身长、宽和公路拐角之间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汽車才能顺利通过公路拐角这一类问题.基于假设,本文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函数极值探讨了车身顺利通过公路拐角的充分必要条件,较圆满地解决了这类问题.  【关键词】数学建模;几何关系;极值条件;公路拐角
【摘要】优质问题能提升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在课堂上的提问,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一样的,而这种心理反应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能,本文主要分析了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关注学生心理的前提下,优质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关注心理;优质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表明: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80%的学生在面对提问时,都会产生应答反馈的心理.这是学生适应自己学习者角色的
【摘要】新课改要求作业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效果,诊断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达到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的目的.一次对学生数学作业抄袭现象的调查反映出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评价体系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传统体系注重结果,对学生的过程和发展关注太少,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于是我从选择作业类型、研究批改原则、增加批改方式和作业展示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以使得学生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  【关键
【摘要】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变得轻松,而且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学好高中数学是培养我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所在,而有些同学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久而久之,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同学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無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方法;高中数学  由于高中数学和初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师都比较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实施有效教学.基于这一点,探究教学在课堂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常态;探究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的MI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教学创造活动激励、唤醒、鼓舞开发其潜能,为其将
【摘要】教学中,一提到作业,就会默认为是“书面作业”,其实,学生作业除了书面形式还应该有口头形式.数学教学中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重复讲了很多,习题操练了很多,课后学生仍不会做.这不得不令人反思:卷面作业究竟能够多大程度上真实客观地反馈学生的思维状态?这个反馈过程是不是太长?为此,笔者尝试加大口头作业比重,让学生在表露思维动态时“能说会道”.  【关键词】口语;答辩;表达;策略;优势  口头作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18页“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建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模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运算定律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
【摘要】 每一节课教育者都无法离开教材和教学活动这两个基本要素,如果教材是静态的教学工具,教学活动就是动态的教学形式,而如何在“静”与“变”的平衡之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切入点,让中学生在复习课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 提升.本文以“全等三角形”一课为例,对此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材;教学活动;动静结合  教育就是让每名学生的天性以及他们自身本来就具有的能力得到释放并健康发展,而不是单纯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高考全国卷23题如下: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x=acost,y=1 asint, (t为参数,a>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4cosθ.  (Ⅰ)说明C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Ⅱ)直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0,其中满足tanα0=2,若曲线C1与
【摘要】代数运算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代数运算,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而使用代数运算,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规律.因此,上好代数運算课尤为重要.我们在备课中,一个人的思维往往受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思维习惯、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但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将会产生不一样的思想火花,开辟更广阔的思路,能全方位把握知识的整体性.  【关键词】代数运算;感悟;作用  代数的诞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