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神奇于变化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艺术都要讲究节奏,寻求变化。清代林嗣环撰写的文章《口技》中“口技者”表演的口技之所以产生那样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与表演者恰如其分地演绎口技的节奏变化分不开的。
  总揽全文,《口技》的行文结构与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的开篇和收尾都有相类似的静态场景描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的开头与结尾)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安塞腰鼓》的开篇和结尾)
  两篇文章,不但静态的场景描写相似,而且这两处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极其相似。现仅浅析《口技》的开头与结尾的精巧构思,我们可借此对《安塞腰鼓》加以印证。
  在《口技》这篇文章中,利用“口技者”表演的道具之精、少,以及“抚尺一下”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的静态场景描写来表现“口技者” 精湛的技艺以及人们对他的尊敬。《口技》开篇处的“静”是蓄势待发式的静,静中蕴涵着动的因子。而打腰鼓的后生们道具更为简单,仅仅是一个用红色绸带系在腰间的腰鼓,他们就像那静静的高粱——“沉稳而安静”,在静中蕴藏着下文即将到来的“壮阔”,“豪放”,“火烈”。
  结尾处“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此处的静是“余音绕梁式”的静,用静来反衬动所带给“宾客”们的无限的艺术感染力,余音仍回旋于脑际无法驱除。这可以看作“口技者”表演的艺术特色之一:由静到动,动静结合地变化中生发口技的艺术魅力。与之相同的是:腰鼓也是在高潮中突然“寂灭”,出奇的“静”,反而会让人继续保留着“动”时激越与快感。与之不同的是:作者最后神来一笔,用渺远的鸡啼把人们拉回平凡而神奇的现实。
  “遥闻深巷中犬吠”其悠远和飘摇如天外来音,衬托出周围那个世界的静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幽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才使妇人的“欠伸”,其夫的“呓语”显得那样的香甜和温馨。但是“口技者”没有让这种和谐、美好的时光持续多久,也许是担心时间过久会让“宾客”感到乏味和无聊。“口技者”立刻由缓和、单一的声音呈现转换为急促、多元的声音交汇。“儿醒大啼”声,“妇抚儿乳”声,“儿含乳啼”声……此时各种声音如条条涨满河道的溪水浩浩荡荡地汇集到了大江大河的入口处,你拥我挤,你唱我和,“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表演到此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口技者”没有承接那个小高潮把表演推向另一个高潮,而是由“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弱化为“渐拍渐止”,“作作索索”,恢复了平静、安详的氛围。“宾客”也由原先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地忘情陶醉回到了“意少舒,稍稍正坐”, 找回了自我。表演进入了一个低潮期。
  或许,这时的平静祥和里正孕育着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大危机”,此时的“降温”正是为了以后的再度“升温”。果然,一声大呼“火起”如重锤般敲击在“宾客”的心门之上,引起强烈地共振。呼声由室内蔓延到室外,与房屋倒塌、火花爆炸、抢救财物的声音汇集成气势恢弘而又震人心魄的巨大冲击力。此时的“宾客”已经到了如痴如傻的忘我之境。胆大的“奋袖出臂”准备救火抢人,胆小的“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正当表演进入最高潮,“宾客”们不能自持之际,“口技者”及时的“抚尺一下”,使“群响毕绝”,让“宾客”由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蓦得跌落到“把酒言欢”的宴席,体验艺术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在无声的惊异、赞叹中,在安静之后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享受。
其他文献
语文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语文课堂应该涌动真情,充溢美感,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堂语文课,教师应该饱含深情地把它教的情趣横溢,创造学习语文的艺术佳境,使学生置身于高尚激越的情感、感人肺腑的真情、汩汩清泉的知识和妙趣横生的语言氛围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喜悦,感受到艺术的享受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要美,要凝练、自然、和谐、生动、优美。  教学语言
期刊
接受美学认为,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实现作品功能潜力的主体,是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一理论虽然夸大了阅读者的作用,却也道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在审美欣赏中,读者会根据自身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再评价。基于此认识,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期刊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每教一篇课文,都会遇到一个老问题——教什么。我认为,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材,树立教学的立体观念,对教材做出科学的选择,才能科学的实施教学,从而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语文教学的立体观念,就是教师在教一篇课文时所确定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中心,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  应该怎样树立教学的立体观念呢?我觉得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期刊
众所周知: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它所反映的则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特征和联系。  就思维种类而言,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其一曰:动作思维;其二曰:形象思维;其三曰:抽象思维。  凭我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对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较为适宜。因为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半成人思维状态。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所接受(掌握)的知识,多半是靠直观而来。当他们用已有的直观形象
期刊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在校园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经典诗文诵读的氛围,充分开发孩子生命本有的潜能,把孩子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让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开展经典读诵活动,并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它同时也是国民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
期刊
纵观学生的作文,可以看到不少学生论据选用之妙,在论据选用上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妙用“浓缩”材料  1、学生习作:  初二15班朱鹏的《知足常乐》“陶渊明的过人之处就是对生活的知足,不去想什么金银富贵,一颗对田园向往的心牵引着他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他过得快乐自足。‘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此乃刘禹锡知足常乐表现。虽居如此陋处却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情趣,体现了他的快乐。”  朱
期刊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反思着、探索着,试图在语文教学的天平上,寻找理想与现实间那最恰当、最完美的一道弧线。也许我一辈子也做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做一个幸福的追求者,在晨钟暮鼓的循环中,不让自己的岁月时光如流水般轻易逝去。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坎坷一路歌,行走着“阅读——写作——研究”的三部曲。  阅读——语文教师亮丽的“精神底色”  轻轻翻开一本书,细细浏览,在袅袅墨香中掩卷深思,我喜欢这种境界
期刊
笔者曾经听过两节课,两位老师做课的内容都是《岳阳楼记》,但其设计的教学方式却大相径庭,现将这两节课的做课环节大致摘录如下:  教师甲  环节 1 :教师导入。由我国的三大阁楼说起,引入岳阳楼,并简介岳阳楼的修建、作者知识。  环节 2 :学生感知文本。听课文范读录音,自由朗读课文。  环节 3 :教师串讲疏通文意。  环节 4 :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段意。  环节 5 :教师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如下。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强调教师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一个语文教师,除了有广博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外,非智力因素也极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主要的非智力因素呢?这些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有何重要意义?  一、高尚的人格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极其广博的学科,还是一门育人的学科。
期刊
教学目的  1、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了解散文的选材。  2、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他在文章中所展现的那种力量美。  (准备视频:朝鲜族腰鼓、奥运开幕式腰鼓、国庆60周年腰鼓、南通腰鼓)  一、导入  提问导入,仔细看图片,找出不同,很明显,腰鼓背的位置不同,打鼓的方式不同,鼓不同 ,人也不同,为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地域的产物,地方的风土人情,是一张名片,是一扇窗口,这些文化称之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