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美育的创新促进智育的创新。智育是美育的基础,然而美育对智育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根据生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功能各不相同,左脑偏重于语言、逻辑,右脑偏重于形象、情感、空间感。通过造型艺术等手段对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进行训练,可以充分开发整个大脑的思维。由此可知,美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开发。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开拓学生的视野
  美术学科所包含的门类众多,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艺术欣赏在开拓视野方面又显得尤为重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能启发人的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课中,学生了解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这四大美术种类的特点、风格和代表作品,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并对创作意图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等进行分析。学生尝试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一个问题,从而就有了创新意识。学生接触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了,才能谈的上创造能力,正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想得多了,从而增强了创造能力。正是这些具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才会使美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样具有创造性的社会,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格尔尼卡》一课中,我先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在你们的理解当中,牛代表了什么性格?学生回答:忠厚。然后我展示了《格尔尼卡》中的一个牛的图片,说道:恰恰相反,这上面的牛代表了残暴。“啊?!”学生都很吃惊。接下来,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跟我一起赏析这幅名作。学生逐渐理解了此画的创作背景和画面形象(牛、马、母亲、战士、灯……)的象征意义。并分组制作面具,编写台词,跃跃欲试模仿动作。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效果很好,对艺术的理解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造构思才可实现。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对思维方式的引导,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迁移。
  在四年级下册《用自己的画制成拼图》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我准备的两幅作品拼图中,一幅是线条作品制成的拼图,另一幅是色块作品制成的拼图。学生在拼摆过程中,启发学生什么样的作品适合做成拼图。那么在接下来的自制拼图环节,学生在挑选自己或他人的美术作业时就有了选择性;现场绘制作品时就有了目的性。然后在给准备好的画面选择切割纹样时,我启发学生:除了课本上提供的“米”字型切割纹样等,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纹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画面需要大胆设计。当作业收上来时,着实给了我一个惊喜,学生的作业都展示了自己的个性,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尽量少给学生条条框框,多给他们一些自由,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4、改变习作评价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美术作业的内容经常是与“命题画”、“想象画”和“创作画”有关的,要求作业不要“雷同”,但结果呢,作品大同小异是常见现象。那么应该从他们的自身纵向比较中,表扬作品中的“新意”。比如,某个学生过去给作品主体添加环境时,只想到画上蓝天、白云和太阳,而这次有了变化:环境中出现了树林、草坪或是一群戏耍的孩童……同别人比较,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他自己却是有进步、有新意的作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多留心学生个体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及时给以表扬,以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几乎成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是周课时  最多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对话最多的老师,而且大都兼  任班主任,有的甚至还是学校或是年级的主要领导。新教材在崇高理想、奉献精神、关心他人、注重友情方面的文章减少了,这也是社会变化的反应。似乎表明了市场经济下,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和人们的价值观在同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人们讲求
赏识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针对近几年来应试教育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端,如优秀学生的心理脆弱,差生的极度厌学,以及高分低能等一系列问题,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成才,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赏识教育的思想已被广大的教育者所接受,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差异,教育对象的不同,往往导致实践中的失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赏识教育,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  我们要
【摘要】 近年来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给技校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需要基础学科的教师拿出更多、更有效的办法来应对。本文从培养学习兴趣、组织教学语言和安排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浅略地分析了对当前技工学校物理科目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兴趣;语言 ;课外活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主要生源的高中生越来越多,所以初中毕业后选择职业教育、
有学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甚至于也有学生说,作文是“憋”文。还有学生自我解嘲说,作文是下笔如有“鬼”。总之,学生害怕作文,把写作文当作天下第一难事,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怕作文,语文老师自然也就畏惧教作文,总感到学生作文不尽如人意,班级作文水平提高太慢,在语文考试中很难找到“稳操胜券”的感觉。究其原因,我觉得是这些老师太把作文当作文,认为作文就是作文,与听说读割裂开来,从而使作文成了“孤岛”,或
摘要:图谱教学法,在老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了教与学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分析曲式結构、掌握节奏时值、配器演奏、理解和记忆歌词等方面为打击乐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架。促使打击乐教学在农村幼儿园切实的开展和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图谱教学法;打击乐;有效支架
摘要:校本培训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改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校本培训质量,结合国家级课题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深入调查,解析了所获得的调研数据,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化解策略的初步探析。  关键词: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机制;调查报告    自2005年秋开始,江苏省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给一线教师们自主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为作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的困境,步入“柳暗花明”的胜境指引了方向。  经过十几年语文教学的实践,我本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渐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在积累中蕴育,在感悟中萌芽,在创新中成长。  一、在积累中蕴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每一位教师都有过备课的经历。备课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初始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规划设计环节。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成败。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如何能够真正把备课这个环节做好,如何能够做到“不打无把握之仗,”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本文想就备课这一话题与各位老师进行一下相关方面的探索和交流。
摘要:高考复习需要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强化,浓缩记忆;并进行主客观高考试题限时训练,使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把握考题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初步掌握应试技巧。  关键词:回归教材 网络化 错题集 热点信息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一般分为三轮,其中第二轮复习尤为重要。在第一轮以梳理知识为主的基础上,帮助考生
【摘要】本文从数学史和美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中学数学教学中蕴涵的史学和美学的理念,深入分析了中学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揭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 人文教育 途径和意义  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是21世纪中国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在长期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忽略人文教育,特别是在高考的影响下,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最大化是大家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