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复习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的关系
  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抓好“四基”是根本,“四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念。其中基本理念是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同时要强调能力和素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基础,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比如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将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梳理,提高综合能力。
  现在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保证基础性、提高探究性、追求开放性和体现现代性,逐步抛弃了死记硬背,作到了“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的理念。因此直接为考查基础知识而设立的题目明显减少,而应用基础知识解答情景的问题明显占据了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和新课程标准接轨,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生物学观点,这是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
  二、正确处理教材与教辅的关系
  现在市场上有非常多的教学辅导资料,而且都注明是专家、高级教师等编写,鱼目混珠。其实这些辅导书提供的资料大同小异,错误也是类似的。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应立足于教材、打好基础、精选复习资料、以一本参考书为主。
  目前高考的题目中有60%-75%的题目是基础题,如果这些分数能够拿下,高考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依据、认真读书,切不可以讲题代替读书、搞题海战术。老师要精选复习材料,再印发给学生,而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一本复习资料。老师给学生的复习资料要少而精,关键在于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完善解题思维。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复习资料能有的放矢,就可以让我们学生的高考复习事半功倍。
  三、正确处理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
  目前学生有必修和选修两套教材,必修教材内容多、知识体系较全,是高考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这两部分在高考中总是占有很高的比例,这两个章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较为紧密,是学科内综合的最好的结合点。但在高考中选修教材也是考查内容,而且占据了生物高考分数的20%左右,这和选修教材的特点是相关的。新版的选修教材已经不是以前必修教材的重复和提高,而是相对独立的教材,它更多的涉及生物科学的进展,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而这点恰恰和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是吻合的。因此,我们对选修课本应该高度重视。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在认真的上好选修教材的前提下,在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可以把相关的内容直接介入到必修教材的复习中,比如在复习“光合作用”时就可以把选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C3植物和C4植物”、“生物固氮”等一起复习。
  四、正确处理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综合的关系
  目前理科综合考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和以前的高考有很大的不同。从形式上看,生物、物理和化学防在同一套试卷中,生物试题减少了、考查的知识点也减少了,这给考试带来不少的偶然性,正是由于这一点,考试的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已经很少单纯的考查某个知识点了,有时甚至和其他的学科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把握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综合的关系。
  学科内综合是重点,现在的生物考试题往往是一道题中涉及到几个章节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把握好学科内综合,注意各章节知识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不能孤立地复习各章节的知识。至于学科间综合,由于各个学科的特点不同,学科间的综合只能是拼盘式的,只要各科的知识能够较好的掌握,这种试题是无法难住我们的学生的,在复习中无需作为重点,只要能培养学生在解题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就足够了。
  总之,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立足于掌握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科思维,这样就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只要有利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动画作品,都要给予善意的鼓励,能把中国古典名著的基本要素赋于新的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更应该加以嘉奖。而无论是《大圣归来》还是《大鱼海棠》,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使这种双边活动达到最优化组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界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历史和现实证明,只要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并创造性地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用合适的方法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还应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花大力气。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如何學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作了一定尝试,我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抓住这五个“因”,
本研究使用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38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利用率和帮助更多
《家客》是一部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人、历史、文化而书写的作品。它有叙事上的细腻与谦卑、世俗与尊贵,也有气质上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它赓续了海派话剧的艺术传统、文化基因,
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虽已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但缺少那仅占1%的灵感,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可见灵感在成功的道路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创新灵感更具有敏捷性、突发性、灵验性和神奇性,若能运用于作文教学中,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生如何在作文中产生创新灵感呢?  一、兴趣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前提  新课程下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样两句话:“兴趣是最好
神话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力量,追问人的存在因果。神话又与宗教不同,不以信仰牵引来世,不给生命幸福承诺,反将忧患意识与反抗精神作为遗世馈赠。它不仅是遥远的故事,还与现实人
<正>艺术电影在中国最大的生存困境,并非没有愿意去看的观众,而是投入的渠道完全不对。一部艺术电影想要获取观众,只能被投放到商业市场中与同期影片竞争,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历史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课外喜欢看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平时的谈话和一些语文的作文练习中,也常常引用历史典故,滔滔不绝。但同样这些人在历史课堂上却无精打采,成绩不理想。为什么对历史的兴趣难以转化为历史学科的学习优势呢?有学生说:“历史教科书就像是抽掉了血肉,只剩骨架的骷髅,教我如何能爱她!”改进历史教学,变枯燥为有趣,变学生厌学为好学、乐学乃至学而不倦,从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出发,我的想法是
广告提案课程训练与广告学科竞赛结合,从竞赛角度进行学生提案能力训练,与实际广告活动接轨,以赛促训,提升学生进行广告提案训练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良好的课堂能力训练效果。
<正>在灿若星河的古希腊神话谱系中,有我们普通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权谋和战争,有嫉妒和仇杀,有通奸和乱伦,充满了斤斤计较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可能是因为古希腊人都觉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