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与朗诵艺术的具象感受探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多年对有声语言的研究不难发现,无论是一档节目的主持,还是朗诵类文艺作品,都需要把握一定的语言节奏,这里的语言节奏并非是自身说话的节奏,而是要与节目的内容相符,还要和稿件的特征相结合。乐感的介入也使语言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和审美性。本文从理论上探究有声语言乐感的创作,目的在于使朗诵艺术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乐感 有声语言 艺术 节奏
  一、声乐艺术与朗诵艺术
  朗诵实际是一种艺术创作,语言应该有感人的魅力。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离不开丰富的节奏变化,文艺作品有内容,其内容阐述了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传达,能让观众动情。朗诵与音乐有着相似之处,而朗诵作品在创作之初,同样是需要融入乐感的,朗诵作品的情感配合音乐的情感,更易于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也更易让观众接受。
  声乐与朗诵都属于艺术语言,艺术语言的表达和呈现正是让观众感受到其动听和动人,让观众通过歌声和朗诵的内容有所感悟。朗诵的过程与声乐中的情感、节奏、语感息息相关,良好地运用音乐性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歌唱是以声音为基础,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和呼吸方法,良好的音乐听觉以及敏锐的节奏感来进行歌曲内容的表达,而每一首歌曲都由歌词和曲子相结合完成,歌词所表达的内容正是整首曲目所要呈现的情感,这正是需要表演者通过声音传达作品的情感内容,从而真正地达到抒发情感和交流情感的作用。
  朗诵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运用播音技巧有感情地朗读,用声音诠释文字的内涵。用有声语言来传达字里行间所要传达的寓意,用声音传达情感,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都能够从朗诵作品中感受到艺术性和美感,透过文艺作品感受作品的深远意境和文化内涵。张颂的《朗读学》的前言中写道:朗读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现文化风貌,深入浅出地传播文化精神,以自己为中介,把作者与听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审美氛围,共同完成一次崭新的心路历程。这是文字语言的独处语境所不能达到的,也是无声世界的静谧空间所无法感受的。
  朗诵与音乐从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朗诵主要是通过语言艺术进行表达,而音乐则是通过音符表现作品的内容。但是乐感与朗诵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都是运用声音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反映作品的内涵,诠释作品的寓意。而二者共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通过声音来完成,需要去研究和探讨朗诵艺术的音乐表现力,以及乐感在一部朗诵作品中所起到的情感、节奏、语感的作用。与此同时,声乐和朗诵中的旋律,都是创作过程中的基础,这也就涉及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内容。声乐中音的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以及停顿的时间,均与朗诵作品相吻合,也是朗诵的重要技能。
  二、声乐与朗诵在情感上的表达
  (一)具体感受
  朗诵的节奏感、情感把握对于创作者而言极为重要。而演唱者的乐感对于诠释歌曲的节奏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关系到有没有具体的感受,能不能通过后期的创作将文字的表面意思呈现出来,直接关系到创作者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路径。所有的创作者,无论是歌唱家还是朗诵者,都需要从作品出发,先体验作品,被作品的内容所感染,进而进行创作,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就需要表演者对作品内容有深刻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充实、丰富艺术语言。
  感受,分为了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是通过字、词、句的内容所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刺激,进而引起观众对事物的体会和认知。那么,当朗读者接收到了这种刺激的信号,则会对文艺作品中所讲述的故事,所宣扬的精神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从而通过声音去表达文中的思想内涵。比如作品《军礼》,讲述了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曲悲壮哀歌,在天寒地冻、物资匮乏之际,红军的一位军需处长裹着单衣,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永远长眠于雪山。在诵读这篇文艺作品时,需要感受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人物有怎样的精神状态。要通过有声语言的修饰,声音的诠释,让听众感受到呼啸的狂风,纷飞的大雪,以及酷寒中艰难行走的红军队伍,以此烘托出后面军需处长离开时的凄惨。
  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出来的音乐性,表明文字语言与音乐艺术是相通的。表演者从作品的文字语言中,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碰到文字符号表达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
  “……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一个苹果》)这篇作品中,对于一个七天没有喝水的人来说,应该如何对待这来之不易的苹果。朗读者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升华,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利己主义到奉献精神的升华。这正需要表演者通过味觉想象,去表现兴奋与抑制的交替中,从一种强烈渴求转变到利他的精神高度。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高尚情操才能将真情流露出来。这种味觉的感受也就会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诗人的眼睛在神奇的狂放的一转中,便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象会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诗人的笔再使他们具有如实的形象,空虚的无物也会有了居处和名字。”(《仲夏夜之梦》)对这部作品的演绎,则需要朗诵者形成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感受,透过形象看到天地之间去,这一切虽然是虚无的,缥缈的,但是却应该具备这种空间的想象能力,只有对作品的空间有所认识,增强感受的程度,才能够体会到这种虚无的情感。但对于朗读者来说,时空的想象并不是漫无边际的,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物体的结合,有一定的参照物,从而使虚无的形象有一定的具象指向,让作品的主旨更加明确,观众在收听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共鸣。
  (二)态度和情感
  情感表现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生命,無论是歌唱还是文艺作品的朗诵,都需要通过情感进行美化和升华。只有创作者体验到艺术作品中的深刻内涵,才能让听众与创作者共同沉浸在这份艺术的美好之中。同时,每一部艺术作品都包含着创作者的态度和理念,态度和情感正是需要通过声音进行传达,传播作品的态度、创作者的态度。   感情色彩要表现在声音上,要能够达到由己及人的艺术效果。朗读者和演唱者在酝酿、聚积、引发、运用感情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处于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而是应该牢记作品的主题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段话、某一句歌词的情感,而是要进行整体的把握,准确地将作品的主题内容诠释和传达出来。要将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作品的主题内容、字词进行融合,使情感与内容真正地融为一体。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在桥沿上,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董存瑞炸暗堡》)在这部作品中,情感的变化需要把握,董存瑞炸毁暗堡的态度是坚定的,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而炸药包放在哪里则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个炸药包放在哪里的思考过程中,则是态度和情感的变化过程,如果从头到尾一直保持坚定的态度进行朗诵,就不能够将最后用手举起炸药包这一英雄举动的情感情绪表达出来,也就使不怕献出自己的生命显得失色了。这就需要将这种态度和情感的变化充分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
  为了能够恰当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首先,创作者要能够感知文字所表达的内涵,这就好比演唱家在进行歌唱时,不能只了解旋律,也不能只懂歌词的字面意思,还需要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作品表面看仅仅是一个框架,其实是需要创作者用语言去诠释、去构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成丰富的艺术形象。
  这里的乐感和传统意义上对音乐的感知不同,这里的乐感是要让其转变,转变为对文艺作品的感知,这就需要将文艺作品与音乐相互融合。音乐作品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文艺作品中讲述到的人、事、物同样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文字有这样的作用,有声语言和音乐的配合,更能将作品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找到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案例实践,在进行文艺作品朗诵时,很好驾驭语言的节奏,让作品的情感跌宕起伏,让听者为之感动。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葛春先.朗诵与歌唱中的语感、乐感和情感[J].东方艺术,2005(20):116-117.
  [3]刘旭.浅谈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J].艺术品鉴,2016(08):338.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乐感在有声语言艺术应用中的嬗变”(项目编号:吉艺研创合字[2018]第032号)。
  (作者简介:付焱,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苑松岩,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采编播)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平调落子起源于清代中期,是武安平调及武安落子的总称,是具有邯郸特色的剧种,当前已经被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分析武安平调落子发展现状,武安平调落子的风格特点,探究武安平调落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武安平调落子文化的推广路径,以此为武安平调落子的新时期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武安平调落子 产业化经验 推广路径  现阶段,人们不再局限于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对精神及文化层次的消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发展。长笛作为一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外来乐器,因其声音婉转而优雅,音质尤为出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管弦乐队中,长笛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相关演奏者和学习者而言,如何锻炼和提升演奏技巧,形成自身系统性的训练方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长笛 音乐 发展  一、我国长笛艺术的发展  我国的长笛艺术,在早期的教学和演奏方面主要受苏联和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缺乏读字的耐心,但对清晰明了、新颖独特的图形却较为青睐。平面广告设计利用的就是视觉语言能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直白地了解信息。因此,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加强图形创意,能提高广告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广告的传播效率,为人们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本文阐述图形创意的特征,并分析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提出运用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
摘要:界面设计是产品和用户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服务于人际交互的设计领域。本文从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的模件化理论以及个性化方式入手,对界面设计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模件化理论在界面框架布局中的运用和个性化方式在界面视觉上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目前界面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总结出界面设计的方法,希望能为现阶段界面设计带来新的思路。  关键词:模件化理论 个性化 界面设计  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探讨的模
摘要:新形势下,数字艺术应用于当代手绘,属于数字艺术与传统手绘共同发展的结果。数字艺术不仅有利于设计作品效果的建设,还可以有效丰富创作者的想象空间,增强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数字化高科技虽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引发了依赖的误区,审美知觉和审美追求等隐性的表现技法就很难得到很好的诠释。只有将数字艺术和手绘表现结合起来,在融会贯通中相互促进,才可以结合现状,找到一条相互融合的道路。本
摘要:民间美术是我国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智慧结晶。在我国历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美术与民间美术融合设计便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这不但可对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同时还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民间美术在众多民间艺术种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能够通过具体的作品对人们的视觉和情感产生冲击,也可作为创作者表达情感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民间美术 艺术造型 色彩 美术设计  我国的民间美
乡村振兴中民俗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是民俗艺术当下价值的重要体现,它是传统文化美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产业化经济的媒介物.民俗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民俗艺术在历代传承过程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存在着相互的借鉴,使得其价值进一步体现.目前,合理开发利用民俗艺术,使之成为一种产业化商品,完成当下的创造性转化,也是民俗艺术适应当下环境的一种传承方式,因此,如何使民俗艺术形成良性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是丝绸之路的商道,也是文化传播通道。在这里生活的裕固族拥有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以裕固族音乐文化为素材的艺术创作丰富多彩,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裕固族劳动舞》曾经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如今以杜秀兰、杜秀英、银杏姬斯、瑙尔姬斯、郭金莲等为主的裕固族音乐文化的内部传承者坚守局内人传承的重任。除内部传承对裕固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外,其外部的传承也具有同
摘要: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是苗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盛大的节日之一。2006年,雷山县鼓藏节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非遗节日的鼓藏节的传承与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鼓藏节 非遗 传承 发展  一、鼓藏节的起源  在雷山县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雷山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包含农耕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
纸张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纸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是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衍生出来,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智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宝库,值得我们自豪.但随着现代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纸张逐渐被工业化,大量生产,传统纸艺的传承与发展日渐式微.纸张作为艺术与设计、二维与三维、传统与未来的媒介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语言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如何让纸张回归现代生活,获得新的生命力,是纸艺创作者关注的问题,如何用传统纸艺承载当代艺术表达,带给观者全新的视觉感受,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