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一桩事先张扬的献礼计划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tiet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在当年《建国大业》还在上映时,
  就已经传出《建党伟业》的拍摄意向了,而从刘烨出演毛泽东,
  到影片正式的筹备计划,
  也已经在全民关注中,持续渲染了一年多的时间。
  作为《建国大业》的继承者,该片凭借“建党90周年”的师出有名,
  保证了影片有能力集中行业资源。
  相比《建国大业》所试图阐述的法统主题,
  《建党伟业》所要讲述的主题需要比《建国大业》更进一步,
  而如何对这样的主题进行公众娱乐化表述,
  无疑会是影片主创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政治娱乐大片路在何方?
  国产“红色经典”电影的娱乐化创作趋势,可以说是最近十年中国电影创作中出现的重要变化之一,这种变化最后必然会出现《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样的电影。它们是如此特殊,以至于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概念,成为了中国电影中一个独特而又无法复制的存在。
   “主旋律电影”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影片类型,它在影片风格上既有非常鲜明的辨识度,但它又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类型片”。按照官方的说法,这类片子既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又可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从早年的《大决战》《开国大典》《惊沙》等,到《周恩来》《湘江北去》《秋之白华》这样的革命领袖人物传记片,上世纪末的主旋律影片已经非常清晰地开始尝试走人物路线,直至之后的《第一书记》《郑培民》《任长霞》和《离开雷锋的日子》已经彻底变为以现实生活中的平民英雄为主角的道德伦理片。这种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趋势和中国电视行业在通俗剧方面获得的叙事经验有着明显关联,通过将影片主人公身份平民化、叙事悲情化和语态亲情化,融合了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道德宣扬。
  进入2009年,《建国大业》在国庆档期获得了空前的4.2亿票房成绩,成为当年度票房冠军。这部电影的商业成功,可以说来得有点出乎意料。因为该片原本只是中国政协为了庆祝国庆60周年和政协成立60周年而搞的应景之作,按照原先的制作计划,成本不高的此片很可能会被湮没在当时的一堆献礼影片之中。经过一番辗转之后,这个项目进入了中影集团的生产计划。然后,通过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的种种努力,《建国大业》不但有数目惊人的影视明星前来客串,而且还在影片类型和叙事模式方面也大胆地进行了突破。可以说,《建国大业》最后所获得的商业成功,固然有中影集团在制作资源、档期资源、发行资源等各方面拥有垄断性资源优势的原因,但《建国大业》在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商业模式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创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该片摸索出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影片类型:政治娱乐片。它凭借中影集团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消灭掉国内任何敢于冒头的竞争对手。《建国大业》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我们却从未在市场上见到任何类似形态的跟风之作。对于热钱涌动、人心浮躁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却无人敢伸手,其中的奥秘和蹊跷自然不言自明。
  作为《建国大业》的继承者,《建党伟业》也如同前作一样,需要有一个“建党90周年”的契机才能师出有名。因为正是这种身份的正统性,才能保证影片有能力集中优势娱乐资源,保证影片的娱乐性。但对于《建党伟业》来说,这种在夹缝中试图左右逢源的创作方式,却要面临比前作更大的市场压力和审查风险。相比《建国大业》所试图阐述的法统主题,《建党伟业》所要讲述的主题需要比《建国大业》更进一步,而如何对这样的主题进行娱乐化表述,无疑会是影片主创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但是,像《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样的“政治娱乐片”,继续发展下去的难度着实不小。《建党伟业》在公映前传出的审查风波和删减传闻,无疑就是这种内部矛盾的外在体现。如果《建党伟业》按照既定计划继续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传说中该片目标票房八亿人民币),同时在艺术性上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准,那么第三部的拍摄似乎是无可避免的。但对于正在快速完成市场化的中国电影来说,如何在既有体制之内让这种巨无霸电影和其他电影共存于市场,将会是一个让未来的电影市场经营者感到头疼的问题。
  
  刘烨 演毛泽东神形兼备是挑战
  去毛家饭店,一看有年轻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在那儿表演,我就觉得哥们,干吗呢?光走样不走心是我特别排斥的,哪怕多走心,样子走少点。我觉得观众一点都不傻,你看电视上那些访谈,这人假不假一下就看得出来。
  ——刘烨
  
  这个机会的到来要回溯到2009年底NBA中国行的比赛现场,刘烨特别不解,坐在不远处的韩三平导演都认识好多年了,放着精彩的比赛不看,为什么频频侧过脸来看他?赛后韩三平说,哪天有空来试试妆。刘烨这才知道原来韩总是看他跟毛主席到底有几分像。
  相像这个问题,刘烨自己是“深知”的,他头发长的时候都不敢往后梳,那种三七分,像极了毛主席去安源时的形象。演《一个女人的史诗》里的欧阳,戴上那种大背头的头套,演对手戏的赵薇顿时乐了,大叫:主席!主席!刘烨后来才知道,是赵薇把这个段子告诉了电影局副主席江平,江平又转告韩三平,其实导演陆川也跟韩三平提过,从身高到气势都挺符合的,请他不要忽视。
  做到形似主席,刘烨只要20分钟,戴上头套,粘上痦子,贴一点点眼皮胶,只要这三个步骤,就完成了。以前给很多特型演员化过妆的黄老师也告诉他,“你是最快的,古月曾经做过八个小时的造型。”毛主席年轻的时候相对更圆润,而刘烨不笑的时候脸部更硬朗,为了更相似,原本计划是戴上牙套,把脸撑起来,但刘烨嫌每天戴牙套太麻烦,他选了一个更方便的办法,胡吃海塞一段时间过后,效果很显著。在参观湖南一师的时候,对着墙上的照片,谁看了都说像。这种相像是意想不到的,其实整个电影只有一位特型演员,就是扮演孙中山的马少骅,饰演李大钊的张嘉译就曾说,“我,包括冯远征、刘烨在第一次听到演什么都时候都吓了一跳,觉得自己哪里像啊,但是上妆之后发现,其实大家都挺像的。饰演历史人物,得用内在的气质表现角色精气神。”饰演陈独秀的冯远征也表示:“我当时也怀疑过刘烨能有多像,后来等他化完妆出来才发现,这相似度简直跟课本里的照片一样。”
  尽管在外型上占据优势,但敢于接下这个角色,刘烨也是冒了不小的风险,“接的时候也没什么顾虑,我特别喜欢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好的坏的,各种性格的都想演。演员嘛,加上也年轻,有点自负,觉得是个自我挑战,但后来确实发现问题多多。”
  这种问题归结到最后,并非挑战的是对角色本身的把握,而是多年来被特型演员固定下来的形象和表演套路,“我们已经习惯了领导人物的大师风范,一说到毛主席,就是恩来啊……或者是手持香烟,目视远方,这种我打死都演不出来。”
  上大一的时候,刘烨客串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世纪之梦》,他饰演的男主人的青年时代,闪回到当年和毛主席在长江上。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古月老师。当时刘烨就觉得真像啊,怎么能那么像。“当时我们在轮船上拍,旁边远远来了一游船,古月老师就不演了,来到栏杆上,开始缓缓挥手,那船上的人就欢呼起来,毛主席毛主席。等船慢慢走远了,我们再开始拍。”
  毛主席的第一位特型演员出现在1976年,那时主席还没去世,样板戏的影响之下表演上更追求外在的形式。加上毛主席在国人心中的特殊性,他的个人形象是被不断升华的,高大得早已脱离了常人的范畴。刘烨记得,大概四五岁的时候,他跟姐姐曾一本正经地讨论过,毛主席平时上厕所吗。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很少能客观地看待毛主席,更不要说把还原成一个普通的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刘烨也是在角色的塑造过程中才完成了这样的心理转变。
  从表演上来说,经过特型演员一代代的塑造,毛泽东的银幕形象已经形成一个模式,谁也不敢去打破。刘烨把《建党伟业》看做是一个机会,因为模式化主席更多的是在老年阶段,而他要扮演的是一个青年毛泽东。少年、青年时代毛主席的影像资料非常有限,年轻的毛润之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好。在延安,斯诺最早给毛主席留下了动态的影像记录,那时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尽管是一代伟人,但谁都年轻过,他有过青春期,有过年轻人的冲动理想热情,所有的东西,包括幼稚,所有的东西是人都有过。所以这回我会放松一点,我相信会有人说怎么把主席演成这种,就是演普通了,不是我们心中的那种。”刘烨的表演就不断在生活化和伟人形象之间寻找平衡。
  
  FAMOUS:演完这个电影,你理解的年轻时代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
  刘烨:我在湖南一师看到他上学时的照片,看他的眼睛,感觉他一直都挺沉静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个子太高了,在人群中你绝对看不出这个人的,他不是锋芒毕露的那种。比如在一群人中,大家讨论事情的时候,他看似游离状态比较多。你看他好像在恍神,好像脑子不在这儿,但接着讨论他不会断篇,你再看他的时候感觉他又特别失神。其实他是在琢磨其他你可能不知道,可能是从讨论中引申出来的,或者有关的其他事情。我觉得这是他的特点,在年轻人里面。包括看纪录片,毛主席和刘少奇他们开会,你看他永远眼神是在这个事儿里,又不在这个事儿里。电影里有两场戏,是和杨开慧讨论革命,以前李大钊的言论,他是怎么理解的,台词都是有史料根据的,我感觉他作为年轻人见解真是挺独到的,看东西能看底,那么乱世,能说出这些话来,的确挺厉害的。电影里杨开慧也是被毛泽东的智慧和独到见解给吸引了。
  
  FAMOUS:对于那段真实历史,最震撼你,打破你惯常思维和认识的是哪部分?
  刘烨: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在那样一个大背景里头,包括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最后被地方军阀打,其实革命队伍可能只有一千多人,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前咱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看井冈山的图片,总觉得至少得有三五十万人吧,但你真正了解之后,觉得真正叫星星之火,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带着那点人最后把革命干成,真是特别不容易。
  
  FAMOUS:你对那个年代的认识是不是也有了更多理解?
  刘烨:那时候的年轻人真是为国家有抱负,包括陈独秀演讲、请愿,大批的学生,大家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那个时代大家有点不那么惜命,那会儿年轻人真的特能感染你, 包括“五四运动”,看样片的时候我自己都掉眼泪,真的是掉眼泪。以前豪情万丈,把牢底坐穿,真的是那时代人的精神。
  
  FAMOUS:说说让你最难忘的一场戏。
  刘烨:在湖南当学生的时候,毛泽东当时的想法还是用体育救国,就是强身健体救中国,当时说要拍冬泳,结果拍摄的前一天下了场大雪,就改成在大雨里跑步了,我知道不管跑步还是游泳,都得光着膀子。拍的时候地上的雪一扫,消防车就开始淋冷水。我就一直这样跑,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跑了无数条,各种角度,各种跑。头天晚上我还想要好好睡,养养膘,第二天能扛一扛,越这么想吧,越到夜里两三点还睡不着。三点钟起来开了瓶酒,喝了睡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一去心里就不舒服。因为大家穿着棉袄,戴着口罩、耳包,我就觉得你们能不能应应景,至少把耳包和手套拿掉,要不就我一人光着膀子,心理特不平衡。我们还有一个跟着拍电影纪录片的小伙子,提前一周特激动地来找我,我说怎么了。他说你下星期那场戏我都想好怎么拍了,他说你来现场你肯定崩溃了,我先拍你崩溃,然后特写给洒水车。等你脱衣服的时候我就跟着你……把我给气得,我说,你小子真行,真是好几个月没白处。
  
  李沁 杨开慧以至死不渝画上句号
  
  在接到这个角色之前,1990年出生的李沁对于杨开慧的认识还很表面,“就知道她是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她也是个革命者”,在经过《建党伟业》和《中国1921》两部红色革命剧的历练之后,她对于杨开慧有了更深的感情和认识。
  《红楼梦》拍完之后,李少红导演送了一套DVD给韩三平,是这套碟让韩总发现了扮演成年宝钗的李沁,“让小丫头来试试妆吧”。试的时候也没敢抱太大的希望,之前《建国大业》的众星云集,让作为新人的李沁有点不敢企及,论戏份,杨开慧算是女一号了。不过导演们最终还是被她身上的清新、懵懂以及年代感所打动,两个月之后,李沁得知自己拿到了角色,欣喜过后更多的是紧张、不安。
  她的恩师,也是她的老板之一李少红鼓励她,“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自信的话,那你传达出来的气场和信息也会是我能不能演好。”她帮着李沁准备角色,让她去看各种各样的材料,然后动笔写人物小传,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交一稿,李少红又会提出新的追问,李沁再去寻找答案,就这样一点点把人物描绘齐全,到了第四稿的时候,李少红对她说,行了,你可以演杨开慧了。
  “了解之后,是慢慢把这个人物融到你自己的身体里的话,你的一举一动,然后你的神态啊,流露出来的就是人物的状态。”同时李少红也不忘叮嘱她,跟那么多大腕拍戏不要紧张,不要犯怵。
  
  FAMOUS:在戏中你演的杨开慧年龄跨度有多大?
  李沁:我在《建党伟业》中饰演的杨开慧,刚出场的时候才14岁,然后到了后期,最后一场戏的时候大概是20岁,是从一个小女孩到少女的过程,中间会有一个转变,包括造型上,从两小辫子变成了齐耳短发。她属于娇憨中带点懵懂、可爱,一开始就是小女孩,会说“哥哥你好高啊”,到第二次在北京见到毛泽东的时候,他没有一下子认出来,还问她,你是?杨开慧就说“是我啊,润之哥哥”。开始有点少女的味道了。
  
  FAMOUS:你现在是怎么理解她这个人的?
  李沁:从性格上说她其实挺完美的,结婚前属于在家里很精明能干,能持家的那种,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是家务活都会干,生活能力并不差的女孩,包括和她妈妈一起去做善事去救济穷人。所以结婚后,她能把毛泽东照顾得很好,属于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也是他革命事业上的伴侣。她是1900年出生的,所以从年龄和情感上来说,我和她还是有相同的地方,面对喜欢的人会有点羞涩,但是又怦然心动,那种初恋的感觉。因为受父亲和毛泽东的影响,她在当时属于思想比较前卫的女性,包括嫁给毛泽东的时候,他说,跟着我你会吃苦的,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跟着他。我在《中国1921》里扮演的杨开慧还有更丰富的一面,其实她的父亲一开始是反对这段关系的,但是她打定主意,敢于追求自己的选择,一直坚持了下来。
  
  FAMOUS:实际上表演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李沁:要把握革命者的坚定和那种激情,不是在拍哪个镜头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而是每时每刻让自己处在这种氛围中,让自己处于那种“正年轻,朝气蓬勃”的精气神中。
  
  FAMOUS:在认识和理解人物的过程中,有什么细节是最让你感到出乎意料的?
  李沁:最出乎意料,并且最感动的我是她对爱的忠贞不遇的坚持,其实她也是个挺倔强的人,最后她被地方军阀何键杀害了,在就义之前她内心忍受了很大的痛苦,那时候她已经知道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婚了,何键把照片拿给她看,承诺只要她宣布脱离和毛泽东的夫妻关系就不会加害她,但是她拒绝了。可能到了最后,她内心可能多少是有点失望的,但她还是这样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和感情,她的生命是以至死不渝画上句号的。
  
  FAMOUS:如果你生活在1921年,你觉得自己会是什么样一个角色?
  A:我想我应该是个学生,一定会去参加革命吧。
  
  董哲 历史活Google眼中的1921
  写领袖尽可能地不把他当成神来写,写反面人物也尽可能不把他当做鬼去写。领袖不是神,敌人也不是鬼,是这么个逻辑。
  —董哲
  编剧董哲是标准的理工科男生,事实上在担任《建国大业》“文学副导演”之前,他跟影视圈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他的爱好之一是在网上写架空历史小说,一部《汉风》经导演米家山之手,最终被韩三平通读,当时韩总还不太相信,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如此大格局的东西。
  《建国大业》的文学剧本出炉到上映,中间只有10个月,董哲临危受命,被召集到剧组的第一次讨论会上,他回忆,韩总特别愿意听年轻人的想法,加上之前的接触已经了解他的专长,所以才特辟了“文学副导演”这个职位给他。“你问什么,他都能答出来,”这使董哲成为道具、美术部门的考据机器,各种武器的型号,坦克和火炮和口径,美制苏制,这些问题他连书都不用翻,张口就来。
  在《建国大业》里,他贡献了“王宝强和葛优误把城墙当地主大院”的戏以及蒋经国到上海打老虎的情节。这种生动的细节让人物和历史都更为丰富、鲜活。也是他,从胡军扮演的顾祝同肩膀上摘下一颗星,要知道顾祝同是1954年才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换句话说,他在大陆的时候只是二级上将,只能戴三颗星。而这个细节之前在电影《巍巍昆仑》《大决战》《开国大典》等凡是涉及顾祝同的地方,都是有误的。在剧组同仁的眼中,董哲就是个活生生的google。
  因为多年的网络写手的经验,董哲保持着良好的搜索和阅读习惯,他每天的基本阅读量在十万字,《建党伟业》的剧本前前后后他写了三十多稿,而这次作为编剧,他也从剧本大纲的策划一直跟全到拍摄完成。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迷为我们解密的《建国大业》涉及的人物和史实以及背后的故事。
  
  FAMOUS:《建党伟业》为什么选择来从1911年作为起点,这十年间中国的风云变幻跟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样的关系?
  董哲:因为《建党伟业》这个题材本身,不是讲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20年前有一个电影叫《开天辟地》,拍的也是这段历史,但是相对来讲它的摄制更集中,是从“五四运动”后期一直拍到南湖上的游船,我们也曾经想过这种模式结构,但是我们不想仅仅展示“一大”伟业,说白了就是全国有57个党员的一个政党派了13个代表在上海开了一次会,我们理解的不仅仅是一次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而是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共产党。
  
  FAMOUS:共产党的诞生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因果逻辑是如何建立的?
  董哲:以毛泽东那句话,就是由此上溯到1840年,中国传统的封建农业社会结构,面临着外来的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强劲挑战,船坚炮利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和幻想,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开始救亡、图存,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次不断进行社会实验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到庚子国变,再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最后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实际上是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实验的失败,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选择。电影里有一句话,是李大钊阐述他为什么去选择俄式的暴力革命,“这是诸路皆不通的最后选择”。就说明中国选择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并不是说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在碰了无数次壁之后,只有这一条路最后我们走通了,走起来了,我们想体现的也就是这么一个逻辑。选择辛亥革命作为起点,和建党相对的逻辑关系还算紧密,再往前拉,电影的篇幅也不够表现,我们的剧本有一个版本就是从1840年开始的。
  
  FAMOUS: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事件对当时中国有影响和改变吗?
  董哲:当时全国三百多个政党,可以说共产党是规模最小,影响力最小,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你想,全国一共就57个党员,一届党代会才13个人,选出党中央才3个人。像陈公博夫妇是抱着新婚旅游的态度来玩玩的,不会有人关注到这个群体。只有租界的巡捕房和警察,这还是因为共产国际的马林,他是很有名的荷兰的职业革命家,在荷兰、印度尼西亚搞的风声水起,被当地政府通缉,当时巡捕房主要是冲着他去。开会、党的诞生在当时来看,并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但是放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看,这一年、这个事当然意义重大。
  
  FAMOUS:给我们解密一下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
  董哲:跟毛泽东当年同学的人回忆过,他其实不是个很喜欢说话的人,语言很少。他绝大多数时候很严肃,很少笑,他的同学说,润之这个人古朴方正。同时他的语言很犀利,不喜欢给人留情面,他的脾气不是很好,包括在成名之前,他的脾气一直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比较坏,他自己都说过。在延安的时候,共产党能把这样一个人当作领袖,充分说明党在那个时候生机勃勃。你把一个人缘好的人捧为领袖,这是可以理解的,把一个普遍认为人缘不好的人捧为领袖,这证明党内绝大多数人是心怀大局的,是从社稷去考虑的问题的,而不是从人际关系。他骨子里是很骄傲的,但他的自信是内敛的,你看他给自己女儿起名字,李敏、李讷,用的典故是“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就是说不要说话,行动要高效。这也是毛泽东人生早期的准则,少说话多看,多做事。这也是他和同时代年轻人不一样的地方。
  
  FAMOUS:电影中有很多讨论、辩论的戏,包括给大家解释什么是共和,他在那时候已经是非常富有远见的了。
  董哲:对,但其实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他是湖南一师著名的门将,足球踢得非常好,而且他从小练梅家拳,他的身体素质是很好的。剧本中还曾经出现过他游泳的戏,踢球的戏,但因为电影的节奏问题,就没拍。
  
  FAMOUS:关于陶斯咏和毛泽东的关系当时是怎么考虑和处理的?
  董哲:我们一开始也没有写他跟陶毅的情感。因为陶毅是当时很有名的江南才女,周南女校有三杰,湖南一师有三杰,这是对应的。一师的三杰是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女校的三杰是陶毅、向警予和蔡畅。他们六个人在当时是抱团的一个团体。毛泽东和陶毅之间的莫逆之交是事实,两个人一起办文化书局,包括新民协会,毛泽东是会员,陶毅是副会长,他们之间接触是很多的,至于他们俩有没有萌发过男女之情,这个真的不清楚,也没有记录。而且陶斯咏当时是结过婚的,并且已经离了,可能是家里给她安排了亲事,她不满意,就离掉了。
  
  FAMOUS:我们印象中的反面人物,比如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那几位,这次在电影里处理得好像跟别的主旋律电影都不太一样。
  董哲:严格来讲艺术上才有小丑,只有舞台上才会有丑角存在,具体在袁世凯身上,难道四万万中国人都瞎了眼吗? 一个小丑做了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个逻辑是不通过的。确定人物的时候,得从当时四万万人的角度去看。你说他窃取了国家政权,他通过实力,通过各种资源的调用,最后夺取了这个国家的控制权,这个没有错,包括他要称帝,要复立帝制这些都是史实。只是平时我们看待史实的时候,只看定性,不看具体形态。换句话说,我们的历史书上描述的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但是我们不去讲他为什么能够窃取,为什么孙文就让他窃取,好像革命领导人都是温顺的小绵羊,在大灰狼面前没有任何的抵挡能力,事实上革命党的领导人也是久经考验,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不会轻易地把政权拱手让人,这也不符合任何一个执政党的执政本能。在袁世凯这个人物上,我们把握了两点,一他做错了哪些事情?就是决定他历史定性的事情我们要表现出来,二是我们要让观众明白,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包括他和日本公使的戏,他称帝和称帝相关的戏份,都是为了讲圆这个人物的逻辑。
  
  FAMOUS:包括他的部下,段祺瑞、冯国璋这些人跟我们之前的印象都是很不一样的。
  董哲:在袁世凯称帝期间,段祺瑞躲到西山去了,就是陆军总长辞职不干了,冯国璋是率领五个省的将军在南京发了一封通电,劝袁世凯不要逆天行事。当时的“北洋三虎”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在这场事件里没有明确表态的,就是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都有,他们是袁世凯提拔起来的,是他的部下不假,但是袁世凯称帝同样是违背他们自身政治利益的,从上下级关系变成君臣关系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所以也是很自然的政治选择。北洋的这些武将,其实延展到抗日战争时候,包括吴佩孚、段祺瑞、曹锟,基本上都表现出了应有的民族气节,比如段祺瑞,因为做过总理,日本人想让他在华北伪政府中继续做总理,蒋介石给他写信,他就南下上海了,留在北京有曹锟和吴佩孚,曹锟是北洋内部有名的老好人,他的部下代表日本人去劝降,他气得把茶杯,摔碎在院子里,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以后你永远不要再登我曹家的门。日本人邀请吴佩孚出来做事,他说可以,只要答应我三个条件:日本军队要撤出中国,同时不承认满洲国的存在,大意就是把你占领我国的地盘全都吐出来,还我主权完整,那我就出来,后来日本人雇牙医把他给毒死了。北洋政府中的文官倒是出了不少汉奸。
其他文献
在一次访问中,主持人问张国立:要走到哪一步,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他的回答是:走到你的最后一步。张国立今年56岁了。他依然一步步地演着,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收工,勤勤恳恳,从不迟到亦从不抱怨,  踏实和善一如某位你从小便尊敬的长辈。在他出演的数十部影视剧中,他总是个善良的人,  时而浮现奇思妙想,有充分的幽默感,并令人感觉安全。  没有那种天分充沛而后一朝成名的戏剧性,张国立的人生
期刊
在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国际评委会名单中,我们发现夏雨的名字赫然在列。对于这位年纪轻轻就已走遍全球各大电影节的“老专家”来说,此次对评审制度和中国电影的播映程序,有着更理性、更专业的思考。在与本刊的对话中,他也愿意将电影节的经验,拿出来与电影迷们分享。    磨练不断 小荧屏的认真  夏雨初期的演艺生涯,与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岁月刚好合拍。《阳光灿烂的日子》《西洋镜》《那时花开》《警察
期刊
一部台湾电影史上创作了票房和口碑双奇迹的《海角七号》让日籍女演员田中千绘,跻身台湾一线女星。  2006年6月在台湾开始学习中文之前,她对台湾的了解有限,朋友的数量不超过一只手。是什么让这个日本女生放弃了温室里的呵护,放弃了名媛的生活,最终选择常驻于此?《名汇Famous》为你细细描述这个独立、坚强、丰富又包容的心灵的跳动轨迹。她的走红,靠的不只是幸运。    卸下名媛光环  2008年《海角七号
期刊
流质世界,总会有种“身份焦虑”,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讲的其实就是人的身份“扁平化”:人心不变,居所却总在天南地北的漂移;居所不变,手上把玩的,也不是本土的东西;甚至是你的心,早已飞过“大江大海”,向往着不曾靠近的异乡。  而我所面对的这个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正宗的本地人:近二十年蛰伏于吊脚楼九平米的陋室,在古老的黄葛树下,栖霞夕照,晚来数星斗漫天,白天则在学堂里领着蒙童朗朗念诵古文
期刊
身外的成败得失可以轻忽,生命本身却令人难以忘怀。他曾经在《中国文学史》里这样写道。  2011年6月7日,章培恒离开生命和成败,留下对文学史的观照。  这花去了他一生。1962年,《洪昇年谱》稿成,尘封17年后出版。1996年,《中国文学史》提出“文学的进步乃是与人性的发展同步的”,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  三年后,他罹患癌症,却又重修文学史。他认为以人性写史,忽略情感,不尽完美。时隔三年重修文
期刊
如果说在美国的研究中国者中也有一个《星球大战》故事发生的那个星系的话,那么亨利·基辛格无疑就是其中的尤达大师。至少英国《金融时报》的特约编辑西蒙·沙玛是这么认为的。他在基辛格的新书《On China》(论中国)出版之后充满感慨地写了一篇书评,其中充满了对基辛格个人魅力和政治眼光的溢美之词。  溢美基辛格的人很多,尤其是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之后,但是大多数人都溢美他当年和尼克松总统一起作出的历
期刊
5月,美国设计师托里·伯奇带着她标志性的双Tlogo平底鞋来到了香港,宣传自己在亚洲的新店铺。平底鞋女王自信满满,亚洲姑娘们会和美国女孩一样爱上这种鞋,它很柔软,不会为难你的双足;所有的IT girl都爱它,因为它特别百搭;它价格不贵,比起类似的Tod's豆豆鞋便宜了近一半。凭借它,托里·伯奇在2008年美国时装协会CFDA配饰大奖上一举击败了纽约老牌设计师Micheal Kors和执掌LV的Ma
期刊
本届戛纳金棕榈的得主是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但泰瑞(跟他合作过的明星对他的昵称)却没有亮相奖台。这对于有事没事喜欢在尼斯海滩出风头的中国明星、以及受这些明星影响的中国影迷来说,实属变态。但马力克就是这么一个非常态的影人,任何标签到了他那儿都会立马失效。你说他是好莱坞影人吧,他的产量比咱们姜文还少,38年拍五部故事片,指望他为你赚钱,那片商八成早就倒闭了或气死了。你说他不属于好莱坞系统吧,他
期刊
流年  如果要问上世纪90年代的超级美女,最忘不了的是王祖贤。  谁能忘得了《倩女幽魂》里的清净幽雅,谁又能忘得了《青蛇》里的秋波袅袅,《潘金莲的前世今生》里的百媚横生。最重要的是谁又能忘得了她与情歌王子齐秦的缠绵之恋,谁又能抵挡住她那花开花落的悲情命运,当同时代的美女们都还在舞台上起起伏伏时,她却已经伊人香渺—林青霞嫁富商,写专栏,自在悠游;钟楚红中年失夫,拍广告,延续不老传奇;李嘉欣嫁小开,生
期刊
阿克曼是谁?他当了歌德学院中国分院十几年的院长,最出名的工作是译介中国当代文学到德国。始终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的他已在中国生活26年,却始终没有取中文名字,这个和诸多中国一流作家私交甚笃的老外,为人处世唯一的标准,是“有意思”。  初见阿克曼,握手的时候我仰头试图看着他的脸,而后发现这很难—他身高两米,白衬衫、黑西装堵在眼前,像一面沉笃的墙。想来这也是许多中国人见他的第一印象:友善,但难测深浅与虚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