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定位高职院校发展思路,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国际合作、建立保障机制等措施,发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建设国家一流骨干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005-03
  Adjustments in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butting Regional Industry: Reflection 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Serving Pearl River Delta//Jiang Xinge, Niu Dongyu
  Abstract In order to refocus the eff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and abutting regional industry as well, adjustments in strategies should be made.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buil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participating in local culture,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ing of protection mechanisms, etc., these good strategies can help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ing 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features developmen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arget of first-class backbone of the nation-building vocational schools,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lan; regional economic
  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510430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105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占半壁江山,有1 200余所。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09〕38号)要求加快推进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紧紧围绕区域中长期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打造教育特色和优势,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不断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008年,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快建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广东省唯一以培养工业及轨道交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对接地区改革发展纲要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制定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规划,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区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1 强化服务区域意识,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是高等学院的职责。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已进入科学发展新时代,广东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把珠三角建设成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
  学院自2005年由广州铁路集团移交广州市政府主办,积极融入珠三角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学院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紧紧围绕珠三角区域特色和地方需求来开展,确立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和港澳的发展定位和继续依托行业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谋发展的办学思路,明确对接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做强先进制造类专业、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做实现代服务类专业的专业定位,确定把学院建成工业交通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在推进珠三角战略地位的建设中体现新作为、展示新形象。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始终认为,服务珠三角是一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机遇,只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珠三角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服务珠三角是兴校之举,强校之策。学院立足珠三角建设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大力实施特色兴校和人才强校战略,重点推进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以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建设、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综合管理能力建设等“七大工程”,把学院建设成为行业特色鲜明、与企业深度融合的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依托企业、服务企业,大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优质基地建设;推动对外交流,拓展国内外合作教育,开放学院文化体育教育资源,成为轨道交通终身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
  2 调整专业结构,为珠三角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主要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的改革和少数中专“举办高职班或转制等方式作为补充”的形式发展起来的,面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专业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专业建设及管理的问题,探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策略,不断调整与完善专业结构布局,从而实现面向区域经济需求设置专业的转型,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取,改革与发展并重”,适应珠三角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接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专业结构,整合8个专业,暂停招生专业3个,拓展专业方向19个,新设轨道交通类专业5个,基本形成与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链、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相吻合的专业布局,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建设8大专业群,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连续3年,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对口率达90%以上。学院积极实施教学名师培育、教学团队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示范专业建设等建设工程,零起点起步,5年时间,50%专业建设为市级示范(建设)专业,有国家及省市级精品课程17门,教师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3个,初步形成专业设置优势,多方位、多渠道地为珠三角建设培养急需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适应珠三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行业与政府办学的双重优势,依托学院轨道交通专业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体现区域特色的开放式终身教育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技术实训基地——轨道交通供电与车辆专业实训基地、铁道部复退军人转业学历教育基地和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作用,主动为全省乃至全国培训和培养相关人才;帮助社区教育建立非学历教育的培训中心,积极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和信息库,完善社区公共学习服务体系;积极开发继续教育项目,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启动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就业工作,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开展农民工和下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为劳动者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服务,每年免费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1 000人以上。学院充分发挥与铁路行业的渊源关系,完善红十字救护员、企业培训师、会计人员、车队长、安检员、调度员等继续教育项目,力争每年开展各类培训5 000人次。依托省市级示范专业建设的契机,围绕轨道交通行业和区域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利用学院已经建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铁路特有工种鉴定站、特种作业培训点等,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行业服务,积极开展岗位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年均达4 000人次,提高行业企业职工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水平,推动珠三角终身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3 着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技术创新与成
   果转化
  发挥学院技术创新对接产业的优势,紧紧围绕珠三角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需求开展工作,重点构建现代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技术创新平台,每年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四技服务30余项,力争在服务珠三角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自2005年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以来,围绕广东坚持高端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定位,大力强化内涵建设,已经建成数控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团队、广州市现代制造业学术创新团队和节能减排自动化技术应用创新学术团队,在智能控制领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当前,学院规划围绕珠三角产业发展的需求,依托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市创新团队,以现代设备技术创新及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水处理及现代装备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为切入点,联合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群体,打造现代制造业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现代控制理论的实用化研究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及检测设备的研发,加快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力争每年获得30余项专利,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围绕珠三角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省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市级示范专业教学团队为依托,以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搭建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安全与网络优化、机器视觉与图像分析、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应用软件的研发,促进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4 积极构建文化创新平台,大力参与教育强省
   建设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凭借35年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在经济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租赁花都企业工业园建设工学结合示范基地,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实现校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2011年基地建设成效入选国家高职高专示范校第四届建设校企合作成果展。学院坚持适应珠三角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针对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建立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广泛的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分阶段建成与广东相适应的政府引导、社会共建、共享互利的文化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广东省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依托学院位处珠三角的区位优势、轨道交通行业背景,构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平台。学院与德国、美国、英国及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对口支援新疆、海南、福建等地职业院校开展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学习,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经验,同时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继续做强做大国际交流教育,使之在规模、质量和层次上有新的飞跃,为增进珠三角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铁路春运服务的高校,从2001年始,共选拔16 860名大学生服务广州地区春运,累计达914 800人天,服务旅客每年达千万人次,尤其在2008年广州地区铁路春运抗击冰灾,2010年春运首次实名制售票、验票,武广高铁客运专线开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连年荣获“广州地区春运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凭借学院10年春运志愿者服务工作品牌效应,进一步树立主动为区域服务的意识,提升和拓展春运服务理念、模式、领域和规模,利用轨道交通行业院校的专业知识缓解春运困难,将参与春运、服务社会变成常态化,将服务岗位从目前站务、票务基础上扩展到驾驶、维修、保障等岗位,充分发挥学生专业技能,全方位渗透到轨道交通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工种当中去,使创新平台成为服务社会的大舞台,推动珠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融入珠三角区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完善的体制机制,需要全院上下的通力合作。学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师生自觉主动地投身珠三角建设;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强化服务珠三角的政策导向,充分调动师生服务珠三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服务珠三角的奖励制度,对为珠三角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给予特别奖励;建立学院与政府有关部门、兄弟院校、珠三角大中型企业的合作机制,建立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和需求——服务机制,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确定服务项目,增强服务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聚焦珠三角 广东再出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历程[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69.
  [3]房海静,潘炎松.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探析[J].理论观察,2011年(3):104-105.
  [4]吴争鸣,蔡红星.论高职院校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J].教育与职业2011(02):22-23.
  [5]骆文炎.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战略探究[J].职业时空,2010(2):33-35.
  [6]李名梁.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8(29):21-23.
  [7]童乃诚.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态势分析及其发展战略[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21-24.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感悟生命。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感悟生命。教学难点: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教学时数:一课时。下面是教学步骤。  1 导入  观看—组图片,问:这些图片中的植物生长的环境有何特点?——明确:都生长在悬崖峭壁岩石缝中。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赞扬这类生命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首先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品味语言,感悟生命。  2 预习检查  1)大家说说这篇文章具体写了哪几种生命?——明确:小草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教育部颁发的修订后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目标。经过实践,笔者最深的体验是师生平等交流,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线。  1 蹲下来欣赏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  1.1 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注重师道尊严,教师至上。这一做法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培养出的学生很难
摘要 以日语能力等级考试为例进行分析,提出应将日语考证纳入日常教学任务中,要求学生多方面考取日语证书是非常必要的,将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日语考证;职业学校;日常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46-02  Integrate Japanese Certificates into Japanese Teaching: T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是一所新搬迁的学校,新教学区所有主题工程于2009年底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实验楼。这座现代化实验楼,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它承载着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开展实验教学的重任,它的建设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但是提及实验室建设,往往被重视的是“有形”的物
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工作人员41万余人,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近40%,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37.7万人,占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总数的91.7%。截至2009年10月1日,江西省9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已基本落实到位。江西省认真把握30%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不搞平均主义,不吃大锅饭,充分体现激励功能。30%奖励性工资必须根据绩效考
同志们:  本来,很早就计划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但因工作日程临时变化不能前来参加,十分遗憾。我准备了一份文字稿,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同志代为宣读,以表达我对2009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的祝贺之意。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从今年9月到明年2月,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中央把中等职业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问题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1 问题设计适度、有价值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
摘要 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整合的本质、模式、原则3个方面出发,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这一课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
摘要 通过对SL(Second Life)中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分析,展示出SL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协作工作环境,鼓励教育者、研究人员理解、尝试这类新环境。  关键词 教育MUVE;Second Life;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85-02    1 Second Life    MUVE(multi-user virtual e
10.3969/j.issn.1671-489X.2010.02.044  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CAI课件的多媒体优势,使CAI课件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成为必然。笔者总结近几年在应用CAI课件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方法,并且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与建议。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CAI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形象化、动态化的素材,再现或模拟一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