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思想政治单元“综合探究”的教学策略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e3we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四个必修模块各设置了4个单元“综合探究”栏目,这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充分反映了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所谓“综合探究”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地在活动形式、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中结合生活、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体验探究的乐趣,展现新课改的理念。
  然而,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等方面的制约,综合探究课在实际操作中举步维艰,流于形式,是当前课改的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听课见闻,进行观察、归纳与反思,从主题、主体、过程三个角度谈谈优化策略。
  一、从主题上看,选择探究内容与活动形式要“活”
  新课改更注重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要跳出书本,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灵活地从课内走向课外,具体要求如下:
  1.选材内容要“活”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选择符合本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作为探究内容,灵活巧妙地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要把握好难度与梯度。其次,要选择新颖有活力的探究主题,要能给学生展现交流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要生动、形象、活泼,能够使其心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活动形式要“活”
  探究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分组交流、展开辩论等。其活动一定要“活”,要不拘一格,要有的放矢,具体要求如下:
  (1)活动的可行性和预见性。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活动设计要合理,组织要严密,把握探究活动的进程与节奏,制订预案和对策,否则不仅达不到良好效果,反而使课堂乱糟糟。
  (2)活动的主题性和有效性。探究切忌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在活动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探究主题,精心策划,当好导演和导师。语言要生动,要有激情,要有感染力,要循循善诱,切忌循规蹈矩。
  (3)活动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活动内容的设定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使探究主体——学生能参与、可操作,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增强活动体验,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预设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从主体上看,学生参与探究过程要“动”
  从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的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要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要动脑、动口、动手。
  1.让学生多动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探究的活动不仅要动手,还要动口。动口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中的动口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交流展示环节、讨论辩论环节等。动口是学生智力的表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深入知识的内涵,提升能力与觉悟。教师在探究的活动中要让学生多动手,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看到不一样的创新要及时提出表扬,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社区,深入生活,广泛收集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整理出探究成果,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
  3.让学生多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要时刻激励学生而不是压抑,要时刻给学生点拨学习路径而不是包办,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多动脑,才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轻松愉悦的生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从过程上看,环节设计要“精”
  1.课前精心准备,是提高探究质量的前提
  探究课不是活动课,教师要精心准备,预设全面,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与学生活动预设,课前准备充足,讨论探究时间合理,主题明确,全面提高探究的质量。
  2.课中高度参与,是有效探究教学的关键
  探究课的“教”,不是仅仅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解决疑问。“学”不是学生接受式地汲取,而是发现式地领悟。切忌在实际活动中把探究课上成了“自习课”“放羊课”。为此,在活动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留足思维时间和空间。美国教育家罗威(Rowe)经调查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主动性和正确度提高、答不出问题的可能性减小、学生的疑惑也随之增加……”教师在预设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要给学生留足经历、体验、发现、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究习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提炼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2)加大思维深度和密度。“善思则得,善诱则通。”探究,不能仅仅存在于表面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深入进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大思维的深度和密度,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教师应从动态生成角度全面分析教材,整理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探究老师巧设的探究题目。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个性,体验合作精神,萌发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才能长时间有效地彰显真正的综合探究的意义和活力。
  (3)提升思维效率与活力。“热闹”是彰显新课程综合探究的效果,但是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够实实在在地展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注重内涵,讲求实效,课堂活跃是表面的东西,如何使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思维效率和活力,使课堂成为演练学生思维的舞台,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正确地引导,切实地投入,丰富教学的内涵,探究才有其正确的意义。
  3.课后拓展延伸,是探究活动深化的环节
  探究课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教会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课后则是拓展延伸。如何加强学生课后探究,让学生在课后探究环节依然像课堂一样热热闹闹,笔者认为可以为课后探究设计一系列的硬作业和软作业,使学生在课堂探究后能够继续增强探究思维、探究意识和主动精神,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达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统一,将新课改的探究理念落到实处。
  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综合探究就是以建构主义为出发点,基于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主动习惯,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能够自主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主动探究、独立探究和有效探究的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再一次为数学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在改革中,情境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师最热衷的内容之一,下面我谈谈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情境教学便成为解决这一主客观矛盾的最有效的方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物投影仪进入课堂之前,我使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课件,它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在一次准备数学公开课,临时必须使用实物投影仪之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它,而且也意识到实物投影仪有着多媒体课件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在接下来一年多的使用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小器材给我的数学课堂带来的妙
为了研究河豚鱼在冷链流通中的品质变化与货架期,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贮藏实验研究了河豚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将河豚鱼贮藏在273、277和281K条件下,测定了河豚鱼的总菌落数、总挥
6月26日,省地税局党组举办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研讨班。省局领导、19个州市级单位党组主要负责人以及省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班。研讨班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委
提供“自然与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使语言形式、意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育方向的迷离性、教学内容的封闭性以及方法、手段的陈旧感显得极为突出,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活力,没有与教师产生共鸣而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因此,改革单一、程式化、机械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种英语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新模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任仲然写的《我的时间观:惜时挤时守时》(见《党的生活》2014年第3期)一文,作者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时间观:通过惜时、挤时、守时,当好时间的主人,把握好
2013年,南京市城区进行了区划调整,白下区与秦淮区合并为新秦淮区。全区高中共6所,其中4所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面临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形势,对于中心城区,如何推进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的区域高中的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区域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区始终坚持“相互欣赏,彼此尊重,协作共进,资源共建,经验共享,责任共担,质量共赢”的发展思路,围绕高中多样化发展,着眼丰富内涵,立足质量强校,着力资源整
人才兴则园区兴,园区兴则产业兴。我省各州市牢固树立人才是推动园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优先发展道路,园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物理概念是人类对物理世界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的产物,它既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又是更高层次的物理思维的工具,物理教师如果能用定义和划分、限制和概括这样的逻辑方法去揭示物理概念,进而分析和综合,就能更加主动地进行教学的研究和总结。  一、物理概念的定义方法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的总和叫作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叫作概念的“外延”。“下定义”就是以简练的物理语言去揭示概念的内涵和
为探讨相对湿度对果蔬失水的影响,利用恒温恒湿箱,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小青菜进行了定量的失水性实验研究。通过对小青菜比表面积的测量,表明质量在18~28g之间的小青菜的比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