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之个性化写作的必要性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本应是生命释放的一种形式。文如其人,不同作者的文章中隐含着不同生命体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心灵体验,作文就是一种个性的张扬、青春的绽放。作文教学与考试的目的本应是: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悟生活的快乐与艰辛,寻求提升生命质量的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我们生活其间的世界加以思考,寻找破解人类面临的诸多题目的方式;引导学生潜下心来,到经典、名著中寻求心灵的寄托,探寻创造美好未来的密码。那才是作文教学的真谛。
  从历年高考的高分作文来看,文章的成功源于作者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色彩。一篇个性鲜明的文章就犹如夏日一股凉风,势必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所谓“个性”,《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写作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热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矫情。”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主张在学生广阔而真实的世界里表现自我,塑造和发展个性。
  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里自由写作,这似乎并不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生活与写作仍然呈一种割裂的状态。为何会如此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教学现状,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个性化写作“的教学。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感慨,学生越来越“笨“了。小学初中一路学来,真正能主宰自由学习的学生很少,更多是在教师家长呵护下,中规中矩地学习,当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个性化写作“要求时,在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教学环境下孜孜以求的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是无所适从。海阔天高,无奈鱼不会跃鸟不会飞。
  从现实看,分数毕竟还是评价一个学生,评价一名教师的最终标准,升学率又是评价一所学校质量的现实标准。升学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教学现状往往是,一切为了考试,题海战术。学生都被训练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看看课外书,听听新闻都成了“不务正业“,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无暇也不敢经营和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尤其是高中教学,因为有高考的存在,教学任务就显得更加繁重而紧张,学生涉取课外知识,步入社会的时间和机会几乎没有,也就更谈不上“个性化写作提出的”“审视反省生活”了。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写素材的匮乏,心中无物,“个性化”也就成为空谈。
  此外,写作教学观念也急需更新。现在的教学还停留在对外化的,规范化的写作知识及技术的接受学习,即从学习写作手法,到布局谋篇,再到文体风格,等等。写作教学就是想让学生掌握一整套写作的规范知识体系,而缺少对整个生活的反思,选择与批判。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种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写作模式上,对学生的真实世界视而不见。
  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时高考考查的大项。怎样冲破写作教学的条条框框、怎样挖掘学生身边的写作资源来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呢?我认为,个性化写作学习的第一要务就是对课本经典课文的学习。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文质兼美,意蕴丰富,而且展现着独特的个性风采。比如孟子的汪洋恣意、鲁迅的犀利深刻、孙犁的清新秀丽等。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语言的分析中受到个性化写作的教益。此外,经典的意蕴是多元性的,不要把教学内容固定在一个标准点上,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理解课文,让每一个人眼中有自己的哈姆雷特,而非千篇一律。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二度创作,既可以体验到创造的喜悦,又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将对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西南地区1018名中小学教师实施问卷调查发现: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各维度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对心理健康有显著解释力的变量有“主观幸福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家庭支持”、“自我灵活性”,其解释变异量依次为30.6%、6.2%、1.6%、1%。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走向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发展、强国富民的需要,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昌盛的需要,这是社会稳定、长久治安的需要,这也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不会被开除球籍,永远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  [
期刊
[摘 要]:一年一度高考,举国大事,情系千万学子十二载艰辛努力,成名成才在此,独木桥上站数万学子在……  [关键词]:高考题,欣赏,数学思想陶冶。  高考的基本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也是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全面检测,许多高考题的确出得非常的好,它对考生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作为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题,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为今后教学提供有用信息;  二、对新
期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到底要培养孩子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
期刊
[摘 要]:学校是进行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大胆探索。教育学生,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任务。以往我们可能都注重从思想的层面来进行转化,忽视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进行,这其实是一个失误。用“启发引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来配合“说教制约”的纯思想道德理论教育,蹲下来,走进学生心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关键词]:后进生 感情倾注 扬长避短
期刊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环保教育的内容、途径无所不在,我们要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就要把环境教育的种子撒向每个幼儿的心田。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环境美,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滋生爱护大自然的渴望和责任感,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而实现幼儿园对幼儿
期刊
教育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它和认知能力、教学能力一样,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素质的保证。下面就小学教师研究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有关的探索和研究。  一、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关键  小学教师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小学教育也是民族的奠基工程。其质量如何,直接关
期刊
[摘 要]:在中学几何教学中,启发学生灵活添作辅助线,解决不同的或同一的问题,可培养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几何教学 辅助线 创新思维  平面几何证明过程中经常要作辅助线,什么叫辅助线?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常用虚线表示。辅助线添作正确与否,有时是解题的关键。每一道题添作的辅助线都不同,有时不止一条,但却有一定的规律,这也是解题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立足于课内,辐射于课外,展示于课内,激趣于课外,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桥梁 课内 课外 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