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新课程语文课标》中所说的“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那样,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作用很多,今天,我就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作用。
  一、恰当的运用朗读导入新课,可达到美不胜收的效果
  美的文章被再一次创造性的读出来的时候,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常常在听一些电视散文的时候,总会被那些朗诵者所感染,我们的感情随着他们的读而时起时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入新课,甚至会收到比电视散文给人的情感熏陶更好的效果,感染力更强。
  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初三即将毕业的学生)上综合性学习课《岁月如歌》的时候,开头的导入是这样的:我先朗读了何其芳先生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里的一部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十三岁的纯真……/我歌唱十四岁的萌动……/我歌唱十五岁的浪漫……/我歌唱十六岁的……”(配着背景音乐《和兰花花在一起》,)朗读完了之后,我就说我的“歌”“唱”完了,现在我要听的是同学们所“唱”的“歌”,这歌可以唱给三年来辛勤培育你的老师,也可以唱给关心你成长的领导、父母、亲戚、朋友,唱歌时形式不限,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一首歌。内容不限,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同学们的激情一下被调动起来了),话一出口,大家七嘴八舌的,就动开了,一个学生讲了母亲节那天他与母亲发生的矛盾,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之意,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一个学生讲了宿舍里发生的“怪事”,表现出了舍友之间的纯真友谊;一个学生讲述了自己一次与其他班学生发生矛盾后,语文老师帮他“摆平”,从而免去了“灭顶之灾”的感激……他们的表现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那节课我收获了很多:终生难忘的感动,一辈子都抹不去的记忆,最灿烂的笑容……每每想起那节课,我总想说:谢谢何其芳先生的那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他让我看到了学生心灵中绽放出的最美的花朵。那种课堂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是能恰当的使用有感情朗读导入新课的话,定能让课堂生辉,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那些积极发言,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都有大声朗读的爱好,在课堂中,让学生放开声,有感情的去读课文时,他们的声音最大,表情最丰富,摇头晃脑的最投入,因而在回答问题时,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就比较强,有时一些精辟的语句也能脱口而出。而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要是能够经常的鼓励她们大声的朗读一些精美文章,不断培养他们的语感,逐渐的,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了。
  有一次,我在上《旅鼠之谜》那篇课文,我先让他们用默读的形式圈点勾画出那些含有四字短语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大声的读那些带有四字短语的语句,几遍读过之后,又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句或一段话时,学生便纷纷的举起小手,抢着回答,起来的同学大多数出口成文,让人很欣喜,这的确就是语感的作用,我也常常会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方法,让同学们先选中文句或文段进行朗读,然后再仿写,效果也很好送。因此,朗讀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好的方法。
  三、反复地朗读课文,有助于理解分析课文内容
  多年的教学,让我总结出一个经验:有些文章不用教师深入的讲解,只需学生用情用心的郎读,就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重点,化解文章的难点。例如,七年级下册有篇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九年级下册有篇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上这两篇文章时,我先声情并茂的范读了原文,然后我让学生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分步骤有感情的大声地朗读,第一步,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内容,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第二步,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三步,同学们进行读后情感交流;第四步,让同学探讨作者是怎么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学生对诗歌中意向的分析,情感的把握都非常好,非常到位,这样,主要内容,情感,写法等问题都通过朗读就解决了,整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就达到了。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些篇目,很多文章都可以这样处理。
  四、有感情的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有感情的朗读能够陶冶情操,相信每位老师对此都深有感触,美文总是给人美的享受,初中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名篇,大多数文章的思想积极健康,感情鲜明强烈,可谓文质兼美,所以,教师可采用先自己范读,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品读,一旦产生读者与作者的共鸣,那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就多了一样抓手。如: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写的《春》,无论是其中的春草,春花,还是春雨,春风,都传出的是作者对春天的无比赞美之情,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作者的爱传达出来,并能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是一种熏染,赏读那些文字,给人的是情感的共振与感染,无尽的遐思和想象。
  总之,朗读,他是读者与作者直接对话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途径,它能够有效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要能把朗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既会使语文课堂大放异彩,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跳绳作为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简便易行的特点深得当代学生的喜爱。如今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在上海的全面展开,花样跳绳再次火爆校园,花样跳绳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它以一种创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跳绳文化,同时在进入校园后也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本文希望对花样跳绳提示词反馈表的使用对跳绳表现力的实践研究挖掘花样跳绳的育人价值,推动花样跳绳项目的发展,使学生在花样
期刊
早上,我刚踏进教室就有學生一窝蜂地向我涌来并迫不及待地对我说:“蔡老师,颜豪又被扣分了,他今天又没带红领巾。”说完,这些学生仍是一脸的气愤。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又充满了无尽的愤怒与无奈。虽然心里这么想,可还是尽量温和地询问颜豪:“今天,你怎么又没带红领巾啊?”他高高的抬着头,脸一点儿也不红,眨巴着眼睛对我说:“我忘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仍然是老问题,仍然是老回答,仍然是老态度,我们班的绝大多数扣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发展的内涵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我们“以小见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到每一节课中,其实就是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当学生习惯利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内化升华后即为数学核心素养。而一堂课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味”。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
期刊
小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一些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为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其独立避险能力现状,笔者以耿马县某小学为例,随机抽取了3—6年级学生,每个年级15人,一共60名学生,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希望通过本调查能让社会上多部门对校园的安全问题更加关注,集合多部门力量加强
期刊
一、活动目标  1.能对5个以内实物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  2.区别物体的粗细,学习比较粗细的方法。  3.能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粗细的相关知识。  2.材料准备:罐子、积木等。  三、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律动(骑着心爱的小摩托)  师:小朋友们一起跟着老师骑上小摩托去森林王国里去玩。  (二)集体活动  1
期刊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即“学习者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而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申克,2003)。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对于我们教育者而言,不应只看到学生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学生仍处于形成发展状态,还有很大潜力待挖掘。它
期刊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疲劳、害怕、消瘦、心情低落等现象,这是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生活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节奏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等变化给孩子们带来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习惯的骤然改变必然会让这些刚刚走出幼儿园大门的孩子们不知所措。  二、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从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入手。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
期刊
一、 对本课题的认识  本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理化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教改实践,总的趋势都有是加强理化实验教学,注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实验设备的不足及实验技术的落后等,在当前的理化实验教学中,实验仍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目前制约当前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
期刊
一、生本课堂的概念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为中心,以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为基础,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进行个人或小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依靠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问题。前置性作业是引领生本课堂的开篇之作
期刊
一、九年级下册课外实验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新课程背景下,若能合理、有效开展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这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及培养化学学科学素养是一条重要途径。化学学习的特点是探究,而探究的主要手段是实验。九年级下册的实验,紧密结合上教版九年级上下册教材内容,将课本中实验巩固或融合或改编,也可以是课本外的。九年级下册课外实验,本质上,从“激发学习兴趣”到“科学探究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