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下的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有效性初探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作者从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课堂提问的角度、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明确问题的目的、控制提问的频率等五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有效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问题教学;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进入了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学科素养。我认为,问题教学是达成这个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经。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而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而问题教学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有效性。下面我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一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之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其关系是:已知区 最近发展区 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而,这需要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和新课标,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热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化归为“已知区”。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之二:课堂提问的角度。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这是中国大班额教学的必然,更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构成,是家在农村的多还是家在城镇的多,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提问时应该尽可能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事物和现象出发,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对一些事物已有的感性认识作出发点,加以启发和引导,使他们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成功探究未知世界的快乐中去学习。比如在引入渗透作用时,我用夏天在做凉办黄瓜时,用盐腌制会出很多水这一学生日常常见的一个现象出发,围绕这个现象,再利用教材所给的演示实验,层层设问,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渗透作用的原理、条件等。
  三、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之三: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很短的时间就开始点名。甚至有的看到没有学生举手,就自问自答了。从实际效果看,如果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无法组织语言,至使语言不通顺,有的甚至导致错误,这样既不能表达学生学习的真实学习状态,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经济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低效的。如果教师自问自答,哪么这样的提问,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无效的。
  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我认为,应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灵活的掌握。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学生具体学习状态,掌握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语言的组织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之四:明确问题的目的。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一,教师提问时要问题的指向要明确,不要有岐意。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深入的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基础,学生的性格特征,围绕课程标准来提出问题。同时还要掌握问题提出来的先后顺序。问题可由简到难,层层递进,水到渠成,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热情和兴趣。也可以先出一个较难问题,先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热情,然后再将这个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最终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蛋白质时有这样一道题: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其彻底分解后,得到四种氨基酸,分子式为C2H5O2N(甘氨酸)C3H7O2N(丙氨酸)C9H11O2N(苯丙氨酸)C5H9O4N(谷氨酸),问这一化合物中有几个谷氨酸?我为学生出示这个例题,是为了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氨基酸的构成,缩合反应、及肽链的结构特点。教师可以先进行知识的铺垫,然后再讲这一道题,水到渠成。也可以先出这道题,让学生先思考,(我就有几个学生就用解四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多数学生都不知如何解答这道题,这时教师再层层设问:这四种氨基酸分别有几个氨基?这个化合物是几肽?谷氨酸有几个羧基?多的哪个羧基存在于哪里?无论哪一种氨基酸,他们相同的部分脱水缩合后有几个氧原子?最终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这道题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条件下,肽键的数目=化合物的N原子数-1=化合物的氧原子数-2。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建立生物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数学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其计算肽键数目时不仅仅局限在氨基酸数-肽链数的思维空间中。
  五、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之五:控制提问的频率
  课堂提问要控制好提问的频率。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设计适量的课堂提问。太少,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影响教学效果;太多,问题往往简单,答案固定,问答速度快,教师频繁发问,学生应声作答,几乎没有思考时间,其探究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与“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区别。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完成新课程标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有待于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才能,进行创新。  一、设置疑问,制造悬念  设疑实质上就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诱
期刊
【摘要】内地新疆中职班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政策。对进入内地中职学校学习的新疆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也是办学单位面临的崭新教学领域。本文以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汉语教学实际为基础,从分析内地新疆中职班当前汉语教学现状入手,着重探讨符合中职教育要求,针对新疆学生特点,切实提高汉语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新疆;内职班;汉语;教学  一、内地新
期刊
家庭教育中儿童能够亲自处理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称之为自立。自立意识是儿童逐步走上成人之路、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孩子不可能永远是孩子,他们将来必定要走向社会。而未来的生活道路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没有坎坷。一个自立能力强的孩子,在他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往往敢于搏击生活,主宰自己的命运;相反,缺乏自立能力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没主见,胆怯怕事,依赖性十足,意志薄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因为
期刊
【摘要】现代绝大多数的幼师声乐教育倾向于学生的唱功,而忽视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要面对的人群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所要应用的技能和学生本身的声乐艺术素养,这在幼师的培养方向上显然是一个误区,只靠课堂上教师单调、枯燥的讲解声乐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如何在幼儿师范教育活动中融入声乐艺术?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活动;声乐艺术  考虑到幼儿师范教育的对象是将来的幼儿
期刊
在课堂上,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做不会说,有的学生看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都是学生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所导致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口语交际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在评议教学中进行,更可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让说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让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延伸,让说提高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语文教育现状:学生思想贫乏、苍白,情感平弱、无力。高中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易受到大量不良内容的污染,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分辨能力,热衷模仿和追捧。这与语文教育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高中生也往往丢掉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兴趣,尤其是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反而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审美教育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
期刊
【摘要】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但彼此不可代替。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对教法的研究,更应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法。  【关键词】研究教法;实施学法  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以,我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更应重视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因此,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即要研究教法,也要认真
期刊
学习效率是课堂的生命线,只有提高课堂效率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防止合作流于形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合作氛围,夯实合作基础。  1.做好培训。运用多媒体对学生合作学习理论的培训,让学生对合作学习方式先了解,然后在实践中熟悉,最后胸有成竹,运用自如。  2.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要对学生放心。教师由于习惯的影响,总感觉不讲,学生就学不会,心里就不踏实。采用合
期刊
所谓文本“空白”。就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也可以说是隐藏在文本当中的“可续性”或“再创造性”。海明威认为,作品如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壮观、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文本的艺术性,在于它具有“含蓄美”,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读者阅读文本,就是要设身处地,探幽发微,透过作品字面上“八分之一”的表层义,去揣摩、领悟“八分之七”的言外之意。 
期刊
新课程改革提出:我国中小学课程要从课堂、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要实现这一功能的转变,我们认为可以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入进行研究。因此,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学习习惯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开放性的学习并不是说语文课都不在教室里上,而是指充作教学资源的信息不仅仅是来源于教室,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本,学生的视角不再是局限在课堂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放置在一个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