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50年代垦荒戍边政策得失比较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先后经历了民族民主革命以后建立了人民共和国。面对不同的国家安全需要,分别采取了大规模垦荒政策,促进了共和国的稳定和发展。比较其优劣得失,对于今天治国理政、改善民生,具有现实意义。
  一、缘起——共同的国家安全需要
  1、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的设想:建设大粮仓稳固大后方
  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农产品的生产落后于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动用200多万吨储备粮后仍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斯大林认为,在单位产量不能迅速提高的情况下,扩大播种面积就是最简便有效的办法。1954年1月赫鲁晓夫决定: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等地大规模开垦生熟荒地。开发建设中亚不仅可以保证苏南部地区安全,而且最终能够在全苏建立起完整的、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使其拥有稳定的大后方。
  2、毛泽东的未雨绸缪: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屯兵戍边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睡,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亚欧大陆桥经过的重要地段,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9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党中央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命令驻守在新疆的20万解放军就地转业,屯垦戍边。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兵团的根本任务,就是屯垦戍边。屯垦为了戍边,戍边必须屯垦。全民皆兵,兵民合一,对于保卫祖国的边疆,巩固祖国的后方。边疆农垦事业是中央支援地方、汉族支援少数民族的一种组织形式。从1958年到1961年,内地青壮年到边疆及边疆国营农场工作的达148.5万人。196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伊塔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党中央更加重视发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戍边作用。
  二、设计——相近的国家政策
  1、苏联中亚垦荒:集举国之力
  从1954年至1960年,苏联动员全民志愿垦荒中亚,大批热血青年响应政府号召来到今天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斯塔纳一带开垦荒地。从1954年到1958年苏联国家对垦荒的投资共达307亿卢布,约占这几年全部农业投资的20%左右。总共移民约120万。仅哈萨克斯坦,1954至1955年内志愿垦荒者就有36万人。这些人主要来自生活条件舒适的大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富庶地区。垦荒者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到1960年,共开垦4230万公顷土地。1954至1958年,在垦荒区共建设立1,750个国营农场。仅哈萨克斯坦就建立国营农场数百个,阿斯塔纳一带成为苏维埃国家的重要粮仓。正是垦荒运动使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仅次于乌克兰的“第二大粮仓”。由于阿斯塔纳有铁路交通基础,所以发展很快。后来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经济中心并于1997年成为该国首都。
  2、中国边疆农垦: 军屯加移民
  新疆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疆后,首先遇到的就是粮食恐慌,驻疆部队近20万人,供给十分困难。进疆部队既要巩固新生政权、改造起义部队,又要平息叛乱,保卫边疆,稳定社会,各项任务十分繁重。1950年,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提议、毛泽东批复,驻守在新疆的20万解放军就地转业,屯垦戍边。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毛泽东的命令,将驻疆人民解放军分别改编成国防军和生产军,并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直接管辖农业建设和工程建设部队。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的成立,是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奏,为后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中央军委于1954年10月7日正式颁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命令。采用“党政军企合一”的运行模式,开发边疆、建设边疆。60年代,大量内地女青年进疆投身生产建设,并和部队指战员喜结良缘,成为兵团早期创业的军垦母亲。“伊塔事件”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接收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知识青年。1963年7月至1964年10月,共接收、安置12.67万人。知识青年入疆屯垦,既缓解了城市的压力,又给新疆兵团屯垦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补充。
  三、结局——不同的绩效
  1、苏联垦荒移民:造成历史遗留问题
  垦荒运动实现了苏联长期以来开发中亚的夙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的粮食危机,推动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数十万俄罗斯人东迁,对中亚社会的变迁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60年前苏联垦荒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缺乏计划性和过度开垦。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已重新荒芜,过度开垦的土地原有生态被破坏。造成大面積土地风蚀沙化,咸海干涸、海底裸露。当年西方媒体披露,苏联“中亚细亚垦荒区的风沙一直吹到东欧和中欧一些国家”。1962年的沙尘暴,波及了几百万公顷的土地。1963年春,连续几场风暴把成百吨处女地上的肥田沃土卷走。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劳动力资源短缺和粗放经营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哈萨克斯坦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诸多问题没有充分调研、设计解决之前,贸然开荒,必然会带来历史遗留问题。
  2、中国屯兵戍边:建设边疆并传承精神
  中国垦荒戍边的兵团主力屯垦于准噶尔(天山北)、塔里木(天山南)两大盆地,建设起170多个边境团级农场,担负生产和边防的警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拼搏奉献,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开垦出了1600多万亩良田,创建了174个绿洲,人口达254万,有9600万亩耕地和草场,200多个戈壁军垦新型城镇。围绕着这些新城镇的是3000多个农垦连队居民点,占地约25. 6万平方公里,拥有机械装备的14个师186个农牧团场和1500多个国有的工、交、建、商企业,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军民融合发展,成为边疆的稳定剂。新疆屯垦全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昔日风沙弥漫的荒凉世界充满生机活力、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处处欢声笑语。2003年5月国务院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五十年的发展,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屯垦戍边活动中,兵团人逐渐开创了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兵团精神为载体的独特的兵团文化。   四、启示——60年后的反思
  1、处理好与原住民族关系。边疆民族地区因历史原因大多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无论是移民还是后住民,都要妥善处理好发展生产、实现现代化与地方民族群众的关系问题。
  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曾是纯游牧地区,大垦荒移民使得俄罗斯民族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一直到1989年,哈萨克族人数才超过俄罗斯族人数。更由于俄罗斯人歧视当地民族,不太尊重土著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传统,引起土著民族对本民族人口繁衍和生活秩序的担忧,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难免与俄罗斯人产生冲突,最终导致发生 “阿拉木图事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纷纷迁出中亚,对中亚各国的社会稳定又产生了很大影响。
  2、兵团转型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体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筹划国家边疆安全、各民族共同發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谋远虑。今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虽然已经不复存在,1975年兵团撤销建制、成立新疆自治区农垦总局。但是经历了战争洗礼和社会建设磨炼的兵团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铸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兵团精神,成为兵团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1949年王震倡议、毛泽东主导的新疆屯垦与1954年赫鲁晓夫发动的中亚垦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疆屯垦是为了发展边疆的社会经济,同时有助于巩固国防。苏联中亚垦荒更是为了建造后方大粮仓,补充苏维埃国家的国库。两场运动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虽然付出巨大代价,但都为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60年前的两场运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汲取教训。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123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第14辑[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 李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4]苏联开发中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胡延新《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6期
  作者简介:牛序茜(1964——)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一种语言和工具,是宗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宗教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礼仪。法国由于受宗教文化影响,它的民族风俗和思维方式与我们的不同。他们注重独立性、自主性、服从性、开放性、变化性、人格的重要性、礼仪的简单性。而在中国文化、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重视家庭、人际关系、谦虚、含蓄、强调大同,对外开放以后,文化的交
期刊
摘要:由于重建设轻管理,导致重点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较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建设要求相差甚远。重建设轻管理是建设部门普遍现象,本文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问题  重点建设档案记录了整个工程项目从始到止的全过程,是最原始准确的记录,是反映该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重要凭证,也为以后工程项目改建、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由于重建设轻管理,导致重点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较多,与新时
期刊
摘要:联觉与设计看起来是毫无联系的,其实不尽然是这样,联觉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我们感官体验发生交织从而产生另外一种全体的感受。而设计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对元素的不同组合,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各种感受。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我们可以利用联觉现象来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比如说我们都听说过的通感,就是一种移觉现象。  关键词:联觉视觉传达信息传播感官  联觉(synaes-thesia)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山西晋祠公园景区的一部分为例,在景区的同一个时间段内,按照主干道的游览路线,在景区的特色建筑与连接各个景点间的宽阔道路形成人流密集的区域;在场地较空旷、景点较疏散的外围区域形成人流稀疏的动向。分析游客的人流动向与景区的路线布局以及空间之间疏密相间的联系。  关键词:人流动向;游览路线;空间;晋祠公园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的一座古镇之中,以其秀美、清旷静谧的风景而久负盛名,风景名胜区晋祠
期刊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各种信息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相应的,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从过去的那种收音机和纸媒体信息传播时代中走了出来,并且信息呈现的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了,人们通过电视以及手机等渠道所获得的信息大多都是形、声、色的组合。这样一来,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其肢体动作、表情以及衣着等都会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之中。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
期刊
摘要:由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的“无意识设计”基于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深入挖掘使用者的心理及需求,从人们的潜意识(无意识)出发,通过“简化”和“明晰”等方式将人们熟知但意识不到的元素进行设计,为我们带来了愉悦的使用体验,从而形成一种设计风格和趋势。由心理学为理论起点而进行的产品设计,其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关键词:无意识;产品设计;心理学;体验  引言:  近年来产品设计进入新的时代,相比单一的
期刊
摘要:现今网络词语的产生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现象屡见不见,本文从修辞造词的内涵出发,考察了网络词语修辞造词的六种类型,并总结了使用修辞造词的原因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分析了一下,认为我们应全面地看待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现象。  关键词:网络词语;修辞;造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一天天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技术不仅给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也带来了网络语言。当前,网
期刊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单位工作的有效运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信息沟通不畅、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各单位应当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和监督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問题,比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忽视、会计核算制度存在问题、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完善等。十九
期刊
摘要: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以此为理据,指出在翻译蒙古族传统饮食名称时,应多种翻译策略结合使用,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蒙古族;传统饮食;翻译  一、前言  在翻译实践中须认识到两点:首先,翻译的实现须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但在任何翻译活动中,原语与目标语的转换都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对等翻译,而是从
期刊
摘要:房地产事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作为城市居民来说,房子是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对于房地产商来说,房子的销量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对于政府而言,如何调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利用市场经济这支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支看得见的手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当下的时代,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条件大大提升,居民买楼越来越重视全方位的体验。舒适合享受越来越成为追求目标,因此,售楼处的整体设计中,灯光设
期刊